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說那班做庫兵的,都是世代傳下來的專門職業。
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便要找尋那有大雞巴的人,常常雞姦;再用雞蛋塗著油麻塞進肛門去打練,再慢慢換用鴨蛋鵝蛋,又換用鐵彈,練到肛門中能塞十兩重的鐵彈十顆,便算成功了。
那平常庫兵的本領只能塞到六七粒。
因此那班庫兵到年老時候,都害脫肛痔漏等病的,他們辛辛苦苦做著這偷盜的事體;那做戶部尚書的,卻安享著他們的孝敬。
那時他們參去了一個覺麟,接著又參去一個滿人大學士譽德;因他是穆彰阿的親家,這時牆倒眾人推,凡是穆彰阿的親戚故舊便是沒罪的,也是有罪,何況那譽德原是個貪官,御史便參他某年盤查六庫的時候犯了偷盜庫寶的罪。
什麼叫六庫?那六庫便在大和門的左面,原是明朝遺留下來的,有金庫、銀庫、古玩庫、皮張庫、衣服庫、葯庫。
裡面藏的也有十分珍貴的東西。
不說別樣,單說衣服庫里,有一頂明朝皇後用的珍珠帳,寬長有八尺,全是用珍珠穿成的,四圍用紅綠寶石鑲邊。
那珍珠小的和綠豆一般,大的竟和桂圓一般。
只因年月太久了,那線索都枯斷了,每一次盤查,便有許多珍珠落下來。
那班司員假裝做拾起來用紙裹著,封著,加上印,貼著籤條。
實在那紙裹裡面都換成假的了,那真的早落入司員們的腰包了。
裡面還有明朝妃嬪穿的繡鞋十多箱,弓鞋瘦小, 鞋尖兒上嵌著明珠;那珠子都是十分名貴的,早已換上假的了。
還有皮張庫,都換上沒有毛的皮板,好的皮毛也早被司員們偷去。
這都是歷來盤查大臣和司員們作弊的結果,如今便統統把罪名推在譽德一人身上,鬧得譽德因此丟了官,抄了家,還充軍到黑龍江去。
那時,凡是穆彰阿的同黨,都被參的參,革的革,趕得乾乾淨淨。
咸豐帝初登大寶,十分注意整頓朝綱。
宮裡一位孝貞皇后也十分勤儉端正,管教著許多妃嬪。
咸豐帝的皇后原是穆彰阿的女兒,在正宮不多幾年便死了。
孝貞后姓鈕鈷祿,原是貴妃,因她容貌美麗,舉動端莊,咸豐帝十分寵愛;那穆后死了以後,便把鈕鈷祿妃升做皇后,宮中都稱她東后。
這位東后十分儉樸,平日在宮裡總穿布衣,那簾幕幃帳都不繡花的。
她生平最恨用洋貨,說它好看不中用。
自己穿的繡鞋和妃嬪穿的,都督率著宮女們做;自己每年必親自做一雙皇帝的鞋子。
外面有進貢來的衣服首飾,她都叫宮女拿出去退還。
常對一班妃嬪說道 :“臣子多一分貢獻,便是百姓多費一分錢財;倘然收了他們的貢獻,便是暗暗地教他們做貪官去。
因此,萬萬收不得 。
”孝貞后一舉一動都識禮節,她在大熱天氣從不肯赤身露體,便是洗澡,也不要人伺候;她每一次見皇上,總是穿著禮服。
她最恨的是輕狂的樣兒。
有一個榮妃,身材嬌小,十分俊俏,她穿著空心靴底,刻著梅花瓣兒,裡面裝著香粉;走一步,那梅花粉印兒便印在地上。
孝貞后見了大怒,說她有意勾引皇帝,立刻把榮妃傳來,打了一頓,去關在冷宮裡。
咸豐帝原也是愛風流的,見這皇后如此嚴正,卻也十分敬重,便取她一個綽號,喚她“女聖人 ”。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十一回昏燈哀語慈后逝世 香鉤情眼盪子銷魂 卻說咸豐時候,清宮裡還有一位孝穆皇太后也是十分賢德的。
這孝穆太后原是道光帝的寵妃。
