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志 - 第234節

旁人或許不能夠理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陰司的價值遠高於所謂天庭,而正是他賦予了人間真正的公平。
使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一句話,不再只是虛言。
原本的人間。
多少達官貴胄一生造孽無數,最後卻壽終正寢,安然的躺著墳墓中口而又有多少貧民百姓,一生勤勤懇懇,與人為善,卻被官欺賊侮,最後掏幹了脂膏,死於非命。
善惡餌頭都一樣是死,很公平,卻又絕不公平。
人死燈滅,魂歸渺渺。
天地之間。
唯有茫然大道,卻哪有什麼公理。
哪有什麼人道?而天庭諸神。
妄受祭祀,卻又起到了多少作用。
唯有一人。
登於泰山之巔。
秉天持命,使善惡到頭終有報應,為這天地眾生,尋一個公理。
為善者促壽注禍(促壽司、注禍司),為惡者減福送病(減福司、送病司),更有報司,不待惡人死了才去才懲罰,直接使得冤魂索命,使世人知道。
天道昭昭,報應不爽。
三茅真君乃至諸多修士,豈是把功名利祿放在眼裡的人。
但也不能不為之吸引。
而去承一個官職,為之而奮起。
無論有多高的修為,無論是人仙還是天仙,但總離不開一個“人”字。
只要是一個人,面對這樣的事業。
又怎能不為之心動呢?但地府最後為何會落到了佛門手中?東嶽大帝又為何要轉世輪迴,而如今的自己又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一番了悟,不但沒有釋去心中疑惑,疑點反而更加多了。
受封完畢后。
東嶽大帝對天拱手做出禮敬的模樣。
道:“太上先師道德天尊,贈予了三樣法器,名為,金筐玉冊,陰陽寶鑒,道德神碑。
,以為慶賀。
”底下群仙驚異歡喜,所謂“道德天尊”就是道祖老子,乃是萬法之源,萬仙之祖。
任何修行者都要稱一聲太上先師。
當初天庭建立時,也不過送了一葫蘆金丹,以示慶賀,還被封了個“太上老君”的名號。
而今他們建立地府,一送便是三樣法器,就算他們都是已淡薄了名利的人,也禁不住升起一股激動榮幸之感。
說話間,便有一個女子雙手托盤,送來三樣東西。
金色的小箝中盛放著一本玉冊。
一面非金非石的鏡子,還有刻成碑狀的一面玉牌。
算仙上前去一看,卻更是苦笑不已,這三樣東西他都見過。
第一樣“金筐玉冊,“他見過“玉冊”的仿製品,就是城隍廟裡的“生死薄”。
東嶽大帝道:“此物可以注生死。
”第二樣“陰陽寶鑒”,他只見過一部分,就是潘玉所戴的那片晶。
東嶽大帝道:“此物可以明陰陽。
”第三樣“道德神碑”,如今就掛在他的脖子上,名為“功德玉、。
東嶽大帝道:“此物可以成道德。
”許仙苦笑之後。
便覺悚然,心中浮起八字“宿命之上,更有宿命。
”如果反抗命運本身也是一種命運呢?那麼自己所做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而就在這時。
黑暗的山腹中。
三茅真君對視一眼,一起點頭道:“請回帝君吧!一言罷一起劃破手指,鮮紅的血液湧出,滴落在坐下的石台上,慢慢融入太極八卦圖中。
沿著流水向著坐在中央的許仙流去,太極八卦圖的光芒慢慢改變,染上一層鮮紅。
夢境之中,許仙正看熱鬧看的唏噓不已,卻沒有察覺人群中的三茅真君忽然變了神色,向著他走了過來。
而周圍的神仙,也對他們視而不見。
走著走著,三茅真君的容顏漸漸變得如同現實中的一樣蒼老。
許仙這才反映過來,退後質問道:“你們想幹什麼。
