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坤斜眼看向他,冷笑道:“我有何罪?還望佛祖明示。
”藥師王佛喝道:“你包藏禍心,假意答應相助滅火,實則反助火勢。
幸虧我等先見之明,教聖僧避開,若是在場,此刻屍骨已成飛灰矣!你欲害聖僧性命,抗拒天命,違逆天數,罪莫大焉!還有什麼話說?”鄧坤一愣,忽爾哈哈大笑,指著藥師王佛的鼻子,直笑得上氣不接下氣。
藥師王佛怒道:“死到臨頭,還敢狂逞?”鄧坤大笑道:“我笑你佛教無人。
虧我還著意猜測你們到底要找個什麼理由來與我開戰,想不到如此拙劣。
我若要害唐僧,早有千萬種手段,讓他死無葬身之地,還須等到今日?真箇可笑!”笑聲頓歇,站直身子,他這時法力神通已經到了深不可測的境界,加上久居上位,睥睨間自有一番傲氣,望定佛教諸人,緩緩道:“你們也是可憐,又想將我壞去,又想不落旁人口實,當真是難為你們了。
不過呢……”鄧坤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續道:“……你們費盡心思想出來的這個由頭,只怕站不住腳呢!”說著看了孫悟空一眼。
孫悟空會意,口中念念有詞,不多時,拘出火焰山土地來。
孫悟空一手扯住土地,另一隻手自耳朵里掏出金箍棒,一晃碗來粗細,眼睛一瞪,惡狠狠道:“土地,你且說個明白,這山是誰放的火?”藥師王佛聞得孫悟空喚出土地問及此事,登時色變。
那土地戰戰兢兢的,望了望藥師王佛,又望了望孫悟空,好生為難,幾次嘴唇一動,卻說不出半個字來。
孫悟空把金箍棒往地上狠狠一柱,喝道:“老殺才來。
惹惱了你孫外公,教你頃刻成為棍下亡魂!”那土地渾身一個激靈,不敢閉口,只得如實答道:“這火若論本來,乃是過去七佛中的琉璃光王佛所放……”口中說話,只不敢再看向藥師王佛的方向。
孫悟空又喝道:“呔!細細說來,到底是怎生一回事?”那土地苦著臉,道:“此事須得在五百年前說起……”原來五百年前天竺迦毗羅衛國有一位琉璃王,性好征戰,揮軍攻佔各地,殺生無數,後來得如來發了一個慈悲,說破根源,渡他成佛,此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由來。
琉璃王成佛前,在火焰山上脫卻一身罪孽殺業,便生出這燃燒數百年的烈焰,風吹不熄,水澆不滅,喚作無名陰火。
原著中火焰山的火乃是八卦爐中的離地之火,是以用芭蕉扇的巽風可以剋制,唯獨這無名陰火不落五行,不屬八卦,因此芭蕉扇無功,反而越扇越旺。
待得那土地一五一十說出,藥師王佛已是一臉鐵青。
孫悟空笑吟吟道:“好!此處沒你的事了,且退去罷!”那土地抱頭鼠竄而去。
鄧坤其實早就知道此節,喚出土地也在他計劃之中,面上帶笑,說道:“聽了這火焰山的由來,不知未來佛祖作何感想?”藥師王佛冷哼一聲,道:“這火雖然不是你放的,但你存心不良,欲藉此火害聖僧性命,還要狡辯不成?”鄧坤搖頭冷笑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僅是來助力,就算不能滅火,最多只能說我手段低微。
從未聽過相助之人幫不上忙就要擔上罪名之事。
”看了藥師王佛的嘴臉,鄧坤之前就算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妄想可以不動刀兵,此刻也拋到九霄雲外了,心想老吳筆下的西遊也是如此――要滅火焰山之火何其容易?只觀音手中的凈瓶也彀用了,偏要聯合天庭、佛門無數人馬圍剿一個牛魔王,分明醉翁之意不在酒。
鄧坤想得明白,冷笑道:“你們來了這麼多人馬,總不能白跑一趟,想來不管道理說得通說不通,終究免不得做過一場。
既然如此,也莫要浪費時間了。
”話音一落,氣運丹田,忽髮長嘯,聲音遠遠的傳了開去。
bk第二百三十七章:臉是別人給的,麵皮是自己丟的!第二百三十七章:臉是別人給的,麵皮是自己丟的!鄧坤嘯聲一起,驟然聞得後方一聲炮響,煙塵大作,緊接著是鐵蹄踏地之聲,轟隆隆得震得如同地龍翻身,說不了,一彪大軍自山坳處繞了出來,人馬簇擁,一眼望去只看不到盡頭,不知來了多少人馬。
為首的是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等大妖,以及刑天、九鳳幾個大巫,俱騎在高頭大馬上,目中凶光四射。
那些巫妖將士,個個執定刀槍劍盾,強弓硬弩,一臉肅殺,盯著佛教眾人,就像狼群見到獵物時的眼神一模一樣。
巫妖大軍集結,佛教中人盡皆知曉。
如此浩蕩的兵馬調動,哪裡能瞞得住人?正如鄧坤也深知佛門聚了無數人手,大傢俱各心照。
但此刻親眼目睹這巫妖大軍在眼前列陣,真箇是人強馬壯,軍容齊整。
佛教雖然也精英盡出,但人數與之相比又少了許多,聲勢自然遠有不及;再加上巫妖將士儘是些好戰之輩,光站彼間不動,就叫人覺得戾氣逼人,殺意沖霄,那些佛兵儘管法力高深,卻畢竟是修行的出家人,少了些殺氣。
這兩軍對峙,馬上就分了高下。
藥師王佛眼角不易察覺的抽*動了一下,對鄧坤冷笑道:“難怪你有恃無恐,原來有這許多人給你撐腰。
”正對著對面的巫妖大軍,高聲喊道:“阿彌陀佛!貧僧有一言,三山一島、北俱蘆洲之眾聽了!天數有憑,氣運更易,而歸有德之人。
東土乃南贍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yin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
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
有那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
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
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藥師王佛在西方出身,對佛門這一套深信不疑,越說越是得意,頓了一頓,續道:“今本教佛主慈悲,傳下真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
得天下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
豈不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爾等巫妖兩族,上古時不修道行,自取傾覆,幾乎族滅種亡,如今又為牛魔王蠱惑,強要逆改天命,抗拒天數,豈非取死之道耶?如今我佛門大能之人盡數齊聚此間,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唯念天道有好生之德,除首惡牛魔王罪不容誅外,餘人皆可不咎。
爾等若肯痛改前非,皈依我佛,便可棄戈來投。
若執迷不悟,性命只在頃刻矣!”鄧坤等幾個巫妖首腦聽了,.面面相覷,臉上均各露出古怪表情,不是氣的,倒是忍不住笑。
這藥師王佛還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居然搞陣前策反這一套。
卻不知藥師王佛也有難言之隱,佛門接連被鄧坤算計,無數大能之人隕落,連文殊菩薩和地藏王兩位坐蓮台者都被壞去了,著實折損不少,雖然料定此戰必勝,不免想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能說得對方不戰而降,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而且此刻那邊黃風王、熊羆王、袁洪、謝瑛等人都已經脫出了殺劫,若能投靠佛教,壯大勢力,更加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