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得皇太極爬在地上說道 :“大行皇帝有口詔付朕道‘我死後,必以納喇氏殉葬 。
’”這句話說罷,便站了起來。
納喇氏聽了這句話,“嗡”的一聲,一縷柔魂飛出了泥丸宮,身軀一歪,倒在宮女懷裡。
停了一會,悠悠醒來。
她親生子多爾袞、多鐸兩人,上去拉住他母親的衣袖,大哭起來。
納喇氏也哭著說道 :“我自十二歲得侍奉先帝,至今二十六年,海樣深情,原不忍相離。
只是我兩兒多爾袞、多鐸年紀都小,我死以後,總求皇上看先帝面上,好好看待他 。
”說著,便對皇太極拜下地去。
皇太極也慌忙回拜。
納喇氏站起身來,回宮去了。
過了一會,宮女出來報說 :“太妃已殉節了 !”接著,又報說 :“庶妃阿濟根氏、德因澤氏也自縊死了 。
”這裡正殿上,才大吹大擂地把英明皇帝的屍首收殮起來。
從此改年號稱天聰元年,皇帝稱做太宗。
這太宗皇帝,又因大貝勒、二貝勒、三貝勒有功於他,便也另眼相看,每日設朝,便和三位哥哥並肩坐在上面,受百官的拜跪。
後來太宗又和大貝勒商量立皇后的事體。
大貝勒便問:“意欲冊立何人?”太宗說道 :“父皇在日,雖已給朕娶了元妃,此外,後宮得寵為妃嬪卻也很多,但是,朕心目中只有那博爾濟吉特氏,朕意欲立她為後,又怕人知道她是再醮之女,給人恥笑,因此遲疑不決 。
”大貝勒便回奏道 :“陛下也忒煞 過慮了!從來夫婦以愛情為重,吉特氏既是合陛下的心意,便不妨冊立為後。
若然怕人恥笑,臣今有一策,陛下可與吉特氏重行婚禮,告過宗廟,還有誰敢恥笑陛下?”太宗聽了,連說:“不錯 !”又說這禮節卻須十分隆重,如今卻叫誰去籌備這個大典呢?大貝勒思索了—會,說道 :“有了!陛下宮裡不是有一個范先生么?他肚子里有的是禮數,不妨叫他去擬來 。
”太宗聽了,點頭稱是。
這日退朝回宮,便把那范文程傳了進去,一夜工夫擬定了一張大婚的禮節單兒。
太宗下旨,發交禮部籌備。
一霎時滿城傳遍,都嚷道 :“皇帝要娶皇后了!。
”到了大婚的那日,皇宮裡燈彩輝煌,果然熱鬧非常。
皇后坐著鳳輦,一隊一隊細樂迎進宮去。
見了太宗,先行君臣之禮,後行夫婦之禮。
皇帝和皇后並肩坐在寶座上,受過百官的朝賀,然後起駕往太廟行廟見禮。
回進宮來,受過妃嬪的朝賀,又行家候禮,那弟兄叔伯妯娌姊妹,都一一見過禮,接著又受命婦的朝賀,行禮已畢,夫妻雙雙回寢宮去行合巹禮。
太宗放眼看時,見吉特氏穿著皇后的服式,便覺得儀態萬方,容顏絕代。
後面跟隨的一群妃嬪,雖也華服鮮衣,卻都被吉特后的顏色壓下去了,好似鴉鵲隨著鳳凰,野花傍著牡丹,都是黯然失色。
太宗這時心中止不住痒痒的,忙命眾妃嬪退去,自己拉著吉特后的縴手,並肩坐下,淺斟低酌起來。
原來這位吉特后與太宗的一段姻緣,真是說來話長。
如今趁他們吃酒的空當兒,抽空約略地補敘幾句。
講起這段姻緣,還是在英明皇帝出兵撫順這一年結成的,皇太極的生母便是葉赫納喇氏,這時英明皇帝和葉赫氏十分恩愛,皇太極也長得俊秀聰明,越發能夠得他父親的寵愛。
皇太極年紀雖輕,辦事體卻極有決斷,因此英明皇帝把他留在城裡,代理部務;又叫阿拜、湯古岱、塔拜、阿巴泰幾個哥哥也幫著他照料照料。
皇太 極奉了父親之命,不敢怠慢,日日夜夜辦著事。
連吃飯睡覺也沒有工夫。
葉赫氏見他兒了這樣辛苦,不由她不心痛起來,又知道他歡喜打獵的,父親在家的時候,他終日在外面追飛逐走,快樂逍遙,如今拿他拘束得寸步不移,豈不要把他悶壞了。
葉赫氏想到這裡,便和皇太極的幾位哥哥商量:弟兄五人輪流管理部務,皇太極空下來,也給他出外去舒散舒散。
幾位哥哥都答應了,便放他三天假,聽他遊玩去。
