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西遊之我是牛魔王 - 第367節

悟明不動聲色,“哦”了一聲,道:“既然是佛祖的意思。
那我等自去向佛祖解釋便了。
實在因為路途遙遠,不曾備下禮物,還望佛祖體念我等跋涉之苦,先傳了經去,待我等自唐王陛下處討得一些錢物來。
再來孝敬。
”二尊者聽得臉色一陣青。
一陣白,鉗口無言,眼看悟明作勢就要出殿,阿睢連忙喝道:“且慢!此是什麼去處,還在這裡放刁?些須事,何用驚動佛祖?到這邊來接著經!”悟明微微一笑,道:“如此便多謝了!”唐僧大喜,八戒沙僧忙轉身來接。
一卷卷收在包里。
馱在馬上。
又捆了兩擔,八戒與沙僧挑著,卻來寶座前叩頭。
那阿像、伽葉自在藏經閣中憤憤不平,阿睢恨恨道:“何物小兒,逞口舌之利。
落我麵皮。
殊為可恨!”伽葉冷笑道:“且由得他。
那小兒只知仗他有智,卻不曉得不過是些小聰明。
此番傳了那經與他,看他如何在唐王面前折辯。
到得那時。
才知道今日所為何其愚也!”兩尊者在閣內冷笑不休。
且按下不提。
卻說唐僧父子連豬八戒、沙僧並白龍馬一行。
復到大雄寶殿中,頂禮了葯卑王佛,又與眾佛、菩薩、比丘一一相辭,下山奔路回返東土。
打發唐僧去后,藥師王佛正欲散了傳經大會,突然一旁閃出普賢菩薩道:“貧僧領了金旨。
今已成功,共計得一十年零四十二日,不合藏數。
耳准貧僧繳還金旨?”本來原著之中,唐僧來迴路上走了一十四隻,計五千零四十八天。
便取了五千零四十八卷經去,此為藏數。
但如今這西行路和原著大不相同,少了許多妖攔慨。
因此擊來老去,也不討是十年出頭,和藏數差得導四。
不討現在形勢不饒人,佛門恨不得這取經之事馬上完畢。
哪有餘暇再慢慢等他四隻光陰?何況取經之事早被鄧坤這廝弄得面目全非,人家現在是虱子多了不怕癢。
當下藥師王佛苦笑一下,道:“不合藏數只是小節,無須掛懷。
准繳金旨”。
普賢菩薩自袖中取出金旨。
雙手捧著繳還藥師王佛。
藥師王佛展開觀看,見那金旨左下方所用金印赫然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如來”頓時想起這金旨當日並非從自己手裡傳出,今日繳還到自己手裡,那傳旨的人卻已然脫離佛門。
他平日素來和如來不睦,但這時望著手中金旨,心中泛起兔死狐悲的凄涼感覺,不由得長嘆了一聲。
普賢站在他下首,看見他臉色變化。
自然猜得到他心中所想。
他自己又何嘗不是?也是陡發一聲長嘆。
藥師王佛聞得嘆息。
抬起頭來看了普賢一眼,心中更覺凄然,暗道:“不但釋迦,連當日接旨的觀音也不復存在矣!物是人非,到此極也!想不到短短十年。
本門竟然傾顧至斯。
真箇可嘆!”勉強收攝起心神,傳令蓮台旁八大金剛道:,“事不宜遲,汝等快使神威,駕送聖僧回東,把真經傳留,即引聖僧西回,越快越好。
勿得遲違。
”眾金網得令去了。
話說唐僧四人得了經擔。
徑下靈山。
唐僧抱著悟明坐在白龍馬上,讚不絕口道:“我兒。
適才幸虧你機智,否則那二位尊者決計不得把經文輕易傳與我等!此番成就功果,全仗你之力也!想不到你小年紀,竟有如此機變,當記首功!”悟明聽見唐僧稱讚。
絲毫未露喜色,反而小臉皺在了一塊,眉頭深鎖,應道:“父親謬讚了。
不知怎的,我雖然得了經文,卻像是有大石橫在心中,似乎有甚不祥之事即將發生,偏生又不在我控制之內,真是奇哉怪也”。
