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聽到郭芳竟然離開了,頓時一愣,不是說要實習一年的嗎?怎麼就離開了,想著楊靖從身上拿出大哥大,直接撥打了王齊岳的電話,這個情況還得問問他才清楚。
沒有在這裡逗留,直接上了車,向著大院外面開去,大娘看著楊靖竟然能拿出大哥大,走的時候也不跟她打聲招呼,很是不爽的對著車呸了一聲,“拿著大哥大裝什麼大尾巴狼啊!誰還不知道你們這些有錢的就喜歡禍害小姑娘!”“喂!王局嗎?我是楊靖!”楊靖笑著聽到王齊岳那宏偉地問話聲。
把自己名字一說之後,王齊岳的聲音馬上變了個調。
“原來是楊靖啊!怎麼,到局裡找郭芳沒找著吧!她上個月就回學校去了,說是要回安南去工作,不願意留在燕京,我好說歹說,這丫頭就不願意啊!一心要走。
本來還說給她安排到市局來工作呢!”王齊岳一接到楊靖的電話,就知道肯定是找郭芳的,當下就把郭芳的情況說了一下。
“哦!想回安南啊!這也好,到那邊有她父親在,不會有事情,這大半年來還真是麻煩王局了,改天把傅書記請出來,咱們好好聚聚,也算是答謝你這段時間對郭芳的關照。
你看什麼時候有空?”楊靖笑著對王齊岳說道。
郭芳只要回了安南,那麼姚二肯定會收到消息,他們自然就會給自己打電話,而且自己也想著畢業以後到安南去工作,到時候撞一塊了,合著也方便。
“我這段時間都有空啊!就是不知道楊靖你和傅書記什麼時候有空哦!”王齊岳聽到楊靖說要請傅正寧一起出來吃飯,頓時笑著把皮球踢給楊靖,讓楊靖自己看著辦。
“我現在給傅書記打個電話,看看他什麼時候有空,可以的話。
我們今天就一起聚聚!”楊靖說著跟王齊岳隨意聊了兩聲就掛斷了電話,隨手打了個電話到傅正寧地大哥大上。
還好燕京市的領導都配有專用的大哥大,以免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
聯繫不到人。
這裡是首都,是天子腳下。
任何一點事情,都必須嚴肅處理。
免得出現什麼不良的後果,這個干係任何人都擔不起。
“傅書記。
我是楊靖!”楊靖等到電話接通后,笑著說道。
傅正寧剛到辦公室,正準備處理一下市委關於精簡幹部人事制度,簡化民眾辦事流程的計劃,沒想到這就接到了楊靖的電話,當下笑著說道:“是楊靖啊!我說怎麼早上起來喜鵲在我家門前叫喚,原來是你回燕京了。
”“看您說的這麼客氣,今晚不知道傅書記有空沒有?我想請您還有市局王局長一起吃頓便飯。
”楊靖跟傅正寧沒什麼好客氣的,他現在已經是楊系地一員了,最近市委副書記市長退了之後,馬上就會把他提拔上去。
傅正寧對這個情況也清楚了,因此打定主意加入楊系,這才對楊靖這麼熱情,他有今天大多都是靠著楊靖啊!認識楊靖之前,他還只是一個排名並不靠前的政法委書記,而現在不僅是分管黨群的書記,而且馬上就要入主市政府,成為燕京市市長,市內名副其實的第二號人物。
這麼大的變化,不正是楊靖和楊系帶給他的嗎?喝水不完挖井人,越是了解楊系的根底,對楊系和李系就越忠誠,楊明峰現在已經進入中央部委,主持計劃委員會的改組工作,這次下發的各級政府精簡幹部人員,簡化辦事流程的要求就是發改委下達地。
“楊靖請吃飯,哪怕我在國外也得趕回來啊!既然你剛從東港回,那就是客了,這個飯還得我請才是,要不晚上譚家廳見?”傅正寧知道楊靖喜歡吃譚家菜,於是說去譚家廳。
“說了我請就我請,難道我還請不起你們吃頓飯嗎?晚上我想請三哥出來,到時候大家一起見見面,今後你有什麼事情,直接跟三哥說就行了!”楊靖笑著對傅正寧說道。
“哦?你三哥?那我倒要認識一下了,晚上7點,譚家廳見!”傅正寧笑著掛斷電話之後,很是想了一下,楊靖什麼時候出了個三哥了?他大舅不就2個孩子嗎?小舅也是2個,不過年紀都還小,是楊靖的弟弟。
搖了搖頭不再想的傅正寧開始正視眼前這份新改組地發改委下發地文件來。
楊明峰在一個月前上調到中央部委,主持計劃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他地第一個任務,就是改組計劃委員會,成立新的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持全國地經濟發展和改革工作,由於首長公開表彰安南市的改革發展,讓全國各地向安南市學習。
因此發改委第一把火。
就是燒黨政幹部地,精簡幹部人數,這雖然只是六個字,但是其中包涵的意義可就大了去了,一個行政命令下來,代表著全國各地將會有超過數萬人的幹部被裁減下來。
這還是一般幹部,不包括辦事人員。
目前華夏各部門超編嚴重,辦事效率底下,各單位扯皮推責任的事情屢見不鮮,因此改革第一步並沒有放在國企,而是放在了事業單位。
簡化業務流程是建立在精簡幹部人數上面的,現在老百姓在政府單位辦事,往往需要跑數十個地方蓋章簽字,並不利於群眾,因此本著為大眾辦實事的原則。
儘可能的簡化辦事流程,以往辦個身份證,需要到社區或者村裡開證明。
然後到鄉鎮蓋章簽字,到當地派出所簽字,然後到縣局去辦理,不僅手續繁瑣,而且時間拖地相當久,甚至一度之間辦身份證都有了不同的檔次,普通辦證2個月內能夠辦好,加快的話1個月內。
特急的話一個禮拜,每一個級別都有不同的價格。
同樣是給老百姓辦事情,不僅多了這麼多手續。
而且價格也不相同。
這樣的事情華夏實在太多太多了,不精簡辦事流程。
不精簡幹部和辦事人員的人數,這些單位用得著這麼搞創收嗎?再說國家企業單位和地方事業單位扯皮的事情也數不勝數。
國營企業一般不跟地方有瓜葛,屬於垂直管理。
但是因為用地在地方,必須要跟地方政府搞好關係,因此一些事業單位就能橫向影響到企業單位。
不少事業單位的領導,把子女或者親屬,安排到這些國企去上班,在待遇上面,不少國企地待遇比事業單位要好很多,因此這些本地幹部,都願意用職務之便,把親屬安排過去,這樣的事情,也必須要查處。
僅僅是養這些關係戶,就讓國企承擔了一筆巨大的費用,而且當地政府人員超編多了,逢年過節就會到企業單位去化緣,這樣的事情經常被反應上來,但是因為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分屬不同,很多地方企業又確實需要事業單位配合,因此都不了了之了。
現在楊明峰一上台,馬上就拿這些人開刀,不得不說確實燒的有些旺了,如果真正執行下去,只怕全國各地企事業單位精簡下來的人員都有數十萬。
大量地方企業和國企超編是普遍現象,一個定員200人的小廠,他都能給你超編到400人。
這絕不是誇大,超編是一個現實問題,不僅現在超編嚴重,就是十幾年後,各級政府同樣超編嚴重,一個享受國家正規財政工資的事業單位,在編人數僅僅十幾人,可是真正的工作人員卻能夠有6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