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醫衛(修改版) - 第1307節

人可以吃點乾糧,大象可不行,這種厚皮動物必須喝大量的水。
解開象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戰象雖然經過馴化,但要讓這些龐然大物列成整齊的陣勢也很不容易,於是象奴們來回奔走,為戰象汲水解渴,喂它們乾草和豆子做成的干飼料。
七百頭戰象所需的飲水是個龐大的數字,草料還好解決,水就麻煩了,平時大象都是驅趕到水塘或者河邊讓它自己喝水的,現在因為陣勢無法解散,只能由象奴從施甸河裡提水。
戰象排成前中后三道橫排,位置互相交錯,這樣最容易在衝鋒時發揮威力,但象奴就費力了,因為橫排在東西方向長達三里多,從西側的施甸河提水,挨得近的戰象還好辦,那些站在橫排東端的大象,象奴們提水來回一趟就得跑上七里路,而且吃了乾料的大象飲水量又特別的大…… 總之,這真不是個人乾的活兒,為了侍候戰象,不少象奴累得虛脫,而大部分的戰象也只是稍稍解了解渴。
要知道,雲南的天氣相當炎熱啊! 好在這對緬兵的士氣影響不是很大,象奴在軍隊體系中屬於較低的位置,看到他們累死累活,甚至有不少緬兵嘻嘻哈哈地笑。
“明軍在搞什麼鬼?”莽應里覺得有些奇怪,明軍是想在決戰前休息一下嗎? 漢奸岳鳳湊趣的道:“為大王神威所懾,明軍都不敢出山啦,哈哈哈……” 笑聲中途截止,因為北面山區與平壩交界的位置紅旗一展,大群大群身穿鴛鴦戰襖的明軍湧出,如同一團團的火焰。
旌旗招展,刀槍雪亮,又有虎蹲炮、佛郎機、百虎齊奔等等適于山地使用的中小型火器,前頭許多鳥槍手跪下準備阻攔沖陣的敵軍,後面人馬器械開始列陣,果然是朝廷精兵,沒多久就齊齊整整的列成陣勢。
莽應里倒沒有急著發動進攻,因為開始的時候走到平壩明軍數量並不多,如果急於進攻,明軍大隊沿著官道退回山區,這場仗就打成了牛皮糖,而隨著明軍越來越多,前面的陣勢也已經列得相當嚴整,再發動突襲也沒什麼意義了。
出現在正當面的明軍數量並不算多,大約六千披甲兵,其中有五百騎兵,然後是一萬五千左右的無甲步卒,在明軍體系中平時當作輔兵使用,必要時也能直接參戰,只不過戰鬥力偏低。
明軍的戰鬥力整體強於緬軍,按照過去的經驗,一般認為明軍戰兵可以和三倍的緬兵勢均力敵,輔兵則與緬兵的戰鬥力差不多。
那麼這些明軍的實際戰鬥力,大約相當於三萬多不到四萬的緬兵,莽應里有十萬大軍,七百頭戰象,還有西班牙火槍手助戰,實力佔據絕對優勢。
但他也有劣勢,那就是大部分僕從軍在看到正規明軍之後,本能地開始膽怯——在這個時代,面對四周的藩屬國家和土司軍隊,明軍自帶虛弱光環,並且效果還很明顯。
畢竟是天朝上邦啊!不少附庸土司就互相打著眼色,心裡頭盤算著自己的小九九。
兩陣對圓,秦林揚鞭躍馬而出,指著莽應里道:“呔,手下敗將、無膽鼠輩,在京師老子還沒把你踩夠,又來雲南出醜露乖!”第七卷 【東山再起】 第一〇一一章 以退為進 打人哪兒打得最疼?當然是打臉啊! 莽應里可不是個普通的官二代,他一生隨著老爹東征西討,到四十歲上未逢敗績,打得暹羅、南掌等國家丟盔棄甲,木邦、孟密等土司俯首稱臣,後來泰國歷史上威名赫赫的納黎萱大帝,在幾年前還被他父子倆揍得滿地找牙呢……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莽應里在中南半島上竟也要算一代雄主。