”不過並不太擔心,在自己的夢境之中,是沒人能勝過自己的。
自己只要一念之間,就能脫出夢境,他們也奈何不了自己。
然而三茅真君眼中只透出熱誠的光乃至崇拜的光。
”定然是帝君將你送到我們面前。
”讓許仙覺的一陣心寒,心念一動,就要遠遠飛走,卻覺得身體動彈不得,腳下不知何時,出現了太極八卦的圖案。
嗯要脫出夢境,也是不能。
讓許仙卻像在深夜獨行的小姑娘,面對三個老流氓一樣無助。
心道:“糟糕,被他們算計了。
”茅固和茅衷一人抓住許仙的一隻手,費力的將他舉起,向壽東嶽大帝走去。
茅盈笑道:“道友莫慌,只要過了今日。
來日想證天仙業位,不過是舉手之勞。
”許仙瞬間明白了他們的想法,竟然要不管不顧的讓自己接受身為東嶽大帝那一世,全部的記憶。
讓一個凡人接受一個大神的記憶,那可是要命的事,一旦神魂經受不住,便會魂飛魄散。
許仙雖然修成陽神,應該能經受的住,也會性格大變,變成另一個,東嶽大帝。
第二十九章 雲涌一般只有本心堅固,修行有成的修行者,才會去取選擇屆受前世身為凡人的記憶,作為一種精神食糧,用來體悟大道。
呂洞賓雖然是神仙業位,號稱上八洞的神仙之,但對東華帝君的記憶,卻碰也不敢碰,只是知道有這麼會事q就是接受身為凡人的記憶,也得小心翼翼,冒不小的風險。
萬一某一世有極深刻的感情無法放下,而如今的自己又悟不破,就會適得其反,成為一種桎梏。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凡人去繼承仙人的記憶,那就只有被淹沒的下場。
凡人對於人生世界的體悟,怎麼可能高過修行千載的神仙呢!因為是同一個靈魂,並不存在誰吞噬誰的問題,而是一種很自然的優勝劣汰。
就像一個小孩子忽的得到了大人的記憶,那麼這個孩子又怎麼可能不生改變。
一個人的性情,大部分都藏在這記憶之中。
雖然小孩子能在瞬間變的非常聰明,許仙的修鍊道路也再無障礙,因為東嶽大帝的智慧早已悟破了修行路上的諸多管卡,只要單純積8能量就可以突破限制。
但小河注入大海,便再也不可能保持本來面目了。
許仙極力抗拒,卻怎麼也反抗不得,眼看要被拉向東嶽大帝,他知道,只要自己一觸碰到他,立刻就要失去自我。
三芽真君為了準備這項事宜,不知花費了多少歲月,石台上的陣法雖然看似簡單,卻同螯十、山峰結為一體,是三人數百年的心血所寄。
只想著有一夭找到東嶽大帝的轉世,先助其修鍊到一定程度,提高神魂的質量,再幫他恢復記憶。
而許仙對他們來說,當真是喜從天降。
許仙已經成就了陽神,那就不存在神魂質量的。
三人心意相通,二話不說,一動念之間,就開始了了自己的計劃。
許仙8悖在夢境中是無敵狀態,卻沒想到對方準備數百年時間。
有心算無心,哪有不中套的道拶。
山外雲海,山內波濤。
誰能想到,此處正經歷著一場爭鬥呢?若·三芽真君成了,東嶽大帝就能重現於人世,而許仙對於白素貞、潘玉的感情,對於人世的眷戀,真的能敵過一個天仙的思索嗎?天空下著小雨,雲霧似有精靈。
大茅峰頂的一個偏僻之處,6靜修咬著牙,一拳擊在山崖邊一棵古松之上,一時間松針墜落如雨。
今日之事,別的茅山弟子在驚訝一番之後,或許就能接受。
卓有他覺得心中悶了一口氣,吐不出耒。
幾十年時間,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天賦奇才,成仙得道不過是時間問題。
同其他茅山的師兄弟相處時的態度,還算是溫和,甚至是大度。
但這種“自負奇才”的驕傲委實是剌到了骨子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