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紋寶鼎 - 第121節

包宏道:“哇操,說起來還真邪門,時洞之中漆黑無比,阻風慘慘,鬼氣森森,我摸索著前進,足足走了一頓飯的時間,不但沒有看到絲毫人影,且未聽到奇異聲音。
右走了大概有半頓飯的時間,忽聽洞的深處,傳來一聲怪叫,聲若夜鳥哀鳴,聞之令人毛骨悚然。
就在那陣怪叫之聲,將要結尾之際,忽的一股奇猛無比的勁力,由洞的深處涌了出來。
當時我只覺得自己的身子,被這股勁力捲起,像是在半空中飛行,有些飄飄然,不久我就失去了知覺,以後事情如何,我就一點都不知道了。
” 說話間,兩人已奔上了峰頂,舉目一望,只見峰頂一塊久許大平地中,站滿了武林中各色各樣的人。
包宏和雲娘,正要往那人群中走去,身後忽的響起一個深沈的聲音,喊道:“前面走的可是包宏賢侄和雲娘幺?你們等會再過去,我有話說。
”包宏,雲娘雙雙轉身,見發話人是南天一燕。
包宏暗道:“哇操,鬍子貼膏藥,毛病倒不少。
”但嘴裡卻答道:“哇操正是小侄與雲姐姐,老伯有什幺教言吩咐。
” 南天一燕,目凝神光,望了包宏一陣,然後微皺雙眉,不解的問道:“賢侄被洞中人猛烈的掌風打出石洞,墜落崖底,沒有受到危險幺?” 包宏搖搖頭,笑道:“哇操,醬油調豆腐,不用言,我被一位全身黑衣,黑紗蒙面的人雙手托住,故不但沒有血濺怪石,碎屍崖底,且連一點傷部都沒有,只不過人嚇得昏死過去,哇操,承雲姐姐在胸前一陣推拿,把我救醒了。
” “啊,啊!”南天一燕欣慰的啊了兩聲,說道:“原來這樣,賢侄,賢侄,你可知道那洞中之人是誰嗎?” 包宏又搖了搖頭,說道:“哇操,不知道,鐵拐李的葫蘆,神秘兮兮。
” 南天一燕神色突然變得緊張,眼凝神光向四周掃了一下,壓低聲音說道:“不但探出了一些眉目,而且我還和這人說了話呢。
” “哦!”雲娘未待他說下去,哦了一聲,說道:“難道老伯伯也進石洞去過了,那人是誰?和他說了些什幺?” 南天一燕道:“當然我已進過石洞,真是連我做夢都未想到,那人竟是二土年前在青城山遭天下群雄圍攻而死裡逃生的關外三奇女中的老三,翻天燕廬玉綺。
” “哦!”包宏雲娘同時驚呼了一聲,沒有立時答話。
南天一燕又道:“她在這洞中苦練了二土年,學成了絕技,目前就是要替你母親報仇。
” 包宏面露驚喜交加之容,說道:“哇操,這幺說來,文施女俠確是我母親了?我那殺母仇人究竟是誰,她老人家當然知道羅。
” 南天一燕點點頭道:“不但知道,而且二土年前群雄在青城山圍攻關外三奇女的來龍去脈,和你們懸劍熊家堡里的恩怨糾結,她更是知道得格外詳細,她算定了你那殺母仇人,今天晚上一定要來苦竹峰,參與這場盛會,所以,她也準備今晚出洞,和那殺害你母親的人,拼個死活。
”頓了一頓,又道:“只要她一出來,事情就可以水落石出,誰是兇手,誰是主謀,立刻分曉。
” 語畢,揮手示意,命包宏和雲娘隨他往人群中去,以等待那箋約天下英雄來苦竹峰比武奪寶的神秘人物出現。
三人走了約三四丈,包宏忽又問道:“哇操,余老伯,以你老人家的猜測,這箋約比武的人是誰?” 南天一燕道:“這很難說,可能是那個神秘紫衣書生,也可能是在石洞中潛修了二土年的翻天燕廬玉綺,總之不論是誰,今晚苦竹峰上這台戲是夠熱鬧的了。
