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文武官員見皇帝語無論次,都十分詫異,大家面面相覷。
殿角鐘鼓聲響,皇帝已退朝了。
那霍集占的妻子十分妖冶的,乾隆皇帝上了手,便夜夜舍她不得,把她留在景仁宮裡朝朝取樂,並封她為回妃。
第二年便生下一回皇子,皇帝越發寵愛她。
回妃說自己生長回部,不慣清室的起居。
乾隆皇帝便要內務府在皇城海內造一座寶月樓,樓上造一座妝台,高矗在半天里。
樓大九間,四壁都嵌著大鏡,屋子裡床帳帷幕都從回部辦來,壁上滿畫著回部的風景。
這寶月樓緊靠皇城,城外周圍二里地 方造著回回營。
回妃每天倚在樓頭盼望。
有時回憶起了家鄉之念,不覺淌下眼淚來,皇帝極意勸慰,拿了許多珍寶博她的歡心,回妃回嗔作喜,便和皇帝在密室里淫樂一回。
那密室建造得十分精巧,壁上用金銀寶嵌成精細的花紋;滿地鋪著厚軟的地毯;室中除一衣架外,一無所有。
北向壁上嵌一面大銅鏡,高一丈五尺,寬六尺;人走在室中,一舉一動都映射出來。
皇帝和回妃天天在室中調笑取樂。
第三年上,回妃又生了一個皇子。
皇帝便把回妃改做旗女裝束,去拜見太后。
太后認做皇帝新選的妃子,又因她生了皇子,便也十分寵愛她。
過了幾天,適值皇太后萬壽,皇帝為博太后的歡心,命內務府傳集京城裡的伶人,在大內戲台上演劇。
皇帝親自扮做老萊子,掛上胡,演斑衣。
皇太后十分歡喜,命宮女拿了許多糖果撤上戲台去,說 :“賞老萊子 !”那皇帝便在台上謝賞,引得皇太后呵呵大笑。
那班陪坐看戲的文武大員都一齊跪下采,喚皇太后、皇上萬壽無疆。
皇帝看了這情形,心中忽然想起聖祖在日,奉慈聖太后六巡江浙,萬民歡悅;如今朕登極十五年,天下太平,皇太后春秋正盛,正可以及時行樂。
看看左右,沒有人可商量的,便想起高恪敏公正從南方回京來,便在西書房召見恪敏。
恪敏是一個先朝老臣,當下便竭力勸止說 :“皇上為萬民所仰望,只宜雍客坐守,不宜輕盲出京 。
”乾隆皇帝聽了他的說話,一時里打不定主意,心想和太后商量去,便也不帶侍衛,悄悄地向慈寧宮走去。
走過月畢門,正要向隆宗門走去,只聽得門裡有竊竊私議的聲音。
皇帝便站住了腳,隔著一座穹窿偷聽時,認得一個是自己逢格氏保姆的聲音,一個不知什麼人,對說著話。
那人間道 :“如今公主還在陳家嗎?”逢格氏保姆說道 :“那陳閣老被俺們換了他的兒子來,只怕鬧出事來,告老回家,如今快四十年了,彼此信息不也通,不知那 公主嫁給誰了 。
”那人又問道 :“照你這樣說來,陳家的小姐,卻是俺皇太后的嫡親公主;當今的皇上,又是陳家的嫡親兒子嗎?”那保姆道 :“怎麼不是 。
”那人說道 :“這種大事,可不是鬧著玩的呢!你確實不曾弄錯嗎?”保姆認真地答道 :“千真萬確!當年是俺親手換出去的,那主意也是俺替皇太后想出來的;只因俺皇太后做了正宮,多年不育,又深怕別的皇子得了大位,恰巧這時皇太後有了身孕,那陳閣老太太也有了身孕,陳太太和俺皇太后先時原是十分要好的,皇太后常常召她進宮來遊玩,打聽得她的肚子和俺皇太后肚裡是同月的,皇太后便和俺商量:養下孩兒,倘是皇子,那不必說;倘是公主,也須瞞著先皇,假說是皇子。
一面打聽陳家消息,倘陳家生下男孩子來,便哄著陳太太把那男孩抱進宮來,暗地裡把公主換出去。
後來果然陳家生了一個男孩子,俺皇太後生了一個公主,到兩家滿了月,太后哄著陳太太把她兒子交乳母抱進宮來。
俺們一面把乳母留在宮門口廂房裡,拿她弄醉了;皇太后悄悄地喚俺去,把陳家孩子換下來,又把公主換出去。
