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手傷的真不是地方,剛好在關節上,結果一打字,傷口就裂開,到現在還流血。
。
。
)夜夜靜好第二卷 東林火第七十二章 - 國讎家恨的女子(上)當覺著自己和張寧兒都有同樣的心念,凌玉便也感到兩人間距離更近些,對張寧兒的態度,也有了不小的改變。
看張寧兒手指凍紅,蜷縮在袖子里,凌玉便將暖爐遞過去。
張寧兒欠欠身,卻沒說話。
“恩。
”凌玉嘆口氣,先開口道,“聽說寧兒小姐去北疆,是為了逃婚?”張寧兒抿抿嘴唇,臉上卻有笑意。
雲朝中文人說話都含蓄,哪有凌玉這樣直截了當的,開口就說到女孩子家的私事,真是大違常理。
張寧兒將這都歸到凌玉常年呆在北疆,學了邊荒民間的野氣,倒不生氣,道:“我雖是女子,但生來也不願都被人安排好。
母親安排的婚事寧兒不喜,只有逃婚一條路。
”“那如今,何必再去江州呢?”凌玉問道,“小姐的未婚夫,豈不就是江州慶王之子么?”張寧兒目光一黯,幽幽嘆息:“若是有選擇,哪怕天涯海角走遍,我也是不願去江州的。
”“寧兒小姐太過愁苦了。
”凌玉道,“令尊雖然將星隕落,可功名尚在,自然也有一份家產留下,寧兒小姐若是想求個安心,不如住到京都去,雖然錦衣衛會找你麻煩,但必不敢輕易動你。
又何必受這一路的塵土之苦呢?”“凌少說的是。
寧兒若到京都,也有幾個親戚可以投奔,聊度餘生應當沒問題。
”張寧兒卻話鋒一轉,“可我父親深埋黃土之下,又怎麼閉眼呢?”“原來。
。
。
。
。
。
”“讓凌少見笑了。
”張寧兒淡淡道,“我這趟頂著謠言也要去江州,實在是為我的老父親。
”“令尊不是已經。
。
。
。
。
。
”凌玉奇道。
張寧兒的父親張輔,乃是雲朝四朝老將,號稱統領全軍,現在的名將諸人,都是張輔的門下弟子。
但在天木堡一戰中,張輔卻兵敗而死,在北疆時,凌玉聽人提起張輔,多有不屑之意,彷彿說這老將是沽名釣譽之輩,臨老卻喪了道行。
張寧兒見凌玉的表情,心知他在想些什麼,漠然道:“我父親幾次三番要求致仕,頤養天年。
可內閣中總有人為了牽制五大名將,而苦苦留我父親在軍中。
此次天木堡之變,原是大太監王崗唆使小皇帝御駕親征,五大名將早就看出此戰必敗,故退而避戰。
只有父親大人一心效忠皇上,咬牙披甲上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人人都以為,我父親是三軍統帥,駕馭五道大軍,但實際上,這一戰卻是大太監王崗在背後指揮,小皇帝年幼,事事都聽王崗的話,我父親幾次三番想要退兵,卻屢屢被駁回。
”張寧兒的這番話,卻是天木堡大戰中的秘辛,那一戰里,雲朝大軍潰敗千里,文武官員死傷數百,之後傳聞四起,卻都沒有張寧兒說的詳細。
“父親大人是四朝名將,這次領兵,遇到的對手卻是蠻族名將大皇子,才一交手,父親便感覺有敗相,再加上朝堂不合,王崗太監又屢屢背後作祟。
所以天木堡一戰前,父親曾苦苦上奏,要求退兵懷來鎮,休養生息,等待五大名將到后再戰。
”凌玉聽到此處,頻頻點頭:“這不愧是以圖將來的穩妥戰法,懷來一直是北疆軍事重鎮,防禦森嚴糧草又足,三十萬大軍一旦退入,進可攻退可守。
而蠻族大軍善於野戰不善攻城,一時也不可能擊潰雲軍,等到五大名將的軍隊一到,便可出擊合圍,將蠻族人一舉殲滅。
”張寧兒欠個身道:“凌少不愧少年英才,連行軍打仗的事情也這麼精通,歸林城外殺敗上萬蠻軍,梟首金狼衛,將來也是一代名將。
