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59節

隔了幾天,一道上諭下去,說立二皇子胤礽為皇太子,一面把胤礽搬進東宮去住,滿朝文武各個上奏章來祝賀,皇帝便在崇政殿中賜宴。
這邊東宮裡正十分熱鬧,那邊翠華宮裡衛妃母子兩人卻十分凄涼。
暗暗地把侍衛官喚進宮來商量。
姓衛的說道 :“俺夫妻倆好好的過著的日子,自從你讓那昏君搶進宮來,我原想行刺的,因你肚子里已有五個月的胎兒,生下兒子來,倘然傳位給他,那時我的兒子做了皇帝,我便暗暗地做了皇父。
如今我兒子既做不成皇帝,我便另打主意,總叫他做到皇帝才罷 。
”接著又商量了半天,衛妃便把胤禛喚出來,哄著他跟姓衛的出宮去玩耍。
這姓衛的把胤禛帶出宮去,住在自己家裡,暗暗地把宮裡的喇嘛和尚請來,傳授他練氣符咒的本領; 又請了許多教師,在院子里搬弄刀槍,比演弓箭,還有什麼外五行、內五行種種拳法。
胤禛到底是孩子氣,覺得好玩,便天天偷出宮來練習;又因胤礽做了太子,心不甘服,預備練成了本領,將來和哥哥搶奪皇位。
他在宮裡,暗暗地把這個意思對他弟兄胤禔等八個人說了;他們也滿肚子懷著怒恨,聽了胤禛的話,便個個摩拳擦掌,跟著胤禛練武藝去,準備將來廝殺。
這個風聲傳到胤禔、胤(礻我)、胤禟耳朵里,便也另立了一個機關,背地裡請著鏢局裡的鏢師傳授武功。
這個風氣一開,那江湖上的好漢便一齊投奔了來,胤禛仗著母親衛妃的照應,從大內里拿出銀錢來,所以胤禛門下請的好漢獨多,有什麼獨臂金剛、鐵腿李、攪海蛟、瘋和尚,種種奇怪的名氏。
外面鬧得天翻地覆,那宮裡的康熙皇帝和胤礽太子正睡在鼓裡。
康熙這時從五台山請來一位妙算和尚,他經通經典,善於說法。
康熙帝請他住在瀛台凈室里,天天說妙法蓮花經,心中頗有領悟。
這時太子胤礽,也跟著大學士明珠講究文學。
那明珠相國雖是皇室內親,卻不通文墨的;只因生性狡黠,從部曹微職直升到大學士官,知道皇帝和太子都注重文學,便暗地裡招納了許多文人供養在家,做了許多文章,冒充是自己做的,獻進宮去。
皇帝和太子十分稱讚。
明珠便勸皇帝趁此做幾件文學上的事業,為萬世留名。
當時便有文武大臣張英、魏裔介一班人奏請開設修書館。
明珠和這班文臣原是通同一氣的,在皇帝跟前慫恿著。
皇帝便下旨設修書館,詔請四方文人,編撰《康熙字典》、《子史精華》、《佩文韻府》這一類書。
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常到修書館里去,見有才學並茂的讀書人,便多送金錢,請進府去,替他父親做著槍手。
有一天,明珠陪著康熙帝在西書房閑說,說起莊子《南華經》里一段故事。
皇帝便喚內監取《南華經》來,那內監錯拿 了《道德經》。
皇帝跺著腳罵道 :“蠢蟲 !”又對明珠說道:“這班蠢物真是討厭!從來說的‘紅袖添香夜讀書’多麼有趣!朕想那添香的女孩兒,決不是這樣粗魯的。
朕很想選幾個良家閨女,懂得詩書的,進宮來做女官,專管朕書房裡的事務,豈不很好?”明珠聽了這個話,回家去立刻打發家人到蘇杭一帶去揀那小家女孩兒,面貌清秀,不曾纏足的,用重價買來,養在自己別墅里,請一位老先生教會詩書。
那班女孩兒都是十三四歲,原很聰明的,不上三五年,詩詞歌曲、吹彈歌舞,樣樣都會。
那班女孩兒也有十七八歲了,一個個出落得體態苗條,舉止輕盈。
內中有嬌杏、新梅、菁桃、麗鳳四人,長得越發清秀嬌艷,好似四支水蔥兒。
明珠看在眼中,打算把這四個女孩兒先送進宮去。
