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416節

秦林又抓住朱應楨的胳膊,用力搖了搖:“這幾天辛苦了,來人,給你們國公爺弄碗醒酒湯!哈哈哈,再過三五日,朝中就會勝負分曉,張鯨那王八蛋,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久了!” 天台先生耿定向,黃安三耿之首,曾攻訐權傾一時的奸相嚴嵩,從而聲名鵲起,後來在福建巡撫任上多有建樹,又著《冰玉堂語錄》、《天台文集》二十卷及《碩輔寶鑒要覽》、《四庫總目》,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深受士林清流推戴,已是眾望所歸的泰山北斗。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天台先生和他的弟弟薊遼總督耿定力耿二先生,實則秦林夾袋中人物! 此番秦林已在京師成功激起了勛貴和文臣集團對張鯨的不滿,耿定向升任右都御史便是計劃的最後一環,這位天台先生沿途馳書門生故吏和余懋學等清流至交好友,聯絡布置、多方籌謀,即將挾海濱風雷之勢,萬里北上長驅入京,在外朝發動攻訐張鯨的驚濤駭浪,必將這權閹一舉擊倒! 饒是秦林城府深沉,此時心情頗佳,在同盟兼好友朱應楨面前,便約略透了點口風。
朱應楨大約是喝多了,這會兒後勁又湧上來,大著舌頭含含糊糊的應了兩聲,沒注意秦林提到的扳倒張鯨,倒是聽清楚了醒酒湯,把手一擺:“我沒醉,秦兄,咱們去群芳閣再、再擺台花酒,好好高樂一場……” 秦林眉頭皺了皺:“非常時候,還是不要了罷,須防備有人狗急跳牆。
” 可朱應楨的興緻非常高,模糊不清地嘟噥了幾句,又回過頭,偏偏倒倒的走回人群中,舉杯高聲道:“今日之會,有名花卻無美人,算不得高樂,不如同去群芳閣,醇酒美人為長夜飲!” 劉廷蘭、江東之立刻眼睛發光:“群芳閣的山西大同府姑娘,那小腳裹的,嘖嘖嘖……” 明朝原本規定官員可以請妓女宴飲,但不能留宿青樓,不過萬曆年間世風奢靡,誰還管得了那麼多?終日在勾欄瓦舍流連忘返的官員,可不止一個兩個。
尤其是文人輩,最為自命風流,提到青樓楚館,十個有八個是眼睛都變綠了的。
酸翰林、窮給諫、吃光當盡都老爺,靠著微薄的俸祿和沒個准數的冰炭節敬,家裡底子薄的清流文官平時都過得相當節省,這會兒有家財萬貫的成國公當冤大頭請大伙兒往青樓走走,何樂而不為呢? 當下一呼百應,眾位官員齊聲喝彩。
秦林在角門底下看得直搖頭,士林清流的正人君子們,實在有趣得很。
但也無法阻止朱應楨了,大伙兒都興緻勃勃的,忒也敗興。
想了想,招呼陸遠志和牛大力,跟著朱應楨同去。
群芳閣在南城宣武門外大街,離城門不算遠,門口高高的挑著四隻大紅燈籠,底下七八個反穿羊羔皮襖子的大漢,一個個凶神惡煞好似門神,兩名油頭粉面的龜奴卻滿臉堆笑,見人就點頭哈腰口稱爺,賽如你養的龜孫子。
根本不必朱應楨親自上前,成國公府的管家先過去招呼,兩名龜奴立刻喜形於色,一溜小跑過來,跪著給朱應楨見禮,畢恭畢敬的延請眾位貴客入內,笑得臉都爛了:“新到幾位山西大同府的清倌人,都是個頂個的絕色,國公爺大駕光臨,正可揀選可意的梳攏。
” 朱應楨醉眼惺忪的倒也罷了,後面好幾位文官就心癢難耐,咳咳,文人都是色中餓鬼啊…… 龜奴又說要清場,把不相干的客人都趕出去,好方便國公爺的貴客們。
