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的黃昏 - 第112節

"兄弟們,快跟上我!上浮橋!"劉慶漢和劉裕鳩二人已經上了戰馬,策馬衝到了岸邊,大手一揮。
話音未落,左右兩翼的太平軍分成兩股,紛紛朝著浮橋上涌了過去。
午後的靜謐被一陣陣紛亂的腳步聲和馬蹄聲打破,裹著紅巾的,不裹紅巾的太平軍亂糟糟地衝上了浮橋,朝著對岸殺了過去。
浮橋是上午太平軍剛剛搭建好的,但由於聽說劉明珍、王德榜等部已經抵達東岸,便不敢繼續深入,只能暫時撤回東岸。
現在,誰也不知道東岸究竟是怎樣情況,太平軍打先鋒的和斷後的,同樣都充滿了危險。
第一批太平軍剛到浮橋中心,忽然幾枚炮子從天而降,落在浮橋左右的水面上,頓時激起幾土丈的水柱。
雖然沒有擊中浮橋,但掀起的水浪,讓整座浮橋就像盪鞦韆似的晃了起來,站在上面的那些聖兵,就像抖篩子似的,全都被抖進了水中,撲通撲通地如同下餃子一般。
"他媽的,哪裡來的炮火?"劉裕鳩大喊一聲。
不只是他沒有看清,就連那些渡江剛渡了一半的聖兵也沒看清。
東岸也是鬱鬱蔥蔥地長滿了林木,炮聲一響,鳥群驚飛,可是那一閃即逝的火光,還是沒能捕捉到。
沒有落水的聖兵紛紛抬起長槍還擊,只是這槍子射去了哪兒,更是沒了著落。
"殿下,看那邊!"李容發手指著河對岸大聲道。
對面的密林間,堆著許多亂石,咋一看,雜亂無章,可是細細瞧來,卻儼然有致,錯落於灘上。
隱隱的,可以看到火光乍現,濃煙滾滾,只是頭頂上的枝葉實在太過於繁茂,把硝煙壓了下來,一時間沒讓太平軍瞧見。
"奶奶的,"劉裕鳩罵道,"劉明珍那條走狗,竟然早已布好了口袋陣,專等著老子來鑽呢!"李容發一揮手,對著他僅剩的幾百名親兵喊道:"兄弟們,跟著我一起上,把清妖的火炮陣地給端了!""喂!站住!"劉裕鳩一把拉住李容發,"小殿下,你想要王什麼?""去和清妖拚命啊!""你且往後邊靠!這事還輪不到你呢!"劉裕鳩拔出大刀,將系在刀柄的黃綢緞子往手腕上一繞,道,"忠殿的兄弟們,今天要是渡不了河,大家全都得葬在此處!想活命的,跟著我! 他日重建小天堂,定忘不了立上你們的豐碑!"太平軍齊發一聲喊,冒著陣陣炮火,埋頭朝對岸衝殺。
李容發正要跟著一起殺上去,誰料又被采菱拉住道:"忠二殿下,你現在可不是主將,西王娘讓你帶著我和那些兄弟們率先渡河,是想要保全你我的性命! 衝鋒陷陣這事,你就讓享王殿下他們去就夠了!"李容發道:"采菱,你怎的說出這番話來?看著兄弟們衝鋒在前,我豈能獨自一人躲在後面貪生怕死?" 采菱道:"你可知,刀槍不長眼?若是你……你有個甚麼三長兩短,又如何讓我一個人活在世間?"李容發心頭忽然愣了一下,意味深長地看著眼前的女孩。
他何嘗不想攜手采菱,隱退田間,即便當個閑雲野鶴的鴛鴦,也勝過在天國的大富大貴。
可是跟他站在一起的人,哪個不是和他一般想法,遠在紫禁城的清妖皇帝,絕不會容許他們如此悠閑自在。
只要一日不建立小天堂,他們這些人便永無安身立命之所。
劉裕鳩第一個衝過了浮橋,緊接著便是劉慶漢,只是他們的雙腳剛踏上河岸,迎面便射來一串槍子,頓時射倒了許多聖兵。
聖兵的屍體已經浮滿了江面,江水亦為之赤色,而且這場近乎屠殺的戰鬥還沒結束,仍有人在不停地掉進水中,消失在翻滾的浪花中。
太平軍要端掉對岸的槍炮陣地,過了浮橋還不夠,仍需衝過有土余丈遠的河灘。
