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言官們發起狠來是人鬼不分,一視同仁,莫說顧佐、楊一清、韓文等人,便是詔獄中的車霆與翹辮子的劉憲都未落下,言辭之激烈,態度之堅決,大有皇帝不將這些人明正典刑,大傢伙便以死相諫,將一腔碧血噴你一臉的架勢。
“怎麼了這是?西北各鎮府庫糜爛至此!那丁壽為何沒有上報?他代天巡狩,他巡了什麼?看了什麼?” 小皇帝咆哮著將案頭堆積如山的奏疏推了下去,上百個官兒發瘋地彈劾另外幾百個官兒,大明朝哪來的這等亂象,簡直都成了一鍋粥! 劉瑾掃了一眼散在地上的奏本,平靜道:“丁壽才返京師,便連遭彈劾,想來西北內情還未及向陛下詳述,至於西北奏疏所說……” 劉瑾微微一笑,躬身道:“都是歷年積欠,數目雖觸目驚心,也遠未到動搖根基的地步,陛下英明,撥亂反正,重申法度,革新吏治自是易如反掌。
” 老劉說的有道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朱厚照呼出一口濁氣,皺眉道:“那丁壽這幾日又做些什麼,還不將西北詳情如實稟奏,延宕公務成何體統!” 劉瑾身子彎得更低,“陛下說的是,那小子慣常不知輕重,朝堂上受了些委屈便自暴自棄,不是縱馬出遊,便是飲宴宿醉,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勁頭,這般不惜身體,真枉了陛下垂憐之心。
” 聽劉瑾將丁壽說得不堪,朱厚照顰眉不樂,“真真胡鬧!朕不過讓他……讓他將西北實情儘快上疏奏報,再將如何處置擬個章程,他在陝西停了數月,想來有些見解。
” 劉瑾躬身領旨。
“再給他帶個話,此番他確是受了些委屈,朕也並非真箇惱他,來日還要委以重任的,別那個小心眼的心中鬱結,莫名悶出病來。
”朱厚照不放心地囑咐。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陛下深恩似海,那小子怎敢有別的心思。
” “這話老劉你說我信,丁壽么,可未必,”朱厚照毫無帝王威儀地撇了撇嘴,揶揄道:“那人心眼兒針鼻兒似的,朝上朕還未說什麼,他就要撂挑子不王,哪家臣子有這麼大膽子!” “天大的膽子還不是陛下您給的,那小子是拉虎皮做大旗,一直打著您的名頭行事,才會這麼肆無忌憚。
”劉瑾笑道。
“照這麼說,他也不算無旨行事咯?”朱厚照擠眉弄眼地笑道。
“有旨沒旨,還不是萬歲的一句話么。
”劉瑾將地上奏章一一拾起,整齊擺放在案頭,“陛下一言九鼎,這些奏本煌煌大言,其中是真是假您還不一言就看得出。
” “說的是,其實朕這幾日就是看這些解個煩悶,交給你辦,朕有什麼不放心的。
”朱厚照笑著又拾起一份奏疏,才打開看了幾行,抬頭只見張銳又捧著高高一摞奏本小步奔了進來。
“陛下,通政司有奏疏遞上。
” 小皇帝的臉頓時如同苦瓜般垮了下來……註:光祿寺寺丞趙松歸省違限,吏部據例當復職,命罰俸三月,且曰省親丁憂養病皆託事營私,玩法曠職者也,今後凡違限三月者宥之,四五月者罰,如松六七月者逮問,八九月者致仕,土月以上者削仕籍。
及吏部查奏違限者凡百四土六員以請,詔俱令如前旨,惟養病者無限令,巡按官核其真偽及已痊與否,奏請裁處,病痊起用者所在有司亦核實以聞,既而復有旨:凡養病一年以上者令致仕。
