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眀鸞嘆了口氣,眼睛朝內堂瞥去,說道,“我這徒兒由於天生多重妖相,雖然神通過人,但戾氣也極為沉重,走火入魔,嗜血好殺乃是常有的事,我雖煉製了一些丹藥替她壓制妖血,但始終治標不治本。
妾身已經是殘命一條,能活多久是多久,唯一不放心之人便是小徒。
” 龍輝回想起方才那一幕,只覺得她們師徒之情並非虛假,或許鷺眀鸞這些年來顛簸流離,也就只有這麼一個徒兒與她相依為命,對其愛護之意乃是發自內心,想到這裡,龍輝不免對她生出幾分同情,暗忖道:“罷了,我便助你達成此心愿,再下殺手,也算仁至義盡!” “我與佛界中人有幾分交情,便替閣下詢問一番!” 龍輝說罷便轉身離去。
鷺眀鸞叫住他道:“龍將軍,這蠱毒……” 龍輝頭也不回,哈哈笑道:“鷺大姐,你元功耗損,不妨好好休息,解毒之事也不急於一時!” 離開裴府,龍輝徑直趕赴祥雲寺,向守門弟子報上姓名后,那弟子立即進去通傳,過了半響,幾名僧人迎出門來將龍輝接了進去。
進入內堂,接引和准提兩大佛者雙手合十道:“龍施主深夜拜訪不知有何指教。
” 龍輝還禮道:“兩位大師,在下確實有事要請教,不知二位大師可曾聽說過清心舍利子和雪露天華?” 准提道:“施主所說之物皆是佛門奇珍,不知施主為何要尋這兩件物品?” 龍輝道:“我有兩個朋友,一個被火勁灼傷經脈,一個練功急躁而走火入魔,所以便厚顏向兩位大師討要。
” 准提道:“佛修者廣利以度眾生,這兩件物品雖然珍貴,但也不能跟人命相比……但小僧手中卻沒有這兩大奇珍,恐怕無能為力。
” 龍輝蹙眉道:“無妨,在下只想請教這兩大奇珍的下落。
” 接引開口道:“具體情況小僧也不清楚,但雷鋒禪寺的寶物一般都收藏在天誦塔內,想必這兩件奇珍也不例外,但天誦塔是由水火尊者鎮守,要想進入著實不易。
” 兩人乃是下一任教主接班人,對於佛門秘密的了解遠在鷺眀鸞這外人之上,這隻八翼鸞雀耗費數年都沒探出線索,就被龍輝輕易地從接引口中問來。
龍輝聽出這背後深意——六界尊者乃是韋馱菩薩的派系,等同與接引、准提這兩個大小教主敵對,而且看到他們出現在玉京的寺廟,龍輝大概猜出幾分,這倆個小和尚十有八九是被元老系排擠在外,無奈之下只能在外圍寺廟落腳。
“雖然韋馱菩薩戰敗臨夏山,但他之派系依舊強大,看來這兩人一時間也難以奪回教權。
” 龍輝嘆了一聲,決定自己動手,準備連夜趕赴雲海山上的佛界總壇——雷鋒禪寺。
臨行之前,龍輝朝接引請教枯木禪法的一些問題,這和尚也不吝嗇,將心法總綱說了出來。
其實枯木禪法根本就是一種禪修功夫,講究摒去七情六慾,以平常心面對魔障邪心,做到不動不搖,心如枯木,神似磐石之大智慧,其實人人都可以修鍊,只是這修鍊方法乃是一種苦行之法,要忍受飢餓、寒冷、酷暑、狂風、暴雨、惡臭、疾病等等業力的折磨,從受苦受難之中堅定禪心,這也難怪龍輝僅僅能夠使出一些皮毛。
“乖乖不得了,就算知道心法口訣,我也難再短時間內經歷如此多的苦難,看來想用完整的枯木禪法對抗玄媚奪神術並不現實。
” 龍輝暗嘆一聲,欲要永絕後患,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麼修復元神,要麼擊殺鷺眀鸞。
