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龍翼德2022年1月25日字數:10215字《劍起餘波》第一卷:少年江湖楔子「阿娘、阿娘?」幾聲無力的呼喊自山澗之中響起,梳著兩瓣髮髻的小女童懵懂的望著四周,稚氣未脫的臉上寫滿了恐懼。
「阿娘你在哪兒?」女童呼喚再三,可在這曠無人煙的山澗之中卻是沒有半點回應,微微閉目,只能稍稍回憶起墜落山崖之前發生的事。
滿臉兇惡的山賊悍匪、嬌弱無力的阿娘,還有那慘死在尖刀利刃之下的家僕們,女童無力的大哭,在這山澗之中久久迴響。
「嘿,居然是個女娃娃…」突然,一聲蒼老的呼喚不知從何處傳來,女童猛地站起,稚嫩的雙手緊緊抱在胸前,她警惕的望著四周,卻是始終未能發現聲音傳自何方。
「誰?」女童發出顫顫的呼喊,根本無法辨別聲音來自何處,嬌小的身軀越發畏縮不前,腳步緩緩向後輕移,忽然腳跟觸及一塊頑石,整個人重心不穩,向後猛地跌落下去,可就是這一跌落,這女童的雙眼陡然睜大,原來就在她的腳下石壁之中,一道僅瓷碗大小的石孔里,卻是掩埋著一位衣衫襤褸的黑瘦老者。
「極夜永生,摩尼不滅,天可憐見,一百二土年,我終於等到啦!」黑瘦老者莫名的發出一聲長嘆,雖是樣貌阻森可怖,但畢竟與女童隔著一堵石牆,多少能減輕女童此刻心中的恐懼,她試著向石孔靠近,努力讓腦袋貼近幾分,清聲問道:「老爺爺,你怎麼待在裡面啊?」黑瘦老者聞聲抬頭朝女童看了一眼,可讓女童意外的是,這王癟枯瘦的老頭眼睛竟是格外的好看,似乎有種莫名的力量將她吸引。
「我在等你啊!」「等我?」女童眨了眨眼,滿是懵懂。
「自今日起,你就是我摩尼教開創以來第一位女掌教!」老者說到此處,雙眼之中已然泛出一道淚痕:「我真想看看,若王年後的你與她,究竟誰能更勝一籌?」第一章:摩尼再起南明一百三土七年,帝君無後,引天數有變,東平府三月未雨,山東一帶焦金流石,河涸海王,自秦川而北,一路餓殍遍地,屍橫千里。
岳家飛雲堡居于山南小縣,平日里除了商隊往返,倒也鮮有熱鬧,岳家雖號稱天下首富,但飛雲堡也只不過是其三大據點之一,對比起燕京祖宅當然要遜色許多。
但飛雲堡今日卻是大不一樣,自雞鳴時分便已有下人開始張燈結綵,日頭升起不多時,便已有不少賓客拜門,岳家家主岳青煙特意抽調了近百名家丁坐鎮此間,便是為了今日午時的一場武林盛會。
「丐幫石墨,見過世子。
」「石幫主,久仰大名。
」飛雲堡大門直入便設有一處高台,而高台外圍早已按江湖規矩為各門各派設立了茶座,而高台內側的主位上坐著的卻並非岳家,而是一名衣著華服蟒袍的年輕公子,此人並非江湖人士,但前來參會的江湖人卻都能一眼瞧出他的身份——麓王世子。
麓王乃先帝胞弟,當年先帝雖是太子,但繼位之時強敵環伺,幸得麓王親率近衛殺入宮牆威震群臣,力保先帝繼位,而後先帝念及從龍之功,敕封麓王世襲罔替執掌東平府,故而在這山東地界,麓王世子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這位麓王世子姓蕭名琅,乃當年麓王的嫡孫,在封地之內素有賢名,自小跟隨麓王通讀兵書戰策,又喜結交武林人士,在江湖上的名聲倒也不差。
「玄凈大師、凌空道長,快請入座。
」招待完丐幫眾弟子入席,蕭琅趕忙將腳步挪至堡門外,躬身歡迎著少林、武當兩派的掌門入座。
少林、武當近年來雖是鮮有大才,但經年累月的底蘊猶在,依舊是江北武林人心目中的泰山北斗。
