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348節

高升抖得更厲害了,整個身體像在篩糠。
牛大力不失時機地站到他前面,巨人的陰影居高臨下,瞪著銅鈴般的雙眼,把兩隻砂缽大的拳頭捏得劈啪作響:“說實話,免得受苦!想充硬漢,咱們東廠也有的是辦法炮製你!” 高升並不是什麼武林高手,更不是心性頑強之輩,僅僅受人買囑犯案而已,殺人時還存著僥倖心理,被擒獲之後就徹底軟蛋了,此刻被牛大力一逼,登時魂飛魄散,一迭聲地道:“是……是……是饒大老爺府上管家讓我做的,許了我三千銀子,辦法也是他教的……” 嘶……儘管人們有了心理準備,仍免不得倒抽一口涼氣,畢竟是一省的巡撫啊,雖說是管家出面,可背後真正策劃的人…… 饒仁侃大急,駢指指著高升,跌腳直叫:“你、你休要含血噴人!” 蘇酇目光兇狠地盯住高升,神情陰惻惻的:“你可知誣告朝廷大員是重罪,當心滿門抄斬!你陷害一省撫台,究竟背後受何人指使?” “對對對,受何人指使?”饒仁侃色厲內荏地叫道。
高升立刻脖子往後一縮,滿臉可憐兮兮的,目光躲躲閃閃不敢和饒仁侃、蘇酇相碰。
一個為了三千兩銀子殺死主人的傢伙,既然不敢在廠衛的嚴刑之下硬挺,也不敢直面本省巡撫和巡按大人的詰問。
“哈哈哈哈……”駱思恭一直冷眼旁觀,終於冷笑起來:“饒老先生,蘇先生,事已至此,兩位就不必惺惺作態了吧?” “駱都督,你這是什麼意思?”饒仁侃一副被激怒的樣子。
蘇酇皺著眉頭:“駱都督難道真的聽信這背主惡奴的一面之詞,懷疑饒老先生和本官?可笑,我們也是熟讀聖賢書的兩榜出身,為天子守牧一方,豈會做出這等事來!” 明明案件敗露,對方還強言狡辯,分明沒把駱思恭這個新竄起的北鎮撫司掌印官放在眼裡。
駱思恭性情陰刻,前番連遭挫折,這次終於被激怒了,眼角一跳,鼻子里冷哼一聲,從懷中取出黃綾包裹的捲軸,沉聲道:“聖旨在此,雲南巡撫饒仁侃、雲南巡按蘇酇接旨!” 饒仁侃、蘇酇面色變得極為難看,遲疑著去接聖旨。
駱思恭總算扳回一局,他一邊展開聖旨,一邊用眼角餘光看了看秦林——陛下明詔給你,密旨給我,誰才當得起聖眷優隆四個字,還用問嗎? 哪知聖旨剛剛展開,蘇酇卻笑起來,然後饒仁侃也鬆了口氣,兩人同時吐出八個字:“此系中旨,臣不奉詔!” 明代有完備的朝政制度,單以聖旨形成而論,就有內閣票擬、皇帝批紅(多由司禮監代辦)、發付內閣、六科駁正等一整套程序,才是正式的聖旨。
沒有經過這套程序,由皇帝直接下達的聖旨稱為中旨,對武將、宦官和廠衛之臣來說同樣具有至高無上的效力,但文臣卻可以視情況不予奉詔。
駱思恭愣了,他是錦衣武臣,自然覺得皇權至高無上,對他來說中旨和聖旨沒有任何區別,卻沒想到饒仁侃和蘇酇居然豁出去,撕破臉不奉詔。
畢竟駱思恭出身世家,雖然精明強幹,但崛起得太順風順水,經驗上難免有所欠缺,突然遇到這種情況,他頓時有些著慌,片刻之後把牙一咬,準備喝令眾錦衣官校來硬的。
饒仁侃和蘇酇也往隨從後面退,雙方劍拔弩張。
“好啦,好啦……”秦林懶洋洋的打了個呵欠,百無聊賴地道:“饒老先生,蘇先生,你們應該還沒有找到那幾份要命的札子吧?” 饒仁侃和蘇酇大吃一驚,兩人的表情都變得極為難看。
駱思恭也打量著秦林,想從他臉上看出點端倪,暗自猜度莫非秦督主早知道那些札子在哪裡? 上行下達的公文稱為札子,莽應里入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永昌知府高明謙雖然昏聵,卻也深諳官場之道,有很多札子將情況報到昆明,而饒仁侃、蘇酇也定會做出反應,將決策下到永昌,雙方的文牘往來那是免不了的。
