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日本在朝鮮地方著著進逼。
那朝鮮國中的臣子原分做獨立、事大兩黨,後來又添出東學黨,那黨的勢力很大,從全羅、忠清兩道直打到漢城。
左議政朴詠孝原是獨立黨的首領,仗著日本庇護他,他蓄意要脫離中國,只因礙著中國通商委員袁世凱在左右監視著,一時不敢動手。
後來聽得東學黨起事,朴詠孝便殺入王宮,燒死閔妃。
這閔妃是世界上第一個美人,活活地燒死,天下人知道了,都十分痛惜。
閔妃的哥哥閔詠俊便趕到袁世凱衙門裡去哭訴,求中國發兵替他報仇。
袁世凱打了一個電報給李鴻章,一面照會日本,一面立刻調動海軍向朝鮮仁川進發;又派陸軍到朝鮮牙山駐紮,仗著水陸軍的威力, 把朝鮮的內亂平定。
日將大鳥圭介想趁此向中國尋事,便將清軍先到緣由報告日本政府,日政府志問朝鮮國王,是否獨立國?朝鮮國王害怕日本國的威力,便不敢不認。
大鳥圭介便照會中國,請中國撤兵。
袁世凱如何肯依,又電告李鴻章。
李鴻章根據天津的條約,要求兩國同時撤兵;誰知日本不答應,李鴻章便陸續增加軍隊到朝鮮去防備著。
又因日本人厭惡袁世凱,便把袁世凱調回奉天,調衛汝貴一支兵馬把守平壤,馬玉昆一支人馬把守義州。
牙山守將葉志超首當其衝;日本並不宣戰,便直攻牙山。
志超一無防備,兵馬一齊潰散,水軍也在半島地方打了敗仗。
這消息傳到宮裡,光緒皇帝第一個沒了主意,便去見皇太后。
近來,皇太后因皇帝寵愛瑾妃珍妃,皇后常常到太後跟前去哭訴,太后心中越發不樂意。
見皇帝來說牙山的軍情,便冷笑一聲說道 :“咱也管不了這些事。
皇帝放著親信的人不去和他商量,卻來問咱們懂得什麼呀?”光緒皇帝碰了一鼻子灰,退出宮來,便在御書房裡召見師傅翁同和,把太后嘲笑的話和目前軍情緊急的話一一說了,翁師傅一聽,便有了主意。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十五回西苑內皇帝聽艷歌 坤寧宮美人受擄掠 卻說翁師傅聽皇上說了這一番話,知道皇上生性忠厚,上面被皇太后的威權壓制住了,下面又受親王太監們的愚弄,覺得皇帝十分可憐。
便奏稱:如今時局艱難,宮庭多故;皇上須大振乾綱,宸衷獨斷,轟轟烈烈地做一番事業,把國家大權收回來,才能夠鎮服群小。
此次日本稱兵,請皇上下令大張撻伐,把日本打敗了。
那時,陛下內外都立了威權,皇太后便不足慮了。
光緒皇帝聽信了翁相國的話,傳諭李鴻章積極備戰。
李鴻章只因皇太后把海軍經費拿去蓋頤和園,心中老大的不願意,只因皇上的旨意不好違背,便得又調了聶貴林及左寶貴的軍隊去救應。
誰知聶軍戰敗,左軍戰死。
陸路上既不得力,便要藉助水路上去了。
那時日本海軍已經攻入仁川,李鴻章便飛調海軍提督丁汝昌帶了海軍前去救援。
那時中國的兵船還有定遠、鎮遠、經遠、來遠、靖遠、致遠、揚威、超勇、平遠、廣甲、濟遠等十二艘,此外還有水雷艇八艘,還可以和日本較量較量。
丁汝昌見日本海軍進了仁川口,便想去把仁川口封住,飛電去請李鴻章的示下。
李鴻章又不敢擅自做主,又去請示於總督衙門。
那班王大臣商量了半天,便議出了“相機行事”四個大字。
待到丁汝昌接到回電,正打 算前去封港,那日本艦隊已闖進了鴨綠江。
丁汝昌下令開炮,這時中國兵船和日本兵船還隔著九里遠,那大炮轟了一陣,炮彈個個都落在海中,日本兵船不曾傷得分毫。