不知什麼人討好,把這個消息傳進相國夫人耳里,說主人娶了三十六房侍妾,在西城外別墅中日夜取樂。
那位相國夫人,原是得寵的姨太太扶正的,醋勁最大,聽了這個消息,如何耐得?便也不問仔細,立刻套車,趕到別墅里去。
明珠不在別墅中,只有一位老先生帶領三十六個女孩出來拜見。
相國夫人看時,個個都長得如嬌花弱柳;便也不動聲色,吩咐老先生退去,喚著那班女孩兒,一個一個到跟前來問話。
相國夫人留心看時,有十二個女孩兒長得最是惹眼,便吩咐把這十二個女孩兒留下,立刻擺上一桌庭席來,請她們喝酒,那女孩兒都是天真爛漫的,知道些什麼,見夫人賞酒,便也說說笑笑地吃個飽。
夫人看她們吃完了酒,便上車回府去。
大家見夫人忽來忽去,也不怒罵,也就說笑,十分詫異。
誰知到了第二天一早,那十二個吃酒的女孩兒,一個個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死了,新梅、麗鳳、嬌杏、菁桃四個人也不能逃這個劫數。
明珠相國知道了,也只得嘆了一口氣,悄悄去埋葬了事,把剩下的二十四個女孩兒一 齊放回家鄉去。
從此相國和他的夫人情分愈惡,相國終日和門客們吃酒做詩,也不進內宅去。
有時東宮召他進宮去談論文學,那時明珠和一班文人做伴,也懂得些風雅的家數,太子和他十分要好,常常把他留在宮裡。
那時,有一位雲貴總督范承勛進京來陛見,見皇帝和太子都成了兩個書獃子,便上了一本奏章,說本朝以馬上得天下,子孫不宜棄置武功。
康熙帝原來很敬重范承勛的,當下看了他的奏章,便立刻傳旨:在暢春苑柳堤練習騎射。
那時太子和胤禛、胤轑、胤禵、胤禟、胤(礻我)一班皇子,都站在父皇跟前候旨。
皇帝下旨,命太子和皇子一一比射,又比各項兵器。
內中要算胤禛本領最強。
那太子胤礽卻十分文弱,刀槍固然不高明,連那三箭也是一箭射不中;後來許多皇子在柳堤上賽馬,太子依然落後。
皇帝看了十分生氣,把教太子武藝的師傅傳喚過來,當面訓責了一番。
那師傅十分羞漸,便是太子也覺得臉上沒有光彩,回到東宮,同許多師傅商議。
有一個內監將打聽得胤禛、胤(礻我)在外面私立機關、練習拳棒的事體告訴太子,太子十分驚慌。
便有一個師傅說 :“不如把西山喇嘛請來,太子學著符咒秘法,又請天下勇士來傳授十八般武藝 。
”太子聽了,十分合意,立刻在東宮裡收拾密室和圍場來,天天跟著喇嘛僧和拳教師在裡面練習著。
一面又打發人到江湖上去探訪俠客武士,願多送金銀,把他請進宮來。
因此北京地方,那好漢愈聚愈多,常常在大街上吃酒鬧事。
地方官知道了,也不敢去管他。
正在這個當兒,忽然衛妃死了,康熙帝固然十分悲傷。
便是那姓衛的也覺得凄涼,他便退出宮來,和胤禛早晚謀划陷害太子的計策。
康熙皇帝死了衛妃,住在宮裡十分乏味,雖一般有三宮六院的妃嬪陪伴著,但她們怎及那衛妃的萬一,便終日 長吁短嘆,寢食不安。
他因想念衛妃,便又想起了父皇。
這時衛妃的棺木運到關外去埋葬,皇帝不忘舊情,便借進謁福陵的名義,送著衛妃的棺木到山海關去埋葬,親自督看墳土。
葬事既了,皇帝也不願回宮,便下旨南巡,聲稱問民疾苦;又下旨命太子胤礽監國,自己帶領文武大臣和王公貝勒,揀定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初一日起程出京。
當時有大學士張英、內大臣覺羅武默訥,率領滿朝文武恭送御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