朱應楨謹慎,擺手說不必。
這京師裡頭藏龍卧虎,龜奴是趨奉成國公,但沒必要趕走別的客人,惹出無謂的麻煩。
龜奴也就隨口一說,群芳閣的場地大著呢,今天又不是什麼喜慶日子,客人並不多,連諸位大人先生帶來的管家都能坐得下。
群芳閣主樓是內外兩進、雙層天井的格局,朱應楨和貴客們在裡邊廳上落座,國公府和賓客們跟來的有頭有臉的管家坐在外間吃酒,至於尋常的小廝、馬夫、護院,兩邊巷子里蹲著,酒肉管飽。
秦林和陸遠志、牛大力也跟了進去,不想被文官們瞧見,就在外頭撿了副座頭,反正穿著家常便衣。
群芳閣的人還道他們是哪家的管事呢,兩個徐娘半老、已經過氣的妓女過來搭訕,看意思似乎瞧上秦林這眼睛特別亮、嘴邊總是賊忒兮兮壞笑的小白臉了,咱們秦伯爺好不容易把她們打發走,滿臉的鬱悶,陸胖子和牛大力強忍住笑,臉都憋得通紅。
內里的待遇自有不同,環繞朱應楨和眾官的鶯鶯燕燕,個個年輕貌美,身段婀娜多姿,非是外間那些殘花敗柳可比。
像那些三月不知肉味的酸翰林、窮給諫,此時已覺身在人間天上,飄飄然兩腋風生,劉廷蘭出身福建漳浦富家,是見過世面的,立馬把桌子一拍,假作生氣的訓斥老鴇:“這位媽媽,是何道理!國公爺在此,如何讓這些庸脂俗粉來搪塞?聞得有新到清倌人,何不叫出來獻藝?” “是、是老身糊塗了。
”老鴇連忙賠笑道歉,然後將手拍了三下。
只聽得絲竹之聲一變,曲調婉轉如泣如訴,二樓正面三間房相繼打開,顯出三位美人。
左邊一位細眉彎眼,皮膚雪白,唇邊一點美人痣,小巧玲瓏的身段頗為可愛;右邊一位容長身段,神情似顰非顰含情脈脈,都是絕佳的美人。
可正中間一位剛剛露出真容,廳上眾人立刻變得鴉雀無聲,一個個連呼吸都屏住了。
劉廷蘭兩眼發直,將手中摺扇一拍,不由自主地吟道:“渾身雅艷,遍體嬌香,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
臉如蓮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櫻桃,何減白家樊素。
可憐一片無瑕玉,誤落風塵花柳中!” 老鴇見眾人反應,就知道這棵搖錢樹將會為自己帶來數不清的財富,她舉起宮扇掩口直笑:“小娘子姓杜,行十,名喚杜嬍,今年大同府的花魁,剛到京師獻藝的清倌人,還望各位老爺多多憐惜……” 比花解語,比玉生香,杜嬍盈盈欲泣的秋波輕輕流轉,不知勾去了多少魂兒,卻見她忽然掩口呀的一聲低呼,視線停在了一道記憶中銘刻已久的身影上。
第八卷 【南洋變化】 第一〇九二章 相見不相識 風陵渡那位救了弟弟十一郎性命的好心人! 杜嬍永遠都記得那一天,幼小的弟弟得了要命的絞腸痧,疼得死去活來,可愛的小臉蠟黃蠟黃,布滿了豆大的汗珠子,像一隻生病的小狗兒似的,可憐兮兮地賴在母親和姐姐的懷裡,偏偏少師府的惡奴與百姓爭渡,被堵在風陵渡南岸不能過河求醫,父母焦急萬分,雙雙以頭搶地,卻絲毫打動不了那些狠心的狗腿子。
天空密雲不雨,黃河濁浪滾滾,杜嬍的心沉到了谷底,絕望讓她眼中的整個世界,顯得那麼的陰暗、冰冷。
直到他出現。
素昧平生,連姓名都不知道的年輕人,低頭沖著她展露的笑容,比夏日的陽光還要燦爛,瞬間便驅散了女孩心頭的陰霾……他教訓了囂張跋扈的少師府惡奴,讓百姓趕在前頭通過渡口,還一直把弟弟送到范一帖醫館,及時得到救治,從閻王爺手裡搶回了十一郎的生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