看看兩面的距離慢慢地近了,丁汝昌正要發令放第二炮時,日本的游擊艦隊已經飛也似地向中國艦隊後面包抄過來,前後夾攻;中國的艦隊被圍困在中央,乒乒乓乓一陣打,打得黑煙蔽日,白浪接天,中國艦隊頓時四分五裂,首尾不能相顧。
丁汝昌坐在艦上遙遙地望著,只見那致遠兵艦的日本兵艦互相轟擊著,打到十分兇惡的時候,忽見致遠兵艦開足了機力,向敵船直撞過去;轟天也似地一聲響亮,海水和高山一般地直立了起來,可憐致遠艦上的管帶鄧世昌,連人帶船地直沉下海底去了。
還有經遠艦的管帶林永升,在這驚濤駭浪裡面轟破了一隻敵艦,他自己也不幸中了敵人的魚雷,把船身炸沉了。
此外的艦隊被日本的兵船包圍著擄去了。
丁汝昌坐著旗艦幸逃得性命,駛出了旅順口外,暫時在劉公島下碇,一面飛電李鴻章告急。
這時北洋的海陸軍隊都已調遣在外,李鴻章接了這告急的電報,也無法可想,只得轉電到江南各省去請救兵。
日本明治天皇連連得了捷報,便親自帶了大隊人馬駐紮在廣島地方;一面下令派陸軍大將山縣有朋公兵去攻打旅順、威海口岸,把中國殘餘的海軍圍困在港內。
日本軍隊來勢十分勇猛,他的海軍陸戰隊上得岸來,從炮台後面猛撲過來,不多一刻,那各港口的炮台都被日本軍隊佔據了去;便拿中國的炮台攻打中國艦隊,霎時打得中國的兵船斷桅碎舷,飄零滿地。
那時鎮遠兵船上有一個炮兵長,名叫黎元洪的,見了這情形萬分悲憤,他便大叫一聲,縱身跳下海去,只圖個自盡。
誰知被日本的飛鷹兵船上人看見了;急急派了小兵船去把黎元洪救起來。
日本兵也不去難為他,把黎元洪送到劉公島上丁汝昌的坐 艦里去。
遠遠見那坐艦上已高掛白旗,一打聽才知道丁汝昌寫信給日本大將,求他保全全船的性命,自己卻服毒死了。
一面日本的陸軍連日攻下九連城、鳳凰城、蓋州大連、岫嚴、海城、旅順一帶地方。
這城池失守的消息接二連三地報到京里,光緒皇帝急急傳翁師傅進宮去問話。
翁同和也無計可施,滿朝文武都看得自己的身家性命重,一齊勸皇上講和。
皇太后也埋怨著皇帝不該聽信翁師傅的話,輕易和日本開戰。
如今弄得傷師辱國,還不快和日本去講和,直待到兵臨城下,再去割地求和,悔之晚矣!光緒皇帝給皇太后終日在耳邊絮聒著,又看看自己的勢力孤單,沒奈何,只得派李鴻章做議和全權大臣,和日本的大臣伊藤博文去議和。
這一次的議和,我們中國放棄了高麗,割去了台灣;賠去了軍費;險些要把個東三省完全送去。
幸虧俄、德、法三國逼著日本把遼東半島退還了中國。
自從這個交涉失敗下來,光緒皇帝也心灰意懶,所以,朝廷大事自己也不願顧問,依舊請皇太后垂簾親政,自己樂得退在宮庭里,終日和那瑾妃珍妃尋歡作樂。
講到這兩位妃子,果然一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但講到那聰明勁兒和那活潑的性情,自然珍妃越發叫人可痛些;那瑾貴妃卻一味的溫柔忠厚,光緒皇帝也十分寵愛她。
這時候正在春夏之交,光緒皇帝終日坐在宮裡悶得慌,便傳旨下去,明日駕幸西苑。
這西苑又名西海子,周圍數里萬圓;水面上架一座石橋,有五六百步長,雕欄曲檻都是白石築成。
橋的東西面矗著兩座華表,東面的稱做玉蛛,西面的稱做金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