”凌玉擺擺手,示意張寧兒說下去。
“凌少看明白的這番勸戒,實在是我父親老成謀國。
可恨大太監王崗一心貪勝,又不懂兵法,竟以為我父親膽小怕事,是窩囊之輩。
王崗仗著有數十萬大軍,兵馬遠超蠻族人,故在天木堡與蠻族大皇子展開野戰。
”張寧兒落下一點清淚,“那夜裡,天木堡外驚雷陣陣,據傳有九天雷電降下,蠻族人趁著夜黑雷聲隆隆,向雲朝大軍發動突襲,數十萬大軍在蠻族鐵騎衝擊下一敗千里,父親本可逃生,可卻折回去救小皇帝,最後死在蠻人的十多把彎刀之下,數十年沙場征戰,卻連全屍都落不下來。
”凌玉看見張寧兒的淚珠子猶如珍珠串般掉落下來,忙抽出白絲絹遞過去。
誰料張寧兒之前的淡定模樣全是苦苦忍著,今天被凌玉一番話勾起傷心來,再也忍不住,竟撲在凌玉的懷裡,哇哇大哭起來。
凌玉愣了下,便知這女人是壓抑太久,好不容易才釋放出來,便嘆口氣,輕撫對方的肩頭。
雖說張寧兒年紀有二十齣頭,比凌玉大上幾歲,但凌玉個子極高,又生的清秀挺拔,故張寧兒伏在凌玉懷中,不過是到凌玉肩膀位置,反倒象是小女人一般。
張寧兒的臉全埋在凌玉身上,柔弱的肩膀不停抽搐,哭泣的聲音卻不響亮,只是眼淚嘩嘩流出,讓凌玉感覺到胸前的溫熱。
暗香透過張寧兒的發梢,落在凌玉的鼻子中,不過這時候,凌玉怎會有別的遐想,摟著她一會,暗暗運起靈力,讓張寧兒身上可以更暖和些。
哭了有一炷香的功夫,凌玉和張寧兒就在這張家官船的甲板上,頂著風摟做一團,竟象是情侶一般。
張家的人有幾個看見,卻遠遠躲開,他們早知凌玉有風流之名,可這次明明是自家小姐投懷送抱,又哪裡敢管。
(五點才睡,起晚了。
)第二卷 東林火第七十二章 - 國讎家恨的女子(中)張寧兒的抽泣聲收住,卻埋在凌玉胸前一動不動,這回可不是傷心,而是羞怯。
張寧兒身為大家閨秀,平日學的都是男女授首不清的教誨,今天一時情至,居然跟個不熟悉的男人摟在一起,早就已經出了女人的本分。
她醒過神來時羞愧難當,哪裡還敢抬頭。
更要命的是,凌玉這妖狐壓根就沒什麼男女禮數的道德,有軟玉溫香投懷送抱,自然是接納不妨,反而一雙手將張寧兒摟的更近,十足跟摟著花舞月時一樣。
張寧兒身子越發僵硬起來,場面也一時凝滯住,彷彿風住水停,一切都不再動彈。
凌玉忽然嘆口氣,吟道:“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這句話,實實在在的救了場,打破了兩個人之間的僵局。
張寧兒猛然從凌玉懷中拔出來,表情又是漠漠然,轉身到船頭,倚著欄杆,迎著風道:“中興諸將,誰是萬人英。
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尚如生。
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
北望帝京。
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
憶故將軍,淚如傾。
”一闋詞,將張輔的一生都說了個明白透徹。
張寧兒冷笑道:“家父死後,竟被人稱之晚節不保,反而將天木堡大敗,將小皇帝的生死都怪罪到父親身上。
可憐父親一世英明,到晚年時卻盡付流水,一心效忠皇帝,但卻被人陷害至此。
若是父親知道天下人都說他沽名釣譽,乃是雲朝第一廢物,在九泉之下又如何閉眼呢?我這一趟歷經生死,就是要替父親洗刷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