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60節

”康熙便吩咐侍衛內監一概留在寺中,獨自一人,帶著一個小沙彌領路。
山路左盤右旋,腳下七高八低,好不容易爬到山頂上,把個皇帝累得氣急汗流,在大樹下略站一會。
見危崖上一座茅舍,皇帝便慢慢地踱進屋去。
有一個僮兒出來問話,皇帝也不答他。
問小沙彌 :“高僧住在哪間屋裡?”小沙彌指著右邊一間耳屋,皇帝走進房去,只見一個鬚眉皓白的和尚,垂著眼盤著腿坐在禪床上。
皇帝對他怔怔地看了半天,忍不住心中一動,搶上前去,喚了一聲“父皇 !”雙膝跪倒。
那和尚睜開眼來一看,隨即閉上眼皮,不做一聲兒。
接著皇帝低低說了幾句話,便告別了出來。
在半路上,皇帝再三叮囑小沙彌不許傳揚出去,又吩咐他好好地看待那位高僧,將來自有好處。
那小沙彌也十分聰明,當即連聲說 :“遵旨 !” 皇帝離開了五台山,便向濟南地方進發,只因皇帝有旨禁 止地方官供張侍候,所以到了濟南行宮,那山東巡撫錢鈺率領全省大小文武官員照例來請過聖安以後,便各自回衙辦事,皇帝見官員也都去了,便改換衣帽,帶一個親信侍衛,悄悄地溜出後門去,在趵突泉旁一家小茶館里吃茶,打聽些民情風俗,官吏政績。
看看天晚,便又悄悄地溜回行宮。
到了晚膳后,便和相國張玉書在燈下下圍棋。
兩人棋逢敵手,興味甚濃,直到夜半,還不罷休。
皇帝為搶一個犄角兒,手裡拈著一粒子,正出神的時候,忽聽得圍牆外馬嘶人喊的聲音。
那內監侍衛們臉上齊變了色。
皇帝一面下子,一面吩咐內監出去查問。
一刻兒工夫,內監進來回奏說 :“後院萬歲乘的赤騏馬被賊人盜走了。
”皇帝聽了,不覺大怒,對張玉書說道 :“這赤騏是那年喀爾喀部進貢的,朕七八年來未嘗一日離它,不想到這裡來被人偷去。
那賊人也太大膽了!不知老錢在那裡管什麼事?”這幾句話,傳在錢巡撫耳朵里,慌得他第二天一早自己摘去頂戴,在宮外跪著候旨;一面托內監去轉求張相國,替他在皇帝跟前求情。
誰知皇帝起來,已把昨夜的事體忘了。
錢鈺花了千兩銀子買得一匹栗色馬,也是十分俊美,獻給皇帝。
又花了三萬兩銀子,買囑內監侍衛們,求替他在皇帝跟前說好話。
第二天皇帝起蹕,向江蘇省進發。
錢鈺送皇帝出城以後,回到衙門裡,見大堂正中高高地寫著一行字道 :“盜御馬者,山東竇爾墩也 。
”錢巡撫看了,不覺嚇了一跳,忙下令關起城門來,搜捉了十天,也不見竇爾墩的影蹤。
這個竇爾墩,原是山東有名的大盜,他起初在山東、直隸、河南一帶地方橫行不法,專愛強姦良家婦女。
那女人睡到半夜裡,見竇爾墩從屋面上跳下來,便喚道 :“竇爺爺來了 !”你若好好地依順他,他便把那女人連被窩裹著挾在脅下,跳出院子去,回到自己家裡,給姦汙過以後,便依舊好好地送你回家去。
第二天,那女人的 房門好好地關著,女人也好好地睡在床上,真是人不知,鬼不覺的。
遇以貞烈的女人,倘然當時和他倔強,便立刻被他殺死,不然也被他搶回家去,永遠不得回來。
因此那班乖巧的女人,吃了他的虧,也只好忍氣吞聲地受著。
有時,那些良家小戶還暗暗給他許多銀錢。
他在濟南地方黨羽甚多,倘然有江湖賣藝的人路過省城,必要先去和他打個招呼,恭敬些見面錢,他才許你在地界上做買賣;倘有半個不字,他便帶領弟兄,打得你落花流水,叫你站不往腳。
那一年,濟南城裡忽然來了一個白髮老頭兒,帶了兩個絕色的女孩兒,在泰岳廟前賣解。
那兩個女孩兒長著兩寸長的小腳,穿著紅裙綠襖,一來一往地搬弄武藝,把路上人看得魂靈兒也丟了。
