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尊堯將信將疑的撿起邸報,攤開看了看,登時面色大變。
他手下幾名親信校尉心頭納罕,用眼角餘光去看那邸報,原來上頭寫著朝廷新任命北鎮撫司掌印官、奉旨提點詔獄駱思恭! 怪不得張尊堯失魂落魄,他滿心打算辦好查抄張府的差使,回京之後憑藉功勞升任北鎮撫司掌印,要知道南北鎮撫司雖然同屬錦衣衛衙門,地位卻有高低之別,南衙只是普通堂上官,歸掌錦衣衛事劉守有節制,北衙卻另鑄有關防大印,奉旨辦案不經過本衛長官,專奏直達御前,如果利用得當,甚至能把錦衣都督架空! 興興頭頭出來辦差,要拿張府來做晉身之階,到頭來位置早給了別人,張尊堯憋著的那股子心氣兒頓時泄了,心中悵然若失。
忽然手心處傳來一陣疼痛,看看手掌心被鮮血染紅的繃帶,張尊堯又心頭髮狠,就算出於私怨,無論如何也要和秦林斗下去,便忍著疼,咬牙切齒地道:“秦林,你庇護張家,打傷本官,絕不和你善罷甘休!” 執迷不悟!秦林早已瞧見張尊堯神色陰晴不定,冷笑兩聲:“你真要一意孤行?我勸你到時候不要後悔!” 張尊堯還要硬著頭皮,丘橓趕緊打圓場,笑道:“秦長官一言九鼎,從來不做興騙人的,既然他說聖旨要改,想必不會胡說吧?秦長官,新的旨意什麼時候能到?您也曉得,咱們奉旨辦事,不好遷延太久的……” “三天,最多三天!”秦林豎起三根指頭,斬釘截鐵地道。
“好了好了,三天而已,咱們就當路上耽誤了三天。
”丘橓作好作歹地勸著張尊堯,見他仍不願意,就低聲道:“到時候聖旨不到,咱們就參秦林一個假傳聖旨的罪名,叫他吃不了兜著走,豈不勝過現在打口舌官司?” 果然不愧為隨風草兩面倒,丘橓這張嘴真是東說也有理西說也有理,一句話說的張尊堯回心轉意,點頭說:“到時候一定把秦林參得開刀問斬。
” 其實,從那三百廷杖開始,張尊堯就真有些怕秦林了,原來只知道秦林身後有魏定二國公、陳炌吳兌張公魚這些人,緊要關頭又冒出個鄭貴妃,天曉得還有多少人深藏不露? 別看張尊堯在別人面前叫得凶,真見了秦林,他心裏面其實是虛的…… 來得快去得也快,錦衣緹騎和荊州府的三班衙役走了個乾乾淨淨,錦衣衛指揮使掌南鎮撫司張尊堯的手多了個大窟窿,荊州知府吳熙的臉上留著五道指印,只有丘橓沒吃什麼虧。
你以為卑鄙小人是好做的?人家丘侍郎做牆頭草的功夫,可高明哩! 張允修、張靜修兩個小兄弟終於開心了,左右圍著秦林:“姐夫,真的,真的有新聖旨下來嗎?咱們張家有救了?” “秦林雖然喜歡騙人,但這種大事他不會說謊的。
”張紫萱笑著幫秦林說道,深邃迷離的雙眸,似水柔情都投向了心上人。
秦林得意的豎起大拇指:“秦某人說話算數,金口玉言!” 呸!張紫萱笑著拍了他一下,這人啊,太不要臉了。
就在秦林離開京師的當天夜裡,不知有多少朝臣挑燈夜戰,書寫著奏章。
