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艷史 - 第129節

卻說咸豐皇帝跟著崔三,常常在宣武門外閑逛,見了許多美貌娘兒們,樂得他心花怒放,恨不得闖進人家去摟抱一回。
還是崔總管悄悄地勸住說 :“皇上且耐著性兒,容奴才打聽去,有可以遊玩的人家,再奉皇上遊玩去 。
”有一天,咸豐騎著馬走過一家門口,見有許多浮頭少年在這家門口踅來踅去,嘴裡唱著那男女私情的歌兒;再看時,那牆門口一簇站著四個姑娘,個個長得鞭蓉如面,楊柳細腰;裡面站個年紀最小的,望去大約十五六歲,長得尤為嬌小嫵媚。
那一雙眼波,溜來溜去,真是勾魂攝魄;看她下面,一雙小腳兒又尖又瘦,穿著紅緞繡花鞋兒,貼在地上只有二寸許長。
咸豐帝看了,也不覺喝一聲“好 ”。
這四個姑娘前面還站著一個半老佳人,她一邊對那班浮頭少年低低地罵著,叫他們走開,不許他們看她的女兒;一邊卻對他們搔首弄姿,那種風騷樣兒,不覺把個皇帝也看怔了。
咸豐帝騎在馬上,在他們門口蜇來蜇去,繞了三遍;這娘兒五個人被他們看得害起羞來,便“砰”地關上大門,進去了。
咸豐帝回到宮裡,禁不住冥思夢想。
他也曾在那家門口去跑過幾次,無奈總不能和她們再見一面,便吩咐崔三打聽去。
那崔總管一連去打聽了三天,才興沖沖地跑進宮來,對皇帝說:“陛下可知道宣武門外有一個美人兒叫‘小腳蘭花’的么? ”咸豐帝說道 :“朕卻不知道。
誰是小腳蘭花?小腳蘭花是怎麼樣的?”崔總管奏說 :“陛下那天看見的四個姑娘,奴才已去打聽得,她是張家的女兒,原籍蘇州人。
他父親張芸台,在刑部做過侍郎,家裡原有妻子的,到京里來便娶了一個窯姐兒竺氏做太太,生下這四個女兒,便一病死了。
虧得四個女兒都已長大成人,且長得個個都是美人胎子似的。
竺氏便仗著她女兒做幌子,招惹幾個游蜂浪蝶進去,靠聚賭抽頭過日子。
竺氏陪伴著一班客人,那班客人愛她長得風騷,因此,京城裡一班紈袴子弟都在她家遊玩。
他們個個歡喜她家的女兒,竺氏卻管束得很嚴,沒有一個人上得手的。
那班富家公子見越不得上手,越肯花錢;那竺氏見他們越肯花錢,卻越不給他上手。
到如今竺氏也賺得上萬家財了,她的門戶也越緊了,非是王公大臣她是不接待的。
她四個女兒,大女兒名荷兒,第二個名桂兒,第三個名蓉兒,最小的名蘭兒。
因蘭兒長得最是嬌小動人,又是一雙二寸許長的小腳,滿京城人都嚷著‘小腳蘭花’ 。
”咸豐帝聽了,便問道 :“可是那天朕在她家門口看見,站她姊妹背後,臉上擦著鮮紅的胭脂,一雙水盈盈的秋波向人亂轉的嗎? ”崔總管回答 :“正是她 !”咸豐帝不禁把手在腿上—拍,說道 :“好一個美人兒!真是名不虛傳!朕怎麼也得玩玩去 。
” 崔總管奏說道 :“陛下莫性急,奴才聽得前門大街福記金店的掌柜老胡是竺氏的舊相好,奴才便托他說去 。
”咸豐帝聽到這裡,忙問道 :“你敢是說朕要到他家逛去嗎?”崔總管搖著手說 :“不,不。
奴才推說有一位江西木商進京來,他要去見識見識張家姐妹,求你做一個嚮導。
那掌柜聽了,便去和竺氏商量。
第二天傳出了竺氏的話 :‘那客人既愛俺家女兒,叫他每一個姑娘拿出五萬兩銀子見面錢來;那蘭兒另外要十萬兩銀子遮羞錢,老身也要五萬兩銀子。
共是三十五萬兩銀子,少一兩 不得 。
’那金庄掌柜也要五萬兩銀子 。
”咸豐帝聽了,一算,要四十萬兩銀子,不覺伸了一伸舌頭。