唐僧道:“如今經文已得,尚有何難處?想是我兒多慮了!”悟明搖搖頭,欲言又止。
正說話間,一行人已至靈山腳下。
眼前又現出那鄧坤的大營,橫在跟前必經之路。
唐僧見了又自躊躇。
苦著臉道:。
我兒,此去又須經過國師大營。
萬一他起了歹意,奪我經包,那可怎生是好?”悟明尚未回答,忽聞天上金剛叫喚道:“取經的,跟我來”。
唐僧等俱身輕體健,蕩蕩飄飄,隨著金剛,駕雲而起,霎時越過了鄧坤大營,往東土飛去。
鄧坤抬頭望著天際那幾團彩雲疾飛而過,面露冷冷的笑意。
道:,“是時候了!”話分兩頭。
唐僧去后,藥師王佛、彌勒和普賢三位坐蓮台者散了眾人,自到後殿,阿彌陀佛和菩提祖師兩聖早在裡間候著。
三位坐蓮台者禮拜畢,恭恭敬敬的垂手站在一旁。
菩提祖師問道:“那牛魔王可有任何異動?。
藥師王佛搖頭道:“這個,正是弟子百思不得其解處,那牛魔王全無動靜。
剛才門人來報,說八金網護著唐僧過了巫妖大營。
也不見那廝有甚動作,真是奇了。
”自從唐僧上山,二聖的觀三世慧眼就沒休息過,不是盯著唐僧,而是監視鄧坤所在的巫妖大營的一舉一動,生怕鄧坤又在這最後關頭整出什麼么蛾子來,所以曉得藥師王佛所言不假。
卻皺眉道:“他到底打得什麼主意?切切不可放鬆!”話音未落,有一門人近前來報,說道山下大營遣了人上來。
二聖聞言,齊聲問道:“來的是誰?”那門人答道:“不過是十數個小妖,挑了二三十個經包上山。
我等俱查驗過了。
裡面皆是些儒家經典,《大學》《論語》之類。
再無他物。
另有牛魔王手書一封,說道要面呈二位聖人二聖聽得如此,心中疑慮更增,說道:“什麼書信,呈上來著!”那門人忙取出書信,遞給普賢菩薩。
普賢接過,轉呈二聖,二聖展開觀看,字體潦草,毫無風骨可言,果然是字如其人。
和邸坤一樣齷齪,上面只有集寥十二個字:“佛書返唐,儒經在此;功成圓滿,只在今日;不日再會,好自為之望著這偈語不像偈語。
打油詩不像打油詩的書信,二聖面面相覷,實在猜不透鄧坤葫蘆里賣得是什麼葯。
不由自主的心中泛起一絲壓抑,彷彿大禍就要臨頭一般,細細思量時,卻又絲毫沒有頭緒。
第三百零四章:大唐,俺回來啦!嘰金網使陣香風把唐僧四眾送辜東十,哪消一二…?漸漸望見長安。
原來那太宗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即差工部官在西安關外起建瞭望經樓接經,十年來,太宗年年親至其地。
偏生這一年再也不是太宗前來,只是唐僧昔日所居的洪福寺方丈在此守候,忽見正西方滿天瑞霄,陣陣香風,不禁喜逐顏開,就望天焚香禮拜。
金剛見狀,停在空中叫道:“聖僧。
此間乃長安城了。
我們不好下去,這裡人伶俐,恐泄漏吾像。
你等自去傳了經與大唐國君。
即便回來。
我在霄漢中等你。
與你一同繳旨。
”唐僧見說,便和悟明、豬八戒、沙僧連同白龍馬按下雲頭,落於望經樓邊。
那方丈急忙領著大小僧人下樓來迎。
那方丈乃是唐僧啟蒙恩師,十載未見,今朝相逢,饒是佛法高深,也忍不住老淚縱橫,口中卻笑道:“昨夜洪福寺內幾棵老松俱扭頭向東,想來便是你回來,不期果然如此。
”唐僧合十參拜,那方丈一把攙住。
道:“使不得,使不得,今非昔比。
如今你得正果成佛。
得享無量壽算。
超脫生死,法身不滅,該當是老衲拜你才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