那時因靜妃長得標緻,雖召幸靜妃的時候多,但靜妃常常仗著皇帝的寵幸,十分驕傲,總沒有孝穆后性情溫柔,心地慈悲。
有什麼正經事,都去和孝穆后商量;去靜妃那裡,不過玩笑取樂罷了。
那時,道光皇后被皇太后謀死,丟下四皇子孤苦零丁,道光帝便把四皇子托給孝穆后,吩咐她好生撫養。
凡是四皇子的冷暖饑飽,孝穆后時時在意。
孝穆后原有兒子的,便是那六皇子奕訢;但是孝穆后看待四皇子勝過自己親生兒子,她說 :“四皇子是沒有母親的孤兒,原該多疼他些 。
”因此四皇子也十分依戀這孝穆后,平日總喚她媽媽。
道光帝要立太子,也曾私地里和孝穆后商量過。
道光平日很愛六皇子,因他精明強幹,性格和自己相像;後來聽了四皇子幾句仁慈的話,心裡便打不定主意,回宮來和孝穆后商量。
孝穆后這時一味要得到好名氣,便竭力保舉四皇子。
道光皇帝卻有定六皇子的意思,孝穆后再三推辭說 :“這是萬萬使不得的!不說別的,那四皇子原是正宮生的,也強過她兄弟萬倍 。
”道光帝聽了孝穆的話,便立四皇子做太子,從此心裡越發敬重她。
道光帝臨死的時候,把這孝穆妃再三托給咸豐帝。
咸豐即了位,知道自己是皇位是全靠孝穆幫的忙,便立刻晉封孝穆做皇太后,請她住在慈寧宮裡,自己天天去叩問聖安,像對待自己親生母親一般。
又封六皇子做恭忠親王。
清宮裡規矩是,父皇死了,除做太子的以外,別的皇子不許進宮來;獨有咸豐帝格外開恩,准許恭忠親王隨時進宮謁見太后。
因此他母子二人十分感激咸豐帝。
但是後來孝穆皇太後年紀老了,慢慢地後悔起來,想到親生兒子遠隔在宮外,自己年紀又老了,倘然早晚有個不測,也沒一個送終的親人,那時悔不把他立做太子。
想在這裡,便十分怨恨著咸豐帝,每逢咸豐帝朝見的時候,總不給他好臉色看;咸豐帝常挨罵,卻仍是和顏悅色地孝敬著皇太后。
後來皇太后病重,恭忠親王雖常進宮來問候,但終因宮禁森嚴,不能夠在宮中住宿,只有咸豐帝卻早晚在皇太后病慶前料理湯藥,常常和孝貞皇后兩人輪班看守著。
有一天,太后從睡夢裡醒來,天色已晚,只見床前有一個人坐著,他錯認做是奕訢,便伸手過去拉住他的手,說道 :“我的兒,你母親早晚便要去世了;受當今皇上孝養了八年,便死了也值得。
只恨當年先皇立太子的時候,被我再三辭去,這個念頭一錯,便害了我兒從此低頭在別人手下過日子 。
”太后說著,便灑下淚來。
誰知那床前坐的並不是恭忠親王而是咸豐皇帝,皇帝聽了,非但不惱,反勸太后好好養病,不可胡思亂想。
那太后忽然清醒過來,知道說錯了話,心中萬分懊悔,一陣咳嗽,痰湧上來,便死去了。
咸豐帝依舊十分敬重太后,當時下詔發喪,行著太后的喪禮,始終拿好心看待恭忠親王;親王也十分忠心辦理國家的事體。
這時南方洪秀全正鬧得厲害,在永安地方建立太平天國。
咸豐帝下詔,先重新起用林則徐,帶兵到廣西剿匪。
林則徐到得潮州,便一病身亡。
皇帝只好下詔派向榮、張必祿兩人帶兵 堵截。
那太平天國的兵馬十分活躍,避開向、張兩人去打得桂平、貴武、宣平一帶州縣,又取得泉州。
朝廷見官兵人馬單薄,便委兩江總督李星沅,會同大學士塞尚阿、率領都統巴清、副都統洪阿,帶著京中精兵去圍攻泉州,打退了楊秀清。
誰知太平軍見西面不能得手,須轉身東向,打進湖南地界去,得了全州,又得道州。
接連著得桂陽、郴州,渡河奪得安紅、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