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仙欲 - 第980節

杜亮聽到楊靖地一陣打氣鼓勁。
心中也燃起了熊熊火焰。
雖說他已經年過50了。
但是一顆火熱地心卻從沒有停止跳動。
為國效力地理想還沒有熄滅。
男子漢大丈夫倒也敢作敢當。
當下點了點頭。
算是同意了楊靖地意見。
心中正在盤算著該如何寫這份報告。
“楊靖。
你干爺爺是誰啊?怎麼這個事情還要經過他?”黃文娟不經意地問了這麼一句。
本來楊靖一家就已經相當顯貴了。
沒想到這個事情。
還得讓楊靖跟他干爺爺提一下。
更誇張地是。
他干爺爺地一句話。
能夠在全國帶來影響。
杜亮聽到老婆的問話后,也看著楊靖,想知道能夠被楊靖認作干爺爺的人,到底是國家那一位領導,畢竟楊靖的爺爺是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外公是軍委副主席,父親是東海市委書記,每一個擺出來都不可小窺。
“我干爺爺?”楊靖看到黃文娟和杜亮都看著自己,不由的笑著問了問,只見他們兩人都點了點頭,一副很想知道的樣子,高海濱和姚二不由的笑了出來,“我干爺爺就是首長咯!”“什麼!首長是你干爺爺!”杜亮一聽,這位老人家竟然是楊靖的干爺爺,這可不得了,難怪楊海濤說讓楊靖把這個事情跟他干爺爺提一提了,只要他老人家發一句話,全國各地都得震動啊!“首長是我干爺爺有什麼奇怪地?伯父你可得把報告準備好啊!到時候我可得把你寫的報告親自交給首長批閱!”楊靖突然這麼一說,嚇得杜亮臉色都變了,神情中有激動、欣喜也有一分膽怯和害怕。
“爸,伯父只怕對於書面地寫作不太熟悉,我看可以麻煩鄧叔過來幫忙潤色一下,畢竟他可是東海有名的筆杆子!”楊靖在讓杜亮準備報告的時候,就已經在打鄧雲青的主意了,這個東海第一大秘,可是鼎鼎有名地筆杆子,寫出來的報告堪稱一絕,很是得領導喜歡。
而且現在被楊海濤下放到地方工作了,有著實際的領導經驗,更是能夠體味報告中的寫法,這個事情由鄧雲青來協助,一定不會差,楊海濤聽到楊靖地話后,笑著指了指楊靖說道:“我就知道你會打你鄧叔的注意,在下地方去了,我也得打電話提前預約啊!你可鄧叔最近脾氣可見長了!”楊靖聽到楊海濤的話后,笑著說道:“當領導的如果沒有脾氣,那還真沒什麼作為了,特別是基層領導,沒有魄力別想把事情做好!別看他只文人出生,又是你的大秘,這骨氣和傲氣可從來沒有減少過分毫!伯父這個計劃利國利民,我看鄧叔一定不會推遲,您給他打個電話吧!今天都28了,他也該回東海來過年了,讓老高安排車去接他,晚上咱們一起吃飯,順便說說這個事情!”聽到楊靖的話后,楊海濤拿出自己地手機,按下一個快捷鍵,直接撥給了鄧雲青,能夠在楊海濤手機上設定快捷鍵的電話,都是至親的人,鄧雲青跟了楊海濤不少年,兩人性格理念相近,一個是實幹驗證型,一個是理論輔佐型,東海有著今天的發展,確實有著鄧雲青的一分功勞。
電話很快接通了,鄧雲青此時剛好返回東海,聽到楊海濤地召喚后,顧不得回家,直接讓司機把他送到黃金海岸來,還好黃金海岸在東海越來越出名,又有專車道直接通往黃金海岸,倒也不難找。
一個小時之後,鄧雲青就風塵僕僕的趕到了楊靖的別墅,看到楊海濤和李芳后,連忙上前問好,等知道杜亮和黃文娟是楊靖未來地岳父岳母后,鄧雲青更是熱情的同他們打著招呼,楊靖可是人精似地人物,鄧雲青可喜歡的很,特別是看到杜麗如此靚麗動人後,更是對楊靖地眼光表示讚許。
杜麗的事情楊海濤沒有瞞鄧雲青,鄧雲青也是少數知道杜麗在國外身份的楊家嫡系之一,NYY財團實際擁有者,一個不弱於金輝國際的大型財團,這樣的背景和嫁妝確實值得楊家贊同,更別說杜麗長的國色天香萬中無一了。
“鄧叔,有個事情想麻煩您一下!”楊靖說著把之前杜亮提出來的交流學習詳細說了一下,並且說了一下楊海濤和李芳的建議,聽聞這個情況后,鄧雲青很是贊同的說道:“這可是好事情啊!沿海發達城市醫療教育條件確實比起中西部內陸城市要好很多。
而且教育思想以及醫療理念都有著快速的更新,相互交流學習,不僅能夠幫助中西部教育和醫療工作者儘快成長起來,也能夠讓沿海地區的專家學者詳細的了解我們內地的教育、醫療環境,儘快的出台教育補助基金以及進行醫療改革。
”鄧雲青在下面縣區確確實實管了實際工作后,對下面縣區的醫療和教育情況確實很著急。
讀書難,看病難,這是華夏目前最為緊要的兩難,雖然改革開放之後,老百姓的腰包的鼓了起來,生活條件都好了起來,但是讀書難這個問題並沒有改善,就是在211世紀,九年義務教育不收學雜費之後,教育難的問題都沒能很好的解決。
一個是師資條件的問題,一個是學校數量問題,211世紀華夏的經濟條件比起紀9代來說,有了極大的飛躍,但是因為人口的眾多,教育資源始終跟不上發展的需求,比如教育改革之後,小學初中的學費是減免了。
但是卻有一個限制條件,那就是孩子只能在戶口所在地就讀,而鄉鎮甚至縣城不少學校的教學條件都不行,送孩子去讀書,幾乎就是送孩子去玩樂,老師水平有限,根本就無法更好的培養學生。
再加上私立學校大挖特挖那些優秀的老師,直接導致公立學校師資力量降落下來,使得到頭來大夥還得到處拉關係,把孩子送到市區或者其他地市的好學校就讀,要不就送到所謂的貴族學校或者私立學校,繳納昂貴的學費。
與其說改善了讀書難的問題,不如說是加重的家長的負擔,特別是農村的孩子,願意留在鄉村的老師,可以說要能力沒能力,要水平沒水平,很少有好老師願意留在農村教學的,這也就直接導致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享受教學條件的差距拉大。
富人家的孩子和窮人家的孩子,接受到的教育就有了明顯的改變,導致華夏文化差距拉大,有錢的越有錢,貧窮的越貧窮,這是一個誤區,就如同後世搞的一個家電下鄉一般,為了改善農村老百姓的生活條件。
家電下鄉確實讓農民老百姓得到了實惠,隨著老百姓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下鄉產品越買越多,然後再冒出來一個階梯電價出台,這個效果簡直讓人徹底的無語了,哪怕農村電價比城市居民電價便宜,但是電價上漲這是一個整體的趨勢。
楊靖正是知道後世的一些弊端,所以才會提倡公辦學校以及醫院的專家相互交流學習,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教育工作者以及合格的醫生,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逐年進行改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以及醫療系統職工的工資這只是其一。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現在國內的情況比較樂觀,還不至於到211世紀那般田地,楊靖還有機會慢慢影響未來,再說楊海濤未來的發展幾乎已成定局,有了楊海濤在,楊靖對國家的影響以及政策的頒布有了進一步的加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