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西遊之我是牛魔王 - 第258節

孫悟空這時和佛門發自心裡的討厭,對於那些受苦的和尚自然不去多看一眼,自回去與唐僧分說了一遍前事。
唐僧聞得此地只敬道,不禮僧,大驚道:“這般啊,怎生得好?”孫悟空一心在那寶旗上,笑道:“不妨事,不妨事。
先入城去,明日倒換關文,順道見見那國師,再作計較。
”一行人入了城,找個地方下榻了,一夜無話。
次日天明,唐僧披了錦?袈裟,帶了通關文牒,捧著缽盂,拿了錫杖,和三眾徑到五鳳樓前,對黃門官作禮,報了姓名,言是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來此倒換關文。
國王宣至金鑾殿下。
唐僧捧關文遞與國王。
國王展開方看,這時又見黃門官來奏:“三位國師來也。
”bk第二百一十四章:我招你惹你啦?第二百一十四章:我招你惹你啦?話說那車遲國王聽見三位國師到來,慌得收了關文,急下龍座,著近侍的設了綉墩,躬身迎接。
孫悟空心下鄙夷道:“什麼勞什子國師,竟有這般來頭,要一國之君降階相迎。
修道之人,講究這些凡俗架子,想來也不是什麼有道之輩,莫不成是欺世盜名的江湖騙子?我且來。
”正自沉吟處,那三個大仙昂然登殿,搖搖擺擺,后帶著一雙丫髻蓬頭的小童兒,往裡直進,兩班官控背躬身,不敢仰視,上了金鑾殿,對國王徑不行禮。
長得怎生模樣,為首一個,闊臉虯髯;左邊一個,長臉雲髻;右邊一個,三縷鼠須,走起路來,果然是香風陣陣,身遭有瑞氣祥雲,飄飄然有神仙之態。
那唐僧見了不禁肅然起敬,孫悟空卻是個火眼金睛的,仔細端詳了一陣,忍不住心裡暗笑道:“這國王全沒眼力,認不得人,就看不出這三個原是些獸類化形,一個是黃毛虎、一個是白毛角鹿、一個是羚羊,皆是老孫的徒子徒孫輩,道行猶未穩固,雖幻化了瑞氣祥雲護體,妖氣尚未能盡隱,只能瞞騙凡夫俗子罷了。
嗨,這些事情與我何干,他們幾個也是妖類,也算同道,我等只倒換關文,走路便了。
管他怎的?”當下也不揭破,卻也不向三位國師行禮,笑吟吟的負手而立。
誰知那三位國師見了唐僧四眾,臉色俱是一變,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
虎力大仙暗中傳音給另外二人道:“老爺所說的取經僧人,應該便是他們了罷。
”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也在打量唐僧幾個,聞言回話道:“依模樣大抵便是,先問一問來,莫錯認了。
”鹿力大仙便對國王道:“這幾個是何人?”國王連忙答道:“是東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經的,來此倒換關文。
”三位國師拊掌大笑道:“果然.便是他們。
”虎力大仙踱步到唐僧面前,斜著眼睛,上上下下看了一回,冷笑道:“你是大唐往西天取經的和尚?”唐僧不敢怠慢,合掌施禮道:“貧僧.便是,見過三位國師。
”虎力大仙猛然回頭,對那國王.道:“陛下,不可放他過去!”這話一出,唐僧嚇得渾身一個激靈,茫然無措,只不知哪裡得罪了這國師。
那國王也是不解,欲待問時,虎力大仙續道:“佛門經典,全是哄騙村俗之言,怎比我道門精義?開天闢地之初,只有道,哪有什麼佛?陛下若是放他去了,往西天取了經回來,又不知道要遺害多少人。
算起來,卻是你的罪過了。
不可與他關文,教他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便了。
”這一番話說下來,唐僧陡然驚悚。
那國王是個言聽.計從的,立時便要擲下關文。
