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西遊之我是牛魔王 - 第220節

孫悟空冷笑道:“這和尚好獃。
這草還丹若能用錢物買得。
天下有錢人便能永生不死了。
一萬年才結出三十個果子。
聞一聞。
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
就活四萬七千年。
活生生叫這獃子毀去兩個。
你說說。
你要怎生賠償。
方是正理?”轉頭對豬八戒厲聲道:“就算我不打你。
待得鎮元大仙迴轉時。
也饒你不得。
他手段比我高得甚多。
仙法難參。
用何法子來整治你。
就不好說了!你自己自求多福罷!”唐僧聽得這草還丹如此珍貴。
也是大驚失色。
轉身埋怨豬八戒道:“你做地好事!”豬八戒見唐僧也來怪他。
又怕孫悟空拿大棒來打。
跳起腳道:“既是如此。
更不宜久留。
你我趁那鎮元老兒未回來前。
儘早走路。
遠遠地不回他無處尋覓罷了!”三步並作兩步,跳出門去,就唐僧心亂,在後面叫了兩聲,恍如不聞,徑自去了。
唐僧跌足道:“這怎生是好?這怎生是好?”孫悟空嗟嘆道:“我也無法。
鎮元大仙乃是地仙之祖,獃子雖然也是仙體,終究未入真流,怎脫得他手?便是逃也逃不出去。
這樣罷,我與鎮元大仙也有一面之緣,到時候只能好言賠禮,求他饒恕這獃子罷了。
”一語未畢,豬八戒又匆匆趕了回來,後面還跟著沙僧。
豬八戒臉色都驚得白了,手指門外,連聲道:“不好了,不好了,風聲走漏,那鎮元老兒帶人來抓我也!”孫悟空眉頭一皺,暗道:“來得如此之快?”問道:“莫慌,慢慢說來。
”豬八戒倉皇,指手畫腳,結結巴巴說了半天,語不成句。
幸虧沙僧是個有擔待的,當下接過話頭道:“外面來了無數人馬,把這道觀圍得水泄不通,不知是何因由。
”孫悟空略感詫,忖道:“這可奇了。
憑鎮元子的神通,要抓悟能不費吹灰之力,何須帶人馬?”微一側耳,果然聽見外間吵嚷聲甚是喧天,沉吟一陣,道:“老和尚你坐在此處莫亂走動,八戒、沙僧你們兩個隨我出去看看。
”豬八戒老大不情願,卻也不敢違拗,嘟嘟囔囔的,只好也跟著出來。
孫悟空走在頭裡,後面跟沙僧,豬八戒膽戰心驚跟在最後,三人出得門來。
待得看清眼前形勢,孫悟空的臉色也是陡變。
只見外面密麻麻,來了不知多少人馬,都是些滿面橫肉,目露凶光之輩,俱各手持刀槍兵器,把一座五庄觀里裡外外圍了數層,一眼望去,看不到盡頭。
那為首的幾個,袒胸露背,身上筋肉虯結,身上籠罩這黑氣,一望可知是大神通者,卻無一個認得。
這夥人身帶的黑氣孫悟空在鄧坤、刑天等人身上也見過,是巫族修鍊祖巫源經身帶的凶煞之氣,當下心下一凜,暗道:“這哪裡是鎮元子歸家,分明是巫族前來。
我還以為天下巫族大半已在三山一島,萬料不到此處竟然還有這許多。
只是看他們臉色不善,又拿著兵刃,像是不懷好意。
只不知鎮元子與他們有何仇怨?他又不在家,倘若動起手來,我勢單力薄,如何能敵?”那壁廂明月清風兩道童已然立門前,見了這等惡形惡相之人前來,都是戰戰兢兢,明月壯著膽子問道:“爾等……爾等何人?來此地有何貴幹?”那巫族兵馬忽然分開,出一巫人來,身高兩丈有餘,眉眼間儘是殺氣,望著兩個道童,冷笑道:“鎮元子在何處,請他出來答話!”清風戰慄道:“師父原始天尊之邀,上三十三天聽講混元道果去了,此刻不在觀內。
尊下留個名姓,待我師父回來,也好通報。
”那巫人哈哈大笑,道:“鎮元子不在?正省了我的工夫!”大喝道:“我乃大巫蚩尤,你等聽說過么?”這人正是當日血海一戰,被赤皇打敗,逃之夭夭,此後不知所終的大巫蚩尤。