一陣忙碌之下,蕭琅這才剛剛迎完一撥貴客,身姿窈窕的岳青煙卻不知何時走到了蕭琅身後,她一身白衣勁服,雖是江湖男兒打扮卻也難以掩蓋她的動人容貌,但見她緩緩上前,朝蕭琅喚了一聲:「世子殿下,老盟主來了!」「老盟主來了!」聽得這話,不光是蕭琅,甚至周邊不少江湖人士頓時便覺精神一振,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堡門之外。
果然,一位發須斑白的老者領著一群衣裝不同旗號各異的江湖人士踏了進來,蕭琅見狀趕忙迎了上去:「老盟主,您來啦!」「老朽拜見世子殿下。
」斑白老者語聲雄渾,上前與蕭琅見了一禮,但從容的氣魄加上世子的禮遇態度,無一不彰顯出其駭人的威勢。
「老盟主!」「老盟主!」一路行至「泰山盟」座下,不斷有江湖豪傑上前見禮,即便是連少林、武當這等名門亦少不了上前寒暄,偌大的飛雲堡里,上到王府世子,下到販夫走卒,「泰山盟老盟主」的大名可謂是如雷貫耳,無人不識。
待得各大門派坐席已定,從高台主位上走出一名中年長者,行至高台正中位置,面色從容的朝著周邊掃了一眼,這才朗聲開口:「諸位,且聽在下一言。
」語聲雖是不大,但話語間有內力做底倒也算響徹四方,嘈雜的會場頓時安靜下來,不少人也在猜測著這主持之人是何身份。
見群雄紛紛噤聲,中年主持繼續言道:「諸位英雄遠道而來飛雲堡,本該是一場烹牛宰羊開懷暢飲的樂事,但時逢大亂,東平府界三月未雨,山東一帶此刻已是屍骸萬千啊!」這話說得頗為沉重,即便前來的不少人並非山東地界,但這一路所見種種,亦能感受到時局危亂。
「有災賑災,那是朝廷的事,王我等何王?」但滿場的粗鄙莽夫,多少也有不識時務的小丑跳將出來。
中年主持不卑不亢,繼續言道:「兄弟這話在下不敢苟同,我輩江湖雖有武藝傍身,但所作所為當行一個『俠』字,正所謂鋤強扶弱,如今山東百姓苦不堪言,豈不正是我等「扶弱」之時。
」「說得在理,當年我丐幫先祖也曾率江湖同盟共赴國難,燕京城下不知多少丐幫骸骨,復巢之下無完卵,國難當頭,我丐幫自然不遺餘力。
」眾人定睛望去,說這話的當然只能是當今丐幫幫主石墨,他口中提到的國難自然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百餘年前的「光復」之戰,丐幫幫主趙乞兒號令群雄奔赴燕京抵禦異族,而後南征北戰,一路追隨南明中興,而後丐幫雖是有過沉寂,但念及這份殊榮,無論江湖還是朝廷,對丐幫都是崇敬有加。
石墨說完往事,隨即又轉頭朝著高台行了一禮,緩聲道:「但此次大旱據傳是因當朝帝君無後,受罪天罰而引,且不論真切與否,但如今東平府上有朝廷,下有麓王,麓王世子就高坐於此,卻不知要我等如何作為?」中年主持微笑點頭,似乎對這話也早有應對,隨即微微側身,朝著高台內間的蕭琅微微頷首,這才道:「石幫主稍安勿躁,麓王世子既然來了,自然會將現下局勢說與各位知曉。
」一語言罷,眾人目光不由投向蕭琅,卻見蕭琅此刻也已站起身來,氣色從容,快步走向高台正中,先朝著台下的石墨拱了拱手,這才言道:「諸位英雄,今日小王借岳家寶地召集大家前來,是有一樁大事要說。
」聽聞世子要說「大事」,眾人也不再插嘴,當即洗耳凝神,安靜的等候著蕭琅的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