事先準備了許多禮物,派人整箱整籠的抬著,三位宰輔把烏紗帽、圓領官服穿得整整齊齊,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正心誠意,瞧他們那架勢,只差沐浴熏香、齋戒三日了。
朝鮮一切禮儀制度都學中國,照例是隨從上去投貼。
左議政柳成龍把手擺了擺,從隨從手中接過帖子,親自登門投遞。
都成亡國之臣了,還擺什麼譜兒? 李山海和尹斗壽依樣照辦。
秦府門口站著幾個穿飛魚服、挎綉春刀的錦衣校尉,一個個鼻孔朝著天,十足十的驕仆氣焰,別家僕人不過青衣小帽,秦林以武昌侯、左都督掌錦衣衛,看門的都是緹騎! 為首的圓臉胖子更是頤指氣使,遠遠看見錦袍玉帶的朝鮮宰輔過來,眼皮子都不夾他們一下。
三輔臣在朝鮮何等尊榮,然而此刻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李山海執著大紅名帖遞過去,賠笑道:“亡國小臣不揣冒瀆,求見天朝上邦秦侯爺。
望長官行個方便,與小臣通報一二。
” 朝鮮執行全面漢化政策,上層人物的漢語尤其好,李山海滿口京片子,還略帶明朝皇室出身之地,鳳陽府的腔調呢! 柳成龍更不含糊,手往前一伸,一錠馬蹄金就從寬大的袖子底下塞過去了。
尹斗壽手心也捏著金子,沒想到柳成龍搶了先,很不爽地瞪了對方一眼。
朝鮮的黨爭比明朝還要厲害許多,而且一團亂麻,開始是西人黨和東人黨打得頭破血流,十年前東人黨又分裂成北人黨和南人黨,三位議政當中,李山海是北人黨領袖,尹斗壽是西人黨魁首,柳成龍則是南人黨首領,再加上倒霉催的國王李昖,正好湊一桌麻將。
哪怕現在都淪落到亡國的地步了,相互之間還在別苗頭——這已經成為根植於血脈中的本能。
柳成龍搶先一步,正在得意,沒想到守門的胖子輕輕巧巧又把馬蹄金推了回來,抖著胖臉正言厲色地訓斥:“去去去,少來這套,俺家侯爺清如水明如鏡,早已囑咐門上,所有門包陋規常例一概謝絕,爾等壞我家侯爺名聲,本應將爾等亂棍打出,姑念是番邦小國來的,饒了這頓打!” 柳成龍差點沒把一口老血噴出來,這胖子不是胡扯蛋嗎? 尹斗壽在旁邊咧著嘴冷笑不迭,看對手吃虧,心頭暗爽。
李山海到底老成些,皺著眉毛搖搖頭,都已經亡國了,還在幸災樂禍,何必呢? 他堆起滿臉笑容:“既然如此,煩請爺們通傳一聲,就說小邦國主聞秦爵爺將督師朝鮮,特命我等亡國之臣前來恭迎虎駕!” 胖子鼻孔朝天,不屑一顧地哼了聲:“我家侯爺用兵自有道理,十年間百戰百勝,量平秀吉那廝何足道哉!你們不必總來瞎扯,待侯爺把計策想好了,自然滅了倭奴,恢復你朝鮮江山。
” 李山海無奈,只得作揖退下,柳成龍和尹斗壽還想再爭,被李山海一把一個扯住,低聲道:“門上故意為難,想必是秦督師授意,再爭也枉然,不如去問問宋經略。
” 兵部侍郎經略遼東軍務宋應昌,久在京師官場浮沉,朝鮮大臣們經常作為貢使過來朝覲,和他比較熟悉。
宋應昌的態度就好多了,嘻嘻哈哈地和老朋友們敘舊,還吟誦了以前柳成龍和尹斗壽來京師朝覲時,所作的兩首漢詩。
看看宋應昌似乎一點不著急,朝鮮來的三位就耐不住了,只得將朝鮮全國淪陷的窘況,以及今天在秦府受到的冷遇和盤托出。
他們本來都是朝鮮官場上頂兒尖兒的高手,論黨爭論內鬥整人的本事,並不亞於大明朝的袞袞諸公,但現在國破家亡,大勢所趨之下什麼手段都使不出來,只能老老實實的。