兩隻紅油大蜡燭的火光照耀,左都御史陳炌提筆寫道:“張江陵柄國十載,無過有功,即使稍犯聖意,陛下宜存其體面……” 掛滿九邊地圖的房間里,右都御史吳兌奮筆疾書:“夫宰輔者,陛下之股肱也,且張居正受先皇託孤之重,扶陛下沖齡繼位,若有異心,焉有當時不發作,十年之後陛下年長,卻野心漸露也?” 青燈如豆,國子監生們濟濟一堂,孫承宗黑黑的臉孔漲得通紅:“江陵身故,姦邪秉政,我等讀書人不敢仗義執言,反而是錦衣武臣抬棺死諫,讀聖人書,學聖人行,吾等寧不愧殺!” 國子監生們羞慚的低下了頭,俄而,有人拿出了紙和筆。
武清伯府,李偉和兒子李高面面相覷,良久之後老爺子一拍大腿:“陛下這不是胡來嗎?秦長官,那是多好的人啊,張太師也不錯嘛,幹嘛抄他的家?” “外頭都說,是我們貪圖財貨,鼓動陛下查抄張家的!”李高滿臉苦澀,這道謠言是從何說起呢? 豈有此理!李偉立刻吩咐兒子:“備轎,老夫要即刻進宮。
” 宮中,永寧公主朱堯媖也鼓足勇氣,在母親跟前抱怨著:“母后,兒臣聽說,外頭不少人抱怨皇兄太過苛刻,張太師就是不好,為什麼又用了他十年?”第六卷 【龍潛於淵】 第八〇三章 我等著你 萬曆被雪片般的奏章搞得焦頭爛額,就連外公和舅舅也來找他的麻煩,終於他在朝會時,詢問趙應元、王用汲等大臣,希望他們為自己查抄張家的行為做出辯護。
趙應元是個道學先生,捋著鬍鬚奏道:“微臣以為,萬事當秉承中庸之道,所謂過猶不及是也。
張居正過大於功,可畢竟也曾替朝廷效勞,查抄張府似乎有點不妥。
” 王用汲素有清名,跟著奏道:“啟奏陛下,張居正曾為陛下講學授課,為這些許微勞,似乎可以網開一面。
” 哎呀,趙、王兩位先生真是公而忘私,不計前嫌呀!朝中清流大臣紛紛表示讚賞,要知道他們兩位曾觸怒張居正,遭到了廷杖責打和革職流放的處罰,現在竟勸從輕處罰張家,真正是以德報怨的正人君子啊! 趙應元和王用汲對視一眼,兩人都暗自得意,從今往後他們將會更加聲名鵲起,成為士林清流的中流砥柱了。
“還是耿老先生一番話指點迷津啊!”兩人都這麼想著。
本來他們是恨不得對張居正落井下石的,但老朋友薊遼總督耿定力的書信,改變了這種想法——反正張家是死老虎了,與其打死老虎,倒不如搏個以德報怨的大名,想想看,當初被張居正廷杖,現在卻在他死後為張家請求寬容,這種品格是多麼的高潔啊! 在打倒張居正的鬥爭中,他們倆沒出到什麼力,風頭都讓張四維和嚴清搶走了,但在清算張居正的過程中,他們總算要得到一個傳揚四海的美名。
御座上的萬曆,差點咬到了自己的舌頭,心說你們兩位原來不是屢次勸朕去查抄張府的嗎,怎麼現在改了方向?合著朕來做惡人,你們就以德報怨? 萬曆只覺頭疼得很,他漸漸發現,這些自稱清流,普天下都譽為正人君子的傢伙,其實很不好對付,做起事來一點也不正人君子,甚至比江陵黨更讓他噁心。
趙應元和王用汲把風向一轉,張四維和嚴清也都醒悟,現在再對張居正落井下石,顯得自己是睚眥必報的小人了,倒是寬宏大量一些,反而得享士林清譽,於是全都調轉了話風,說張居正已經故去,而且生前惡跡未曾顯露,犯不著搞到抄家的地步。
“罷了,你們都會以德報怨,難道就朕一個來做惡人?”萬曆哭笑不得。
當天,天使攜帶著新的聖旨出了東便門,一行人把鞭子抽得很急,因為傳旨天使懷裡揣著厚厚一疊銀票,上面蓋著五峰海商的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