到要錢的時候,說也奇怪,那班看客不約而同地搖搖頭,擺擺手,四面散去了。
那老頭兒討了一個沒趣,正低頭納悶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大漢,搶到老頭兒跟前,伸著蒲扇一般的手掌,在老頭肩上一拍,大聲喝道 :“老賤奴!你可認出山東竇爾墩嗎?”那老頭兒聽了,慢騰騰地抬起頭來,在他身上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看他敞著胸,一手叉著腰,一手捏著兩粒鐵彈子,忒楞楞地轉著。
半晌,老頭兒冷冷地說道 :“誰認識你竇二墩竇三墩?況且俺賣俺的藝,也不一定要認識你 。
”幾句話說得竇爾墩怪眼圓睜,青筋脹滿;也不待老頭兒說完,一拳劈胸打過去。
要知這老頭兒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小二哥暫充欽差 皇四子大戰俠客 卻說那老頭見竇爾墩一拳打過來,也不回手,也不躲閃,竇爾墩連打三拳,那老頭兒紋絲不動。
竇爾墩身後原站立一班弟兄,看了也個個酥呆。
竇爾墩這時滿面羞慚,帶著弟兄們,垂頭喪氣地回去。
那老頭兒也收拾圍場,回到客店裡安息去。
直到半夜時分,那老頭兒正在好睡,只見窗外跳進一個人來,擎起鋼刀,對著老頭的脖子上砍下去。
誰知這老頭兒依舊鼾聲如雷,動也不動,直把那刺客嚇呆了。
停了一會,老頭兒慢慢地醒來,睜眼看時,站在榻前的便是竇爾墩。
老頭兒說道 :“什麼地方的小孩子擾人清夢?”竇爾墩這時不由雙膝一軟,跪下地來,求他收做徒弟。
老頭兒起初不答應,竇爾墩再三懇求,老頭兒才帶他去。
從此濟南地方不見竇爾墩的蹤跡。
隔了五年,竇爾墩又來了,且娶得一個絕色的妻子。
濟南地方人都認識這女子便是那老頭兒的。
原來,那老頭兒姓石,原是明將張蒼水的部將。
那個女子是他的外孫女。
張將軍敗走了以後,他便帶著這兩個女子,借著賣解的名兒,物色英雄,為明朝報仇。
如今遇著這竇爾墩,便把全身武藝傳授給他,又把一個外孫女給他做妻子,勸他從此要做一個好人,回去招呼弟兄們,遇有機會,便替明朝報仇。
此次康熙南巡,路過濟南地方,他想機會到了,預先把妻子藏在深山裡,連夜闖進行宮去,打算行刺皇 帝。
後來看見後院里養著一匹赤騏,竇爾墩原是愛馬如命的,他識得是一匹好馬,便先偷了馬再說。
那馬見有人來偷,它便長嘶起來,侍衛們聽得了,急來看時,這馬跑路很快,早已去遠了。
竇爾墩去把馬藏在深山裡,迴轉身來趕到城裡,那皇帝已經起程到蘇州去了。
御舟過丹陽、常州、無錫,都不曾停泊。
十月二十六日到蘇州滸墅關,江蘇巡撫湯斌帶領合境官員接駕。
皇帝騎著馬走進閶門,那百姓們在大街兩旁站著閑看。
皇帝吩咐百姓莫跪,見有年老年幼的,便親自下馬來問話。
步行到接駕橋,在瑞光寺里略坐一會。
巡撫走在前面,領路送進織造局裡住下。
這時有一個宋牧仲,也做過江蘇撫台,這時告老住在蘇州地方,皇帝忽然想起他,便把他喚進行宮閑談解悶。
第二天,又打發內監送活羊四隻、糟雞八隻、糟麓尾八個、鹿肉乾二十四包、魚乾四包給宋牧仲;又傳旨傳他煮豆腐的法子,准宋牧仲照法煮吃,給有年紀人後半世的享用。
第二天巡撫去請安,裡面傳諭出來,說聖躬不適,一切臣工免見。
這原是推脫的說話,其實皇帝早已帶了侍衛們悄悄地雇了一條船,到各處鄉鎮上遊玩去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