但是現在,無論秦林公開調卷,還是駱思恭秘密調查,責任似乎全在高明謙身上,因為巡撫和巡按下行的札子,從留在昆明方面的底抄可以看出,他們一再要求永昌府方面嚴加戒備,而高明謙上報的情況,卻口口聲聲說莽應里只是癬疥之疾,滋擾邊境之後就會自行回去,絕無深入內地的可能。
真是這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別人或許不清楚,時任永昌通判的李建中卻看到過好幾份往來札子,高明謙雖然混賬,開始倒是真實情況往昆明報告了的,是饒仁侃、蘇酇的回復將他嚴斥,說邊境向來寧靜,毋須庸人自擾,高明謙才改了口氣,從此報喜不報憂。
上級欺下級,下級騙上級,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官場文牘往來之中,高明謙、饒仁侃、蘇酇樂呵呵地和稀泥,營造出一派天下太平的景象做給朝廷看,只可憐施甸百姓被蒙在鼓裡,不知多少人稀里糊塗做了莽應里的刀下鬼! 貪官可惡,昏官尤為可惡! 不過永昌方面的往來文牘,並不由李建中這個通判保管,他後來急著出城組織抗擊緬軍的防線,也就把這事拋在腦後了,高明謙趁機從府衙偷走了文牘——對身為知府的他來說,這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施甸慘案之後,饒仁侃、蘇酇遲遲不往永昌發救兵,就是想讓莽應里替他們滅口,如果廉潔正直的李建中一死,事情就好辦了,畢竟高明謙是和他們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
秦林雷厲風行的行動,打破了他們的陰謀,高明謙也被革職待參,只好攜帶那些救命的文牘來到昆明,誰知反而成了他的催命符…… 高升犯案之後立刻被捕,並沒有機會去尋找和轉移那些文牘,而錦衣官校和東廠番役也對嫌犯和常樂寺塔做了最詳盡的搜查,同樣沒有找到文牘,那麼秦林得出結論就很簡單了:重要的證據還藏在某處,至今沒有被發現! 饒仁侃和蘇酇經歷了初期慌亂之後,漸漸鎮定下來,兩人不停地交換著眼神,根本不相信秦林能找到那些要命的文牘札子。
高明謙將那些札子視為救命稻草,必定藏得很隱秘,饒仁侃、蘇酇軟硬兼施套話,都沒能從他嘴裡套到有用的東西,最後蘇酇定下計謀,乾脆收買高升宰了高明謙。
饒仁侃未雨綢繆,前段時間就派出管家以重金利誘高升,經詢問原來兩個僕從都不知道有札子那回事,考慮到高明謙並沒有妻兒隨在身邊,以他的性情必定信不過其他人,只要他一死,那些藏在隱蔽處的札子,自然永遠不見天日了。
就算萬一有別的知情者知道那些札子的下落,以雲南巡撫和巡按御史的權勢,還怕不能收買他嗎? 此刻秦林提出來,饒仁侃和蘇酇認為,他也不可能找到。
駱思恭倒是立刻變了口氣:“難道……秦督主,您有線索嗎?” “高明謙為什麼選擇住在常樂寺?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吧?”秦林笑嘻嘻地給出提示,“駱都督可以仔細想想,廟裡什麼最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