皇太極得了空,依舊帶了他一班侍衛到西山打獵去。
他們打得高興,愈走愈遠,足足走了四五十里路了,便在深山裡支起篷帳,胡亂宿了一宵。
到了第二天,又向前進,打得的野獸越發多了。
看看走到一座松林里,遠望林外空地上有一群梅花大鹿,正在那裡吃是。
皇太極見了,開心得了不得,忙發下號令,一百多名騎馬的侍衛向西面趕去。
這裡只留下皇太極一個人站在林子里。
忽然,一頭母鹿被人追趕得慌慌張張鑽進林子里來,皇太級見了,急急跳上馬,搶上前去。
那母鹿見林子里有人,便向東一繞,繞出林子外,箭也似地逃去。
皇太極哪裡肯舍,在後緊緊跟住,在一片平原上流星似地趕著。
皇太極的一匹馬是有名的大宛馬,騎在馬背上又穩又快,真是瞬息千里,看看趕上,皇太極左手彎弓,右手抽箭,“吱吱吱”地連飛三箭。
有一箭射中在母鹿的背脊上,那母鹿忍著痛,便發了瘋似地帶跑帶跳,竄過山頭去。
這匹大宛馬也有幾分左性,見這頭鹿逃得快,也便追得快。
看看追過山頭,前面漆黑一座林子,高高的兩座山崗對峙著,倒掛在林子上面,皇太極這時覺得有些疲倦,意欲到林子里去休息休息,那頭鹿也不知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他便放鬆了手中的韁繩,慢慢地踱到林子裡面。
皇太極正要下馬,忽然腦脖子後面“呼”的一聲,一支箭從頭上飛過。
接著“呼呼” 兩支箭,一支從皇太極的臂下鑽過,一支插在肩頭的軟甲上。
皇太極知道有人謀害他,忙一低頭,把手中韁繩緊一緊,那頭馬潑刺刺直向林子里跑去。
只聽得後面一聲吶喊,一陣馬蹄聲緊緊跟住。
那飛蝗似的箭在他馬尾肩頭落下來,一支箭射中馬的後腿,一支箭射在皇太極的大腿上。
幸而路隔得遠,箭力不強。
皇太極急把箭頭拔去。
那馬中了箭發起怒來,大叫一聲。
四腳騰空,穿崗越嶺地過去。
皇太極騎在馬上,緊緊抱住馬頸子,耳中只聽得風聲嗚嗚地響著,昏昏沉沉地跑了許多時候,那馬才慢慢地放緩來。
皇太極在馬上喘過一口氣來,抬頭看時,四周一帶山崗草長鶯飛,另是一種風景。
遠遠聽得山泉潺潺地響,皇太極嘴裡覺得萬分枯渴;又想這匹馬也乏了,須得給它吃一口水,養息養息精神,再想法覓路回去。
回過頭來看看,後面並沒有人追趕,他便跳下馬來,一手拉著韁繩,在長草堆里慢慢走著,那腳上的箭創原不十分疼痛,走著路也沒妨礙,聽聽泉聲近在耳邊,左找右找,卻是找不著。
慢慢地走過一座山峽,只見那一股瀑布從山峽里直衝下來。
曲曲折折,向平地上流去,流成一道小溪。
皇太極蹲下身去,拿手掬著泉水,吃了幾口。
頓覺神清氣爽;又拉著馬走下溪去吃水,他自己坐在溪邊養一會神。
正靜悄悄的時候,忽聽得一聲吶喊,接著馬蹄聲風馳電掣一般地過來。
皇太極此時已成了驚弓之鳥,聽了這個聲音,不由得心中一陣亂跳,心想,莫非那仇人又追上來了嗎?幸而他坐在溪邊,身子卻被溪岸遮住,來的人還看他不到。
皇太極這時悄悄地把馬拉近身來,伸長脖子向岸上一望,只見一片平原,有三四十個騎馬的正在那裡追一頭大狼。
那頭狼被他們趕到平地上來,東奔西竄,四面都有騎馬的圍定,再看馬上的人,不由皇太極怔了一怔,原來那騎在馬上的,並不是男子,卻個個都是粉裝玉琢的女孩兒。
她們一面追著野獸,一面吶喊著。
這 頭狼給她們逼得無路可走了,便向溪邊奔走。
五六個女孩兒拍馬追來,看看快到溪邊,皇太極地忍不住了,便彎弓搭箭,覷定那野獸的腦門,“颼”的一箭,中個正著。
同時有一個姑娘,馬跑得快,趕上前來,一箭也射中在那野獸的腦殼上,和皇太極那支箭恰恰對面。
這頭狼長嚎一聲,倒在地下死了。
那姑娘趕上前來一看,見有兩支箭,十分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