偏偏從去京師朝貢,遇到秦林這個剋星開始,莽應里就事事不順,殿前被叱、絕貢之罰,還有後來暹羅等國的聯合抵制,遭遇的挫折被他引為平生絕無僅有的恥辱,讓他對秦林恨之入骨。
秦林哪壺不開提哪壺,不偏不倚戳到莽應里的痛處。
試問世上什麼話最傷人?答案一定是真話。
莽應里騙不了自己,在京師的的確確被秦林整得夠嗆,耍得夠狠。
所以當秦林在雙方十餘萬將士面前揭開他的傷疤,莽應里頓時勃然大怒,驅著戰象上前,赤著雙眼咆哮道:“秦林小賊,京師且任你囂張,到了雲南看你還敢猖狂?今天這保場驛,就是你埋骨之地!” 本來吧,莽應里鼓眼睛、豎眉毛、口水狂噴,這番話也說得頗有點咄咄逼人的氣勢,可惜他氣頭上忘了多想想。
“哎呀,原來莽應里真在京師被這位秦督帥整治過呢!”緬軍各附庸首領互相交換著眼神,表情都有點耐人尋味,畢竟過去臣服天朝大皇帝是理所當然的,現在迫於緬甸兵鋒而臣服於莽應里,總覺得還有點不習慣,即使站在他的陣營這邊,內心深處仍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至少羨慕嫉妒恨是少不了的,所以大伙兒都樂於看莽應里丟臉。
當然,讓他們現在就倒戈相向,那也絕對不可能,畢竟已經追隨緬軍打進了雲南,已經站到了莽應里這邊。
緬軍士兵也議論紛紛,孟族、撣族的且不提,特別是莽應里本族的緬族戰士,聽說被本族視為大英雄、戰神的大王竟在京師吃了對面那年輕漢官的虧,人人把舌頭一吐,驚訝之餘又有些沮喪。
偽丞相岳鳳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急忙拍馬到莽應里身邊:“大王,不可與他做口舌之爭……” 言猶未了,對面陣前的秦林又朗聲長笑:“莽應里,本欽差既然在此,你何不快快跪地請降?當年你在京師,抱著本官大腿嚎哭乞命,說上有八十老爹下有嬌妻幼子,求本官高抬貴手網開一面,又發誓再不敢窺伺中華,本官這才放你一馬,你為何背信棄義,來犯我中國土地、殺我中國軍民?本欽差這番不饒你了!” 說罷,秦林躍馬從陣前走過,手中鞭梢朝莽應里點了三點,臉上掛著鄙夷的冷笑。
莽應里被岳鳳提醒本來有所覺悟,不準備再和秦林做口舌之爭的,聽到這番話便反應慢了一點,等到秦林說完,他先是目瞪口呆,接著就氣得五內俱焚:我什麼時候抱著你大腿哀求饒命,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可附庸軍首領和大部分緬兵不這麼想啊,但凡聽得懂漢語的人都張口結舌,就是那些不懂的,也向身邊的戰友打聽秦林到底說了什麼。
偏偏前頭秦林言語相激是說的實話,莽應里激憤之下沒有否認,後面秦林再胡說八道,眾人自然信他三分。
緬兵陣營中的不少人,投向自家大王的目光就有些改變了。
“胡說八道,你胡說八道。
”莽應里氣得不行,在戰象背上暴跳如雷:“孤王什麼時候拉著你手乞命?一派胡言!” “不是拉著手,是抱著大腿苦苦哀求饒命。
”秦林一本正經地糾正他。
莽應里氣急敗壞:“也沒有抱著大腿!那時候,孤王一直是站著的。
” 突然間,莽應里覺得自己的戰陣氣氛變得有些詭異,四周異乎尋常的安靜,他心頭咯噔一下:哎呀不好,又中了秦林的圈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