蚩尤在三山一島復活,又和幾個妖王爭持過一場,要是鄧坤等妖王在此,立時便能認出。
但蚩尤重生之時,孫悟空猶在花果山禁足,是以蚩尤之事僅有耳聞,見面卻不認得。
不過蚩尤凶威遠播,聞得其名,明月清風與孫悟空三人都是赫然動容,孫悟空心道:“蚩尤來此地作甚?”明月清風知道面前的就是蚩尤,皆懼意更增,道:“大巫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若是要尋家師,他此時不在,不如請大巫先行迴轉,待我等稟告家師,到時回訪便是。
”蚩尤大笑道:“不必了。
本大巫此來,乃是要索回當日我族存放在此處的物事,既然鎮元子不在,我便自己去取即可。
”說著大踏步,就往裡闖。
明月清風二人大急,伸手欲攔得一攔,蚩尤冷笑道:“你們兩個道行低微的小輩,也敢攔我?”大手一揮,一巴掌就扇過來,還未落在兩人身上,勁風已盡將其身周遭罩住。
可憐兩個道童雖然也叫做仙人,但是全未練過什麼拳腳功夫,眼睜睜的看著一隻蒲扇大小的手掌打來,嚇得呆了,眼睛就先閉了起來,兀自不懂閃避。
蚩尤出手何等力道?就算未出全力,這巴掌要是打得實了,也夠這兩個娃娃喝一壺的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玩曖昧是有益身心的活動鄧坤回歸金鰲島之後,果然使了一眾能說會道的小揚此事,其中又添油加醋了不少。
這下登時炸開了鍋,觀音大士下嫁一豬妖,正是噱頭十足,這八卦之心人皆有之,頃刻間就傳遍了三界,成為仙佛神人的茶餘飯後談資。
這事開始流傳之初,也有不少人不敢置信,誰知佛教對這等流言居然不聞不問,更無一人出來澄清——實際上他們一方面是難以澄清,不管怎麼說,觀音和豬八戒畢竟真的撞了天婚;另一方面也是不敢澄清,君不見那緊箍兒還在觀音頭上戴著么——既然佛門無人出來解釋,漸漸的天下人就都相信了。
天下好事之徒永遠是供大於求的,經過千萬次複述之後,以訛傳訛,更是冒出無數種版本,說觀音下跪苦苦哀求豬八戒娶她者有;說觀音早就珠胎暗結,急著要奉子成婚者有;更有甚者,說觀音其實看中的是唐僧,只是長老佛心堅定,不肯假以辭色,因此不得以退而求其次,嫁給唐僧的徒弟云云。
說得活靈活現,就如同親眼所見的一般。
佛門這一段日子好生興旺,風頭一時無兩之餘,也惹來甚多紅眼,是以三界之內也有不少人樂得看佛教的笑話,譬如老子、原始天尊、昊天等人。
此時他們是不是關上門來在偷笑,不得而知,至少此事的始作俑者牛魔王鄧坤是笑得合不攏嘴的。
雖然這一次仍如前番,鄧坤仗著對劇情的熟悉,再次讓佛教栽了一個大跟頭,但風光之餘,鄧坤也知道自己和佛教的鬥爭已經漸漸浮出水面暗鬥變成明爭。
而佛教在接連吃虧之餘,定然要改變戰略后的發展是否還如原著一般,勢所難料,如此一來,自己最大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還好,只要自己的路線方針不變來西方二聖也無理由親自出手,最壞的可能的是自己這邊的三山一島巫妖大軍和除去兩位聖人的佛教來一場昏天黑地的大戰,儘管現下看來己方實力還是有些不足終究不是全無還手之力。
尤其是屢獲異寶之下,信心更是增添,那誅仙劍陣、六神幡、青蓮寶色旗,每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寶貝著這些好東西防身,鄧坤自忖獨力對上三世佛任意之一,都是遊刃有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