但是,他想一想那四個姑娘的面貌,便頓時高興起來,立刻催著崔總管到庫上去提銀子,送至福記金店去。
這一回,崔總管自己整整賺了十二萬兩銀子。
分三萬兩銀子給金店老胡;那竺氏凈到手了二十五萬兩銀子。
這竺氏自出娘胎也不曾見過這許多銀子,便笑得合不上嘴來。
 到了第三天,崔總管悄悄地雇一輛車,把皇帝藏在車廂里,外面用布圍著,自己跨著轅兒,悄悄地趕出宣武門去。
到張家門口,把皇帝扶下車來,竺氏接進院子去。
皇帝看竺氏臉上,一般的膩粉紅脂,眉彎入鬢,便笑說道 :“徐娘韻姿,風騷可愛 !”那竺氏聽了,一溜眼,伸手輕輕地在皇帝肩上一拍,掩著嘴笑說道 :“打你這個油嘴 !”皇帝哈哈大笑,走進堂屋去,只見上面紅燭雲燒,綉氈貼地。
崔總管扶著皇帝向南坐下。
停了一會,那四個女兒打扮得好似四枝牡丹花,裊裊婷婷地走了出來,由四個小丫頭扶著,向皇帝深深地拜了一拜。
皇帝這時忍不住上去拉近身來,細細地認識一番,連聲說“妙 !”隨即拿出四個翠玉指環來,親自替她們套在小指兒上。
停了一會,擺下筵席來,四個姑娘輪流把盞,皇帝也把竺氏拉住了,叫她坐一旁陪伴著。
五娘女一杯一杯把個皇帝灌得爛醉如泥。
竺氏在前面引著燭,四個姊妹在前後左右挽著皇帝進房去,服侍他脫去鞋帽袍褂。
忽然在臂膀下面露出小印來,拿黃帶子終住在手臂上。
那蘭兒原是認識字,見印著“傳國玉璽”四個小篆字,不覺嚇了一跳,忙悄悄告訴母親。
竺氏急出門問崔總管時,他起初還不肯說,竺氏急了,說道 :“如今南方大亂,京城裡禁令森嚴,像這種來歷不明的客人,任你錢多,俺家中也不敢接待。
扶送他出去罷 !”崔總管才悄悄告訴她道 :“這實是當今 的萬歲爺,你母女好好伺候著,管叫你一世享福不盡呢 。
”竺氏聽了,心中又歡喜又害怕,回進房去,告訴女兒。
皇帝見了竺氏,便拉住不放她出房去。
皇帝連玩三天,兀自不肯回宮去。
被步統領衙門和九門提督知道了,忙派了三千御林軍,在張家圍牆外面把守著,打更吹號,通夜不息。
後來一班大臣也知道了,便趕到宣武門外來接駕。
張家院子里擠滿了王公大臣。
其中有一位侍讀學土杜受田,直闖進內院去,切實勸諫;還有一位御史沈葆楨,他上了一本參折,是參崔總管,說他不該引導皇上作狎邪游,請皇上交內務府立行杖斃。
誰知這位風流天子,一任你們如何勸諫著,他總是迷戀著這母女五人,不肯回宮去。
後來崔總管急了,悄悄去勸著皇帝說 :“皇上作速回宮去,這四位姑娘交給奴才,奴才能在三天以內把她們安頓到圓明園裡去。
那時皇上早晚臨幸著,有誰敢來說話?”皇帝聽了,忙搖著手說道 :“莫送她們到園裡去,那園子里醋罐子多呢!不能叫她們姊妹吃虧去。
”崔總管聽了,略思索了一會,磕著頭說 :“奴才又有一處極幽靜的地方,離圓明園不遠,送她姊妹四人去住下。
三天以內,待奴才安頓停當,便再請皇上去團聚。
現在務求皇上先回宮去,皇上倘再不回宮去,奴才的腦袋便不保了 !”皇帝看他求得可憐,便答應回宮去,外面擺齊鑾駕。
皇帝臨走的時候還依依不捨,和她們姊妹四人分別著出來;外面文武百官接著,擁上鑾輿。
皇帝忽然想起一句話來,忙喚崔總管到鑾輿跟前,低低地吩咐他道 :“你安頓她姊妹四人,卻也不要忘了那竺氏,她也是一個妙人兒呢 !”說著,哈哈大笑。
三十二個人抬著一肩鑾輿回宮去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