“誤矣,誤矣!”宋應昌稍作思忖,就一迭聲地叫起來,把朝鮮人嚇得夠嗆。
然後他才慢慢地說:“你們朝鮮,三都八道三千里江山,二十三萬大軍,全都不堪一擊,被小日本佔了花花江山,秦督師前日還罵你們昏君庸臣——可不是我宋某人罵的啊。
這且罷了,你們丟的是朝鮮江山,不過後來祖承訓率兵入援,你們怎麼提供虛假情報,坑陷我天朝兵將?” 尹斗壽臉一紅就要爭起來,明明是天朝自己鬧黨爭,舊黨清流瞎指揮,說來的只是大股倭寇,派祖承訓帶了兩三千兵馬就直奔漢城,咱們朝鮮方面,不過順水推舟而已嘛。
李山海趕緊止住他,再說這些有什麼用,陪笑道:“亡國君臣一時糊塗,沒能查清日寇虛實,帶累了天朝將士,有罪有罪……我等欲負荊請罪,不知秦督師有什麼親近之人,可以代為轉圜說項?還請宋經略不吝賜教。
” 宋應昌拈鬚微笑,說出一個人來。
十剎海旁邊的五峰海商駐地,朝鮮三輔臣猶猶豫豫像做賊似的遠遠看著,半晌之後李山海跺跺腳,硬著頭皮走過去。
朝鮮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身為輔政大臣,要去和海商兼土司,還是個女的打交道,實在叫他們感覺很為難。
以前五峰海商和朝鮮有貿易往來,那都是和商人來往,什麼時候能輪到輔政大臣出面啊? 很快他們見到了瀛洲都統使金櫻姬,盛裝而出的女土司明艷照人,晃得三個老頭子眼前發花,對方口中吐出的流利朝鮮話,更讓他們感到驚訝。
朝鮮算金櫻姬半個娘家,她態度還挺好的:“本藩與諸位頗有淵源,母家是朝鮮松平金氏。
” 聽說是本國人,三位輔臣立刻挺了挺腰板。
尹斗壽的口氣就沒剛才那麼軟了,隱隱帶著點指責:“金都統既是朝鮮人,家國淪亡之際,還須為國效力啊!平壤失守,日軍濫施淫威,有烈女抱著日寇自城頭墜落而死,何等英勇壯烈……” 得,朝鮮君臣還挺有臉的,自己跑到鴨綠江邊,住進明軍把守的寬甸堡,居然口口聲聲指望平民百姓去和日軍拚命。
金櫻姬一怔,想起朝鮮人的一貫德行,頓時俏臉生寒,冷冰冰地道:“你們既然找到這裡,難道不知道家父是五峰船主汪諱直?本藩是從母姓。
” 三個朝鮮大臣還真不知道,頓時驚訝起來:“啊,原來將軍是天朝上邦人物,失敬失敬!” 這時候的朝鮮非常崇拜中國,到了什麼程度呢?描述抗倭戰爭的《壬辰錄》提到豐臣秀吉的出身,硬說大明嘉靖年間,杭州有個叫朴世平的商人被倭寇殺死,他老婆陳氏和兒子朴守吉被擄到對馬島,島主平信收朴守吉為義子,後來長大了就是平秀吉。
朝鮮根本不能接受一個日本人把他們打得大敗虧輸,但如果這個日本人其實是中國血統,那就可以理解了。
李山海、柳成龍和尹斗壽的姿態再度放低,雙方開始討價還價,急於得到援兵的朝鮮方面,顯然沒有什麼底氣,只能一再讓步。
租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開放通商口岸、最低稅率…… 傍晚,武昌侯府內宅,秦侯爺朝金都統挺翹的臀瓣一掌拍下:“好、好、好,既然如此,兵發朝鮮去也!”第九卷 【魚龍變化】 第一一二四章 風雲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