“多謝兩位大師指點迷津,龍某這便到雲海山一探究竟。
” 龍輝朝兩人告辭,忽然一聲洪亮的佛號響起,熟悉而又久違的聲音,頓叫龍輝喜出望外。
月白僧衣,慈悲面容,一步一穩,儀態端莊,正是許久不見的苦海,只見他此刻面色紅潤,一洗昔日頹風,身後背著一個麻布袋,裡邊似乎裝著金鐵之物。
再遇故人,龍輝喜出望外,說道:“苦海大師,好久不見,佛體可好?” 苦海合十回禮道:“當日多得龍施主的兩位夫人相助,以葯池磚石替小僧療復經脈,小僧才有今日!” 龍輝哈哈笑道:“大師客氣了,內子也只是做分內之事罷了。
聽說大師在無涯之崖鍛煉鎮魔戒刀,不知神兵是否已經功成?” 苦海道:“小僧幸不辱使命,數年苦工,總算得以回報,鎮魔戒刀基本成型。
” 龍輝目光落在苦海背後麻袋,笑問道:“神兵可是就在大師身後?” 苦海點頭道:“然也,可惜戒刀尚未完全。
” 龍輝奇道:“這是何故?” 苦海嘆道:“小僧雖鑄成刀鋒,但發覺刀魂難成,便離開無涯之崖,希望能尋覓降魔之寶物,將其製成刀魂,可惜終究無功。
” 龍輝奇道:“何謂刀魂?” 苦海道:“這刀魂必須具備金剛伏魔之斗心,又有菩薩渡生之慈悲,最好的材料便是歷代高僧遺留的舍利子,因為舍利子內除了佛元的凝聚,還有遺留著禪修的覺悟。
所以小僧特地主動請纓,願與施主同行雷鋒禪寺。
” 龍輝笑道:“大師是想取捨利子做刀魂。
” 苦海道:“然也,此行既取捨利子,亦是要端正佛門,因為雲海山內有些喪德僧人借著佛門為幌子,專做藏污納垢之事。
” 再度聯手,兩人一拍即合,不由分說,連夜離京,朝雲海山奔去。
雲海山,山峰如雲,常年籠罩在雲霧之中,故而得名,當日出之時,金華披落,將整座山峰映照得莊嚴無比,堪稱神州一大奇觀。
龍輝可收納天地真元為後勁,絲毫不敢疲倦,而苦海得葯池磚石相助,又常年浸淫混沌之氣,體質也大為提升,從玉京出來后一口氣連趕千里路程,竟也是大氣不喘,臉色不紅。
龍輝首度目睹這佛界總壇,一座巍峨高大的山門聳立在前,梵文刻壁、咒法饒柱,自有一股莊嚴氣派,此刻正值旭日初升,金華光輝穿透層層雲海映照而下,方圓百里盡顯一片祥和。
隨著紅日升起,雷峰之巔響起莊嚴鐘聲,宏大震撼卻又不刺痛耳膜,宛若大佛說法,威嚴超然卻又溫和慈悲,鐘聲連敲三十三下倏然停止,隨即而來的便是萬僧誦經,清聖梵音繞山三周,與四方雲霧融合,這凝聚眾僧願力的梵音使得雲海產生變化——只見白霧翻騰,無形雲氣幻化出莊嚴法相,竟是一尊巍峨大佛,慈眉善目,莊嚴無私。
龍輝不禁贊道:“好壯觀的景象,佛界總壇果真名不虛傳!” 苦海微微一笑,喃喃道:“鉛華再美亦是虛妄,禪修多年仍是不知本相非相,執著表象,真是可悲!” 苦海話音方落,一聲雷霆怒吼從山門後傳來:“大膽苦海,雷峰之下竟敢口吐謗佛之辭,你可知罪!” 苦海雙手合十,朗聲地道:“我便是佛,又怎會吐出謗佛之言,看門羅漢,你著相了!” “無知小輩,膽敢自居為佛!” 吼聲如雷,只見一名僧人強勢降下,手持錫杖,杖上掛環,隨身而動,發出錫錫聲響,正是佛界十八羅漢之看門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