公主臉上罩著一方龍袱,那乳母醉眼朦朧,也便抱著公主出宮去了 。
”那人聽保姆說到這地方,便說道 :“這樣說來,俺們的當今皇上,卻真正是陳家的種子了?”那保姆說道 :“怎的不真!可嘆俺當時白辛苦了一場,到如今,皇太后和皇上眼裡看我,好似沒事人兒一大堆罷了 !”乾隆皇帝偷聽了這許多話,心中十分詫異,急忙轉身回御書房,一面打發人悄悄地把那保姆喚來,當面盤問。
那保姆見皇上問她,嚇得她爬在地下連連磕頭,說:“皇上寬懷大量,莫計較小人的說話。
奴才罪該萬死!只求皇上饒奴才一條狗命 !”乾隆皇帝便用好言安慰她,命她起來說話,又盤問她當時把自己換進宮來的情形。
保姆見皇上臉色十分和順,便大膽把當時的情形細細地說了,又說道 :“奴才雖 然該死,卻不敢欺瞞皇上 。
”皇帝聽了她的說話,知道這情形是真的,不覺嘆了一口氣,怔怔的半天不說話。
那保姆站在一旁,又不敢說話,也不敢退出。
半晌,只見皇帝把桌子一拍,說道 :“俺決意看他們去 。
”又叮囑保姆 :“從此以後,莫把這話告訴別人,回房去罷 。
”那保姆回到房裡,不久就被太監勒死了,悄悄地把她埋葬在院子的牆角里。
當乾隆皇帝和保姆說話的時候,在御書房裡面的一間古董房裡,早把左右侍衛和太監們打發開了,所以他們一番話,卻絕沒有第三個人聽得。
但是皇帝聽了這個消息以後,便處處留心,覺得自己的面貌口音,和先皇帝是截然不同的,便心中越發疑惑。
第二天,乾隆到了慈寧宮去請安,見了皇太后,便問道:“俺的面貌,何以與先皇的面貌截然不同?”皇太后聽了這話,臉上陡地變了顏色,說不出話來。
乾??皇帝看了,心中越發雪亮,從此便打定主意,要到陳閣老家去探望他的父母。
但是皇帝深居簡出,不能輕言巡遊;如今要到江南去,須假託一事故,才可免得臣下諫阻。
忽然想起皇太后萬壽的日子快到了,不妨說是承歡母后,奉游江南,況且先皇奉慈聖太后六巡江浙,已有先例。
這時工部又報稱海塘工竣,更可以借閱海塘為名,悄悄地到海寧探望陳閣老去。
主意一定,便進宮去見太后,說奉母出巡江南,承歡膝下。
那太后聽了,起初推託說 :“此去又得勞動百姓,不如免了罷 。
”後來皇帝再三慫恿著,太后心想,從前慈聖太后也曾享過這個福,皇上有這一片孝心,俺也可以享得。
便也答應了。
第二天皇帝坐朝,把奉母南巡查閱海塘的意思說了。
當時雖有裘日修、陳大受幾個大臣出班諫阻。
無奈乾隆皇帝南遊之心已定,便也不去聽他。
一會下旨,定於乾隆十六年四月南巡,一面命大學士劉統勛代理朝政、史貽直總攬軍務。
這個聖旨一 下,把那班沿途的官員忙得走投無路。
內中第一個自告奮勇的,要算楊州的鹽商。
那商人平日恃勢壟斷,得的不下數千萬;內中要算江、汪、馬、黃四姓最是豪富,真是揮金如土,日食萬錢的。
兩江總督知道他們有錢,便叫他們承辦皇差。
有一個江鶴亭,是個首商,他家中有一座水竹園十分清幽,養著一班小戲子,天天在園中演唱歌舞。
如今聽得皇上南巡,他便把花園修改得十分華麗。
那班戲子裡邊,有一個唱小旦的名叫惠風,長得玉膚花貌,又能妙舞清歌,江鶴亭又親自教授她許多新曲,預備供奉皇上的。
同時,另有一個大鹽商汪如龍,他打聽得江家的事體,便也預備接駕。
他家卻有一班女戲子,個個長得仙姿國色,煙視媚行;內中也有一個頂尖兒的,名叫雪如,豆蔻年華,洛神風韻,全個揚州地方,誰不知道汪家有這個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