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有著前輩打下來的基礎,有著無數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們萬眾一心還追趕不上人家嗎?咱們要有恆心有毅力,哪怕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只要朝著這個目標去做,終有一天我們會超過其他國家。
”楊海濤大氣磅礴的話在飛機中一說出來,首先杜亮兩口子就鼓起掌來,坐在機場後方的那些警衛員,看向楊海濤的眼神也充滿的敬意。
這樣地領導才是真正的領導人啊!年輕充滿朝氣,而且有著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努力奮鬥的勇氣和毅力,楊海濤這十幾年來的工作無一不告訴全國人民,只要努力去干實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那麼成績就不會差。
全國那麼多年輕的幹部,那麼多有能力的幹部,為什麼就是楊海濤被首長看重,被賦予重擔,除開身份和楊靖地幫助,他本身的能力也是很大的關鍵,否則就算把他推到那個高位,他也坐不下去。
“楊書記說的好啊!我們站在偉人的肩膀上,還不能做出成績地話,那就太對不起革命先烈們了,當年主席和總理他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給我們打下了工業基礎和科技基礎,如果我們還無法在這樣好地基礎上干出成績,只怕今後就會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們要做好榜樣,激勵全國人民為了國家的富強而努力,不能因為經濟發展上來了,人民地錢袋都鼓起來了,就沉迷下去不思進取了!楊靖,你們這一代將會是國家的接班人啊!你們必須繼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地遺志,把咱們華夏建設的更好,讓咱們國家的人民衣食無憂,讓咱們的國土不受侵犯,使得我們華夏再一次屹立在世界之林,成為世界新的中心,這就是你們未來需要承擔起來的責任!”杜亮感慨的這麼一說后,楊海濤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隨著華夏的經濟發展步伐越邁越大,老百姓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再加上現在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一般家庭中就只有一個孩子,這也導致嬌生慣養的情況出現,年輕人的教育問題刻不容緩,杜亮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對現在外面孩子的情況比較清楚,因此才會關注現在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
“現在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確實是個關鍵,這個情況中央都引起了關注,前面幾年關於和平演變的事情,不就是學生主導的嗎?這些年輕人雖然有熱血,不過卻太不理智了,容易受到挑撥,當初要不是楊靖他們,只怕事情不會那麼簡單平息下去。
這次到燕京去,關於教育方面的事情,還得多多跟首長提一下,咱們不能只看重經濟建設,卻忽視了對孩子們的培養教育,否則就算我們國家發展的再好,後繼無人始終是空中樓閣,無法在世界上屹立下去!”楊海濤這麼一說后,杜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楊靖當然知道後世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的情況,聽到杜亮說的發人深省,自然知道他說的都是事實,如果這個問題不抓緊,十幾年後,華夏的孩子將會越來越難以管教,最終導致這些孩子沉迷於網路和遊戲,喪失艱苦樸素發憤圖強的精神傳承。
第六百七十九章 崇洋媚外的人不值得可惜進號不是第一次來燕京,機師到算是老馬識途,一情況,私人專機要前往首都,必須提前跟空管局遞交申請,當然前進號上有楊海濤這個高幹在,到不怕申請問題,東海滬東機場早就跟首都機場方面溝通了,沿途的雷達站捕捉到的信號自然而然被忽略了。
燕京的氣溫比起東海來,要冷了不少,眾人還好臨時加了衣服,下機后雖然感覺很冷,但是也不至於冷到感冒,整個燕京都被白雪覆蓋了,機場跑道上數輛鏟雪車趁著沒有飛機下降起飛的空隙,不斷在跑道上剷除積雪。
楊海濤來燕京的事情早就通報上來了,國家領導人出行可沒那麼簡單,到哪去都要提前通知,安保工作才好做,要知道到了他們那個級別的幹部,關係著的可是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出不得半分差錯。
以楊海濤的級別,到燕京也有專門的車輛供他乘坐,不過現在是過年,倒也不用搞得太特殊,李國良安排了軍區大院的車過來接他們,按照規一是要到楊明峰家過,初二才會到李國良家去,初三則可以到部分老幹部家以及其他政治局常委家逛逛。
反正楊靖他們預訂是初三晚上返回東海和安南,初四到東港去,因此行程比較緊張,晚上楊靖就想到首長家去拜年,順便把杜亮寫的報告遞交上去,反正首長的私人秘書跟楊靖關係特別好,到時候幫襯一下也就不會被鄭西言說了。
為了安全起見,眾人沒有乘坐小車,而是坐上了改裝地旅遊車,前後有軍區的越野吉普開道,中間是一輛掛著軍牌的旅遊車,這樣的裝備一般是國家領導出行的裝備,畢竟大車比小車要安全一些,而且改裝方面也比較好操作。
楊明峰和劉靜怡兩個老人早就在家裡等著楊靖他們了,昨晚楊海濤和楊靖都紛紛打了電話過來拜年,說好了中午在家裡吃飯的,因此兩位老人很是期待見見杜麗的家長,畢竟這次大家見面之後,也算是把親事定下來了,未來楊靖的發展也就更理想了。
杜麗的NY財團能夠從米國搬遷到台東,這就足以表明她的態度了,今後就算有人想拿這個事情做文章,也沒有借口了,畢竟NY財團如此龐大,杜麗都願意把總部搬遷到台東來,雖然台東目前還是一國兩制,不過杜麗這麼做,能夠讓很多人閉上嘴巴。
“爺爺,奶奶!你們怎麼站在門口啊!”楊靖和杜麗一下車,就看到楊明峰和劉靜怡兩個老人站在院子門口,正滿懷笑意對著楊靖他們笑,楊靖和杜麗今天穿著休閑服,真是郎才女貌令人眼前一亮,楊明峰見到自己地孫子和孫媳婦自然高興了。
隨著楊海濤和李芳兩口子下車,杜亮和黃文娟也跟著走了下來,看到前面站著地就是在東南省屹立數十年不倒的楊明峰老書記,杜亮再也保持不住穩重的神情,激動的有些不知所措,要知道楊明峰在東南省的影響力可是巨大地,杜亮只是一個小幹部,對這個傳說中的人物只有綿綿敬仰之情。
“你們就是杜麗地爸媽吧!歡迎你們來做客啊!快家裡面請。
外面冷!”劉靜怡笑著上前這麼一說后。
眾人這才紛紛走進了別墅。
家裡面有著暖氣。
一進門就感覺到一股熱氣湧來。
大家身上頓時一暖。
把外面地大衣脫下來掛在一架上后。
眾人這才走進大廳做了下來。
還好大廳上地沙發夠多。
平日里雖然來地客人少。
但是負責布置別墅地工作人員。
倒是考慮周到。
畢竟領導要召開什麼緊急會議。
或者有不少人來拜訪地話。
就沒坐地地方了。
因此客廳比較大。
沙發也比較多。
倒是不用擔心沒地方坐。
勤務員把新鮮地水果以及熱茶端了上來。
兩個老人在家裡平日里就是幾個勤務員照顧。
因此也沒把他們當成外人。
過年過節也留著她們在家裡幫忙。
眾人相互介紹了一下。
聊了一會後。
楊海濤開門見山地把杜亮搞地那個報告給說了出來。
楊明峰是老政治家了。
自然能夠幫著把把關。
待到楊明峰聽完杜亮地想法后。
高興地說道:“小杜。
你這個想法不錯啊!加強醫生和教師之間地交流學習這個確實不錯。
但是你們把目光僅僅局限在一個或者兩個行業上就有些小家子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