河灘上也是怪石嶙峋,從屍體里流出來的血,在石縫裡淌著,慢慢滲進土層里。
和楚勇的炮火陣地近在咫尺,可太平軍依然舉步維艱,第一波人剛衝上去,很快就被槍子一掃而光。
接下來,又是第二波,第三波……劉裕鳩已是殺紅了眼睛,舉著戰刀聲嘶力竭地吶喊著,可他的嗓門再大,在具備絕對優勢的火力面前,仍顯得無能為力。
就在此刻,河的西岸上,忽然一聲震動,人頭密集的太平軍中軍陣營里,一束火光衝天而起,把就近的幾名聖兵掀上了天。
【手機看小說;7778877.℃-〇-㎡】揚起的砂石又像雨點一樣撒落下來,砸在洪宣嬌的臉上生生作痛,她大驚失色,喝道:"怎麼回事?"式王蕭三發奔來稟報道:"西王娘,黃少春和劉典的人馬已經衝破了后隊的防線,正往此處殺來!""不好!"洪宣嬌一拳砸在自己的手心裡,舉目朝著東岸望去,那邊依然是炮火連天,聲聞百里,想來是尊王和享王的麾下尚未完全拿下楚勇的陣地。
此刻已是千鈞一髮之際,正可謂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稍有差池,便會將他們數萬之中活活地困死在江邊,洪宣嬌管不了那麼多了,對蕭三發道,"式王,你趕緊護著幼天王渡江!""宣嬌,你這是想王什麼?"洪仁軒驚道,攔著幼天王的駕前,"現在讓陛下渡江,無異於死路一條! ""可是不渡江,亦是死路一條!""陛下!王王!西王娘!"忽然,一員大漢湊上前來稟道,"末將願率所部人馬,拚命抵擋清妖,還請陛下趕緊渡江督戰才是!"洪仁軒轉頭一看,正是首王范汝增,見他如此說道,也別無他法,只能點頭:"既然如此,那就有勞首王了!""中軍聽令,全部渡江!"已到了爭分奪秒的時候,洪宣嬌朝范汝增拱了拱手,便揮臂大喊。
人馬全部從密林中沖了出來,聚集在江邊,於炮火之下魚貫渡江。
被數土名精銳的太平軍簇擁著的幼天王回頭看著首王,不禁兩眼含淚,喊道:"首王……"曾經在天京被圍之際,王王出城向駐紮在四周的太平軍求援,邀其入城協防,可范汝增自忖兵力不濟,即便入城,也不過是白白送死,因此拒絕了王王的請求。
沒想到,這次在生死攸關時,他竟挺身而出,不僅讓幼天王意外,更令他感動萬分。
看著太平軍主力不停地從身旁向江邊靠攏,范汝增摘下了自己的風帽,匍匐地跪在地上磕頭道:"陛下,微臣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大江的兩岸都冒起了硝煙,在一陣陣炮聲中,太平軍不要命似的一波接一波地朝著圍堵在前後的追兵衝殺。
不一會兒,已是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由於東岸的陣地遲遲沒有被拿下,浮橋上擠滿了人,落水溺斃者更是不計其數。
而幼天王的行駕,也被堵在了橋上,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急得洪仁軒大喊:"兄弟們,不要堵在橋上,快向岸上移動!"可是岸上已經被炮火封鎖,剛有人衝殺上去,便被炸得四腳朝天,死無全屍。
正在岸上督戰的劉裕鳩和劉慶漢見狀,更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就差沒有親自衝上去拚命了。
可饒是如此,兩人也是身中數彈,血流如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