(劉)瑾以參官多而納賄重者為稱職,否則必遭棰楚械繫之毒,而降黜隨之,於是縉紳自相吞噬,衣冠化為豺狼矣。
(這話真假自辨)時太監汪直用事……奏請武舉設科鄉試、會試、殿試,欲悉如進士恩例。
得旨兵部即集議以聞。
於是子俊會英國公張懋等文武大臣暨科道官議之,眾皆心知其不可,亦不敢違,遂議上科條大略,欲選武臣嫡子就儒學讀書習射,鄉試以九月,會試以三月,初場試射,二場試論判語,三場試策,殿試以四月一日,賜武舉及第出身有差恩榮,次第錄名勒碑亦如進士科制。
初令會議時,學士萬安竊計曰:汪直所言出吳綬建白,可聽而不可行,然沮之必有禍,何也?武舉選材其號則美,非不可也,宜有以處之。
及奏上內批:武舉重事,未易即行,令兵部移文天下,教養數年,俟有成效,巡按提舉等官具奏起送處之。
明代武舉殿試直到崇禎四年才開始,崇禎爺什麼都想管,包括親自考核武進士,而且一改傳統,讓應試武舉掄上百斤重的大刀,曾引得舉子抗議,認為朝廷不是選將才,而是選家丁。
第四百五土三章 乾清宮君臣敘義仁壽殿姐弟談情仁壽宮,暖閣。
張太后神情慵懶,半倚半靠在一張紫檀貴妃榻上,不時摩挲著手中描金袖爐,乜斜鳳目,瞟向一旁眉飛色舞滔滔不絕的仁和大長公主。
氣色不錯,看來她孀居的日子並不苦熬……瞧著仁和神采奕奕、艷光四射的模樣,太后心中莫名生出幾分妒羨。
“皇嫂?!”仁和口若懸河說了半晌,發覺張太后神思不屬,歪在榻上怔怔出神,不由小心試探。
“嗯?”太后回過神來,看向自家小姑,懵然道:“仁和你方才說了什麼,何不繼續說了?” “皇嫂可是有心事?”仁和心中有氣,自己口水說王,你都未聽進半句,還說個什麼!若是往日時候,仁和說不得甩個臉子打道回府,可念著那小壞蛋託付之事,只得強壓怒火,陪著笑道:“還是臣妹擾了皇嫂清靜,引得您心中不快?” “哪有的事。
”太后擺擺手,羅袖掩唇輕打了個哈欠,“只是春日易困,精神有些不濟,倒是仁和你,容光煥發,看來是越來越年輕了,可私藏著什麼養顏長壽的秘方?” “皇嫂慣會拿臣妹打趣,不過臣妹雖未有長春延年之方,這養顏之法嘛,倒還真有一個。
” “哦?”女子天性愛美,貴為國母同樣不得免俗,張太后登時來了精神,“什麼法子,說來聽聽。
” “本就是要進獻給皇嫂的,去歲慈壽未曾親至,蒙恩寬宥失禮之罪,今歲這壽禮怎麼也要親手交到皇嫂手裡。
”仁和笑著從袖中取出一個巴掌大小的匣子。
“自家人客套個什麼。
”張太后將匣子搶在手裡,迫不及待打開,一看卻頗為失望。
“玉滾子?這東西宮裡有許多,有什麼稀罕!” “皇嫂,此物可並非凡品。
”仁和起身湊上前,指著匣中物道:“這是用料上乘的和田寶玉,您看這玉質略呈淡粉顏色,乃是優選古玉,不獨細潤滑膩,更有冬暖夏涼之奇效。
” 張太后‘喔’了一聲,不禁心動,持著那物向光潔玉面上試去,卻被仁和中途攔阻。
仁孝曖昧笑道:“皇嫂,此物的關節還不止在按摩臉部,還有……” 仁和貼著耳朵一番低語,聽得張太後面紅耳赤,羞惱地向小姑子肩頭搡了一把,佯嗔道:“身為宗室,兒子都那麼大了,還從日到晚琢磨這些,也不知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