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記 - 第220節

外面還是靜悄悄的沒有消息,周仁五內如焚地走到門旁窺望,暗罵劉方正怎幺還不出現。
劉方正名利之心甚重,自己不僅以矩金相贈,還答應事成后封王,照理更是熱衷,遲遲不見,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幺意外。
意外還可,最怕是出了紙漏,倘若因而暴露了自己的圖謀,後果便不堪設想。
周仁憂心忡忡之際,劉方正終於與前去打探的心腹回來了。
“怎幺了?”周仁急不及待地問。
“他們已經進城了,我的人馬亦已控制宮門,只待太子舉事。
”劉方正神情肅穆道。
“好,我們走。
”周仁舒了一口氣,領先出門道。
周仁領著數百家將,與劉方正離開太子府,在夜色的掩護下,無驚無險地走進皇宮,本來打算遷趨寢宮的,沒料劉方正卻示意往大殿走,看來他己經打探清楚了。
※※※※※英帝果然就在殿上,與他一起的只有一個頭臉全身均為銀藍色斗蓬密密包裹的怪人,看她體態嬌燒,該是近日冊封的雪妃。
“皇兒,你大清早便上朝,可有要事嗎?”英帝木然道。
“父皇起得也早呀。
”周仁也不施禮,沉聲道。
“朕根本沒有睡。
” “父皇年事已高,不該如此操勞的。
” “國事繁瑣,豈在朕躬。
” “兒臣可以替父皇分憂。
” “你派兵佔據宮門,就能給朕分憂嗎?” “兒臣只是要保護太上皇吧。
” “誰是太上皇?” “父皇在遜位詔書上面用印后,便晉位太上皇,永享清福了。
” “你是逼宮嗎?” “兒臣不敢,可是眼見父皇日夜操勞,兒臣又於心何安?雖然自知力有不逮,但是為了盡孝,不得不肩此重任而已。
” “原來你是為了盡孝。
” “父皇明白兒臣的苦心便是。
” “你身為太子,只要能安分守己,終會登上大寶,何須逼宮!” “父皇不知道嗎?兒臣的女人可以無端失蹤,難保也會突然失去這個位子的。
” “朕不是曾經告訴你,瑤仙這個賤人是宋元索派來的姦細,存心顛覆本朝,行刺孤皇在先,害死你母后在後,百死不足抵罪,世間的美女仿如恆河沙數,你府中更是不缺,為什幺還要說她?” “她在哪裡?” “死了,朕己經命人把她凌遲了……” “她是兒子的女人,就是該死,也該由兒子動手的!” “現在人已死了,多說無益,遜位詔書在哪裡?可是要朕自己動筆嗎?這是兒子代擬的遜位詔書,只要用上御印,便可以在早朝時頒布天下了。
” “讓膚看看。
” “父皇毋須勞神了,兒臣自會用印的。
” “雪妃,你看朕的兒子多幺孝順。
” “太子爺,你為一個外朝女子而作此大逆不道之事,值得嗎?” “黑山女子只是精擅媚惑之術,懂什幺國家大事,你還是好好的侍候太上皇吧。
” “雪妃,此子無藥可救,別和他饒舌了。
” “方正,護送太上皇和雪妃回宮休息。
”周仁也不想多話道。
“皇上,微臣恭聆聖諭……”劉方正走到殿前,弓身為禮道。
“你退過一旁吧。
”英帝擺手道。
“方正,你王什幺?”看見劉方正果然依言退開,周仁惱道。
“仁兒,不要難為手下,如果你要動手,便自己動手吧。
”英帝嘲弄似的說。
“你們扶太上皇回宮。
”周仁指示幾個心腹家將道。
“不得無禮!”幾名家將齊齊舉步上前時,殿後忽然有人大叫,接著一身甲宵的呂剛和周義走了出來,還有陳閣老尾隨在後。
“大哥,不要胡鬧了,快點向父皇請罪吧。
”周義走上兩步,擋在英帝身前說。
“請什幺罪?”周仁雖然暗叫不妙,但是看見只有他們幾個人,不禁惡向膽邊生,大喝道:“給我把他們拿下來!” “大膽畜牲!”英帝變臉道,語聲未止,周圍忽。
地喝聲四起,數不清的甲兵箭手蜂擁而至,把周仁等團團圍住。
“放下兵器,降者免死!”呂剛隨即大喝道。
“降者免死!”眾軍亦齊聲大叫。
周仁本來以為帝位已是唾手可得,沒料突然變生肘腋,隨行的家將亦知道大勢已去,紛紛擲下兵器,跪地投降。
“劉方正,你出賣了我。
”周仁如夢初醒地叫。
“太子,方正世受國恩,豈能造逆。
”劉方正正色道。
“劉方正,不要胡說,大哥只是一時衝動,說話失體,哪裡是什幺造逆。
”周義假仁假義地開脫道,知道英帝縱不以造逆論罪,周仁也沒有再起之日。
“成者為王敗者寇,我知道如何自處的。
”周仁慘笑道:“劉方正,我不會放過你的!” “畜牲,事到如今,你還不知悔改嗎?”英帝怒氣衝天道。
“後悔?我當然後悔,後悔信錯了劉方正這個小人!”周仁咬牙切齒地叫道,接著“砰”然一聲,跌倒地上,肚腹血漬殷然,原來己經暗地裡取出匕首自栽。
“大哥……”周義撲了上去,發覺周仁氣息奄奄,沒多久便斷了氣,於是裝模作樣地大哭道:“父皇,大哥死了。
” “死了嗎?!”英帝臉色一變,剎那間好像老了許多,頹然坐在龍座上,喃喃自語道:“死了倒好……” “皇上……皇上暫且節哀,這些人如何處置,臣等該怎樣善後,還請皇上諭示。
”陳閣老懾嗓說。
“……朕……朕此刻心亂如麻,唉,你們出點主意吧。
”英帝六神無主道。
“兒臣以為太子突然暴斃,父皇該綴朝一日,以示哀悼。
這些人擅闖宮禁,雖說為了報喪,亦是般禮不合,理應全體收禁,分別審訊,查出主謀。
其他事情,包括萬金山的近衛,兒臣己經著他們在明月谷待命,可以暫緩處置的。
”周義建議道。
“晉王措置得宜,實在是善策,臣深表贊同。
”陳閣老和呂剛不約而同地齊聲附和道。
“好吧。
”英帝長嘆一聲道:“義兒,你使主持一切,陳閣老和呂剛從旁協助,朕要歇一下,要是還有什幺事,明天再議吧。
” 周義日夜操勞,整整忙了五天,才把這件太子謀反,興兵逼宮的宮廷秘事料理妥當。
除了參與其事的人等外,別人可不知道出了這樣的大事,還道太子由於皇后逝世,哀傷成疾,以致一病不起,死後還博得一個賢名。
更少人知道的是,整件事是由本已離京南返的晉王周義,在背後運籌帷握,安排打點,因而深得英帝的讚許,更是言聽計從。
幾個擅自領兵回京的萬金山將領,以及與太子一起逼宮的家將業已審訊完畢,在周義的保全下,沒有人獲罪,只是給英帝以密旨譴責,與太子的五萬親兵先往青州整訓,然後往周義軍前效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