孫悟空在側,聽那虎力大仙一席話倒也並無不快,反正罵的是佛教,只樂得旁聽,不過要是不給關文,就不能繼續西去,這又和他本意不符了,當下上前,對那三個大仙笑道:“三位國師,聽過老孫之名否?”心想你們也是妖族,金鰲島十三大聖之名天下皆知,大家結識一下,互相賣個面子,你做你的國師,我取我的真經便是。
不料三個大仙同時搖頭道:“我等乃是有道的真仙,.哪個認識你這俗人?”孫悟空這時玄功大成,早已返璞歸真,倘若不顯.露手段,單看外表就與凡人無異,那本來是到了“至人只是常”的境界,偏生那三個大仙不認得,真把他當作凡人看待,頓覺啼笑皆非,只是見他們三個法力不過爾爾,又是同族,倒也不怪他們,無奈道:“老孫乃是齊天大聖,你可曾等聽過。
”心想你們就算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走路罷。
那三個大仙聞.言,面露譏笑之色。
鹿力大仙道:“我等只識得三清聖人,不曾聽過什麼齊天大聖。
”羊力大仙也道:“看你身不滿五尺,形貌若猿猴,難道是何方山妖,自封了一個什麼齊天大聖的名號,四處招搖撞騙?”面對這三個不知死活的傢伙,孫悟空也不由得微怒,暗罵道:“有眼無珠的畜生,自己便是妖精,反說老孫是山妖。
想來不知是哪一處隔僻的山場剛出道的精怪,還不曉得天高地厚。
”心下動怒,神情轉冷道:“我也不與你們廢話,你們若有師長的,回去問問齊天大聖孫悟空是什麼人,便知一二。
且把關文與我快快倒換了,我好上路。
”虎力大仙冷哼一聲,道:“貧道是玉清原始老爺的弟子,他是混元聖人之尊,豈會認得你?”轉頭對國王道:“不可與他關文,且逐出宮去,免得他們在此久擾。
”孫悟空心中大怒道:“你們三個若是原始老兒之徒,俺老孫便是道祖鴻均之徒了!俺老孫本著同族之誼,本欲不管你們,只是你幾個不知進退,須怨我不得。
”正要說話,那旁邊的唐僧戰戰兢兢,扯住孫悟空衣袖道:“大聖啊,他們不放我等過去,如此怎好?”正在紛擾之間,又見黃門官來奏:“陛下,門外有許多鄉老聽宣。
”國王道:“有何事干?”即命宣來。
宣至殿前,有三四十名鄉老朝上磕頭道:“萬歲,上月無雨,但恐夏日干荒,特來啟奏,請那位國師爺爺祈一場甘雨,普濟黎民。
”國王道:“鄉老且退,就有雨來也。
”對唐僧道:“唐朝僧眾,朕敬道滅僧為何?只為當年求雨,我朝僧人更未嘗求得一點;幸天降國師,拯援塗炭。
你今遠來,敢與我國師賭勝求雨么?若祈得一場甘雨,濟度萬民,朕即倒換關文,放你西去。
若賭不過,就打道回府,休提關文之事!”孫悟空聽說,心道:“也罷,且給他們點顏色瞧瞧!”便笑道:“俺老孫也曉得些兒求禱。
”國王見說,即命打掃壇場,一壁廂教:“擺駕,寡人親上五鳳樓觀看。
”當時多官擺駕,須臾上樓坐了。
唐僧隨著孫悟空、沙僧、八戒,侍立樓下,那三道士陪國王坐在樓上。
少時間,一員官飛馬來報:“壇場諸色皆備,請國師爺爺登壇。
”那幾個大仙也不謙讓,拽開步前進,徑到了壇門外。
抬頭觀看,那裡有一座高台,約有三丈多高。
台左右插著二十八宿旗號,頂上放一張桌子,桌上有一個香爐,爐中香煙靄靄。
兩邊有兩隻燭台,台上風燭煌煌。
爐邊靠著一個金牌,牌上鐫的是雷神名號。
底下有五個大缸,都注著滿缸清水,水上浮著楊柳枝。
楊柳枝上,托著一面鐵牌,牌上書的是雷霆都司的符字。
左右有五個大樁,樁上寫著五方蠻雷使者的名錄。
每一樁邊,立兩個道士,各執鐵鎚,伺候著打樁。
台後面有許多道士,在那裡寫作文書。
正中間設一架紙爐,又有幾個象生的人物,都是那執符使者、土地贊教之神。
那大仙走進去,直上高台立定。
旁邊有個小道士,捧了幾張黃紙書就的符口寶劍,遞與大仙。
大仙執著寶劍,念聲咒語,將一道符在燭上燒了。
那底下兩三個道士,拿過一個執符的象生,一道文書,亦點火焚之。
那上面乒的一聲令牌響,只見那半空里,悠悠的風色飄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