” 他話剛說完,雲娘接道:“像這樣的熱鬧場面,還很難看到,人說武功一道,沒有止境,我倒要看看,身懷絕技的武林高人究竟是什幺令人吐舌的奇絕本領。
” 三人說話之間,已經到了那塊平地,加入人群中。
包宏掃目一望,只見紫衣書生,和他的師弟紫衣秀士林漢文還有胭脂穀主胭脂神婆夏雪馨和她的女弟子仇妙香全都來了。
包宏一見仇妙香,登時想起在仇家莊時,仇懷義夫婦托他尋找女兒之事。
於是,他趕忙伸手在衣袋中摸了摸那塊雙心玉鎖,見仍在袋中,沒有丟失,心中暗喜,正要跨步,走向仇妙香,身後忽然響起一個嬌滴滴的聲音,喊道:“包相公,你來了。
” 包宏轉身一看,只見是珊瑚島的苗梅英,望著自己露出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極之笑。
在她的身後,站著她的母親素女教主苗蕙仙,和她的門人弟子土餘人。
包宏見是苗梅英和她的母親,心中微然一震,趕忙上前拱手一禮,叫道:“苗老前輩。
”然後目光轉向苗梅英,笑道:“哇操,梅英姑娘,你也果真來了,近來好嗎?” 苗梅英含笑答道:“我很好,你呢?”說話中,輕移蓮步走近包宏,又道:“我知道你今夜一定會來苦竹峰赴會,我怎幺不來呢?” 上元,俗稱元宵,又叫元月,元夕。
這一夜,笙歌到處,張燈結綵,所以又叫燈夕,燈節。
元宵的起源,史無明文,惟《史記·樂分》說:“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祀,到明始終。
” 《初學記·德篇》說:“今人正月望日夜觀燈,是鞭遺事。
” 由此可見,還在漢代,已有元宵張燈習俗,不過古代的上元習俗,與後世不大相同,它是重心祭祀,似乎並不在於張燈。
元宵張燈的風氣,到了唐代才盛行,樹擁洛“靈小綠”說:“唐朝正月土五夜,許三夜,夜行其寺觀街巷,燈若明晝,山棚高百尺余。
神友(中宗年號)以後,複加儷節,仕女無不夜遊,車馬塞路,有足不躡地,深行數土步者。
” 到了唐玄宗時,由於這位皇帝的特別提倡,更使元宵燈色達到燦爛輝煌的頂點,自此以後,永為定製。
“苦竹峰”的元宵,更熱鬧,更擁擠。
然而——這群武林群豪不只是來看燈,而是為一隻龍紋寶鼎。
這位以箋約天下英雄來苦竹峰比武奪寶的神秘人物,究竟是誰呢?正當大家胡亂猜測之際,突聽夜空中升起一陣怪笑,笑過說道:“蒙各位賞光,肯在這天寒地凍的元宵之夜,來到這荒峰之上,敝人感激之至。
不過今夜的諸位好友,不下一二百人之多,而龍紋寶鼎只有一隻,這場武應該如何比法,才算公平合理,還聽諸位發表高見,以便開始。
” 話剛說完,人群中已響起一人沈雷似的聲音,喝道:“武林中人,講究的是光明正大,你不署名留箋相約比武,已是有失磊落,如今又藏身發話,更顯得你是小人之氣,難道你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幺?” 那人聞言,又響起一陣怪笑,笑道:“這位朋友所說的話,非常有理,但我既敢書約諸位來此印證武學,哪有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的,不過我自小父母雙亡,由恩師一手撫養長大,名字早已忘記,恩師也未為我取下個名字,所以我在留箋之上無名可書,這點務祈諸位原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