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親相奸之系列 - 第648節

看著各路斥侯匯聚來的情報,嚴珍麒已經在地圖上大致策劃出王子安所部的位置。
「大帥,目前來看,王子安是吃定我們不敢跟他糾纏,為了防止被各路勤王之兵包圍,肯定會選擇撤退,他是擺出的陽謀架子,卻在耍陰謀啊!」神農鶴指著地圖道:「他擺出的態勢是要與我們硬碰硬的來一仗,可實際上,都是在乾打雷不下雨,只是為了出動靜。
若真想與我們在湖南谷地決戰,他就該在南路派出主力,可他卻是將主力握在自己手裡,並且是從中路來闖關的。
」「可他們剩下的軍隊呢?」甄煥章忽然說道:「王子安通過瞞天過海的擴軍,手中應該也有二十萬到二十五萬的兵力,他剩下的兵力在哪裡?莫不是想等我們跟他交戰時,突然殺出來,打個措手不及?」「他剩下的兵力應該去了江北!」嚴珍麒指著盪魂江北岸,一劃,道:「朱雀湖北岸一定有其伏兵!」「何以見得?」甄煥章看了半天,說道:「我們若是不過江,則那些伏兵沒有任何作用,他單兵與麒麟軍相抗已經不足,兵力上又處劣勢,如何會多此一舉的分散兵力?琪琪莫非是過慮了吧?」聽他又叫自己琪琪,嚴珍麒固然皺了一下眉頭,連一旁的神農鶴也是如此,但他並沒有多說話。
「哼,且不說我們本來就打算北上,直擊京師,就是現在,我們面臨防守了,若是在與他的兵馬交戰之時,那些伏兵從後面渡江偷襲,豈不是更加會讓我措手不及?」嚴珍麒道:「王子安是打算做出與我決一死戰的聲勢,吸引各路勤王兵馬匯聚。
而我若與他交戰,則其無論聲勢最大的南路,還是兵力最強的中路,都會儘可能的拖延時間,以消磨我軍銳氣!」「與我軍光明正大的決戰,無論勝敗,他的名望都會更上一層樓!除非司天鳳或司青鳳率軍來攻,否則,等各路大軍會齊時,這統帥一職非他王子安莫屬!」神農鶴輕搖蒲扇,有些鄙夷的說道:「王子安好歹也是個大將軍,卻如此卑鄙,想藉此來擴大兵權,他要做的不是那冠冕堂皇的,所謂保境安民之職責,而是取我們而代之啊!」甄煥章想了一下,也明白了一些,說道:「他要立地為王!而且還是能名正言順的,統帥江南半壁之地!」忽然,甄煥章說道:「琪琪,若我們就是直接後撤,不與之糾纏,直接回玉州,華州如何?這樣一來,則王子安再想佔據這些土地已經沒有了借口,而各地勤王之兵即便是來了,也不會讓王子安如願!」「你以為王子安真就是那麼在乎名聲?」嚴珍麒不屑的說道:「這麼多年,他一直被四面勢力包圍著,想大展宏圖,卻總有牽絆。
如今遇到這麼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會放過?」「聽聞當年司天鳳也是看出他本事是有的,可卻是個不甘寂寞之人,才將他保舉到東南來為將。
本意是保全他,讓他施展自己,又有重兵包圍,使其不敢有絲毫妄動!可他還是忍不住,還是要藉機起事!」甄煥章嘆息道:「可惜他找錯了對手!」「傳令!原有各地守軍不動,麒麟軍前部十萬即刻南下,與王子安部決戰!護麟衛隨戶中軍,即刻也向南進發!」嚴珍麒按著帥案上的地圖,說道:「既然王子安要用假陽謀,那本帥就給他來個假陰謀!」甄煥章看著地圖,微微點頭,他已經明白嚴珍麒的意思了。
而甄煥章則還是愁眉不展的,不明所以。
可他卻不知道,自己已經不止一次在鬼門關上走過,而要送他下地獄的,恰恰是這個讓他魂牽夢繞幾十年的「琪琪」!在司青鳳親兵的護送下,張奇峰等順利追上司天鳳,並很快與海明珠會合。
當看到一身戎裝,騎著獨角獸,手持鳳翅鎦金鎲,威風凜凜如神將般的張奇巒時,張奇峰心中激動,難以抑制。
而張奇巒看見張奇峰安然無恙,也興沖沖地將兵器交給了身邊部下,催動坐騎迎了上來。
兄弟相見,張奇峰拉過張奇峰的手臂,感覺力氣大了許多,便說道:「好啊兄弟,幾日不見,你可真是有大將的風範了!」「王兄過獎了,比起你在西陲打的那些陣仗,我這可真不算什麼,都是些小毛賊!」聽張奇巒稱呼自己「王兄」張奇峰心裡總有些彆扭,說道:「你怎麼文縐縐的了?不叫大哥,叫什麼王兄啊?以後還是叫大哥吧。
」張奇巒卻說道:「嘿嘿嘿,想著大哥繼承了王位,我就改了嘴!既然大哥這麼說了,那以後我還是叫大哥吧!」「這才是我好兄弟!」罕見的,張奇峰沒有跟母親,義姐一起走,卻與張奇巒並肩返京。
隨著大隊兵馬的歸來,京城裡的王公大臣們一起出來迎接王爺返京。
張奇峰跟他們客氣一番后,進宮付旨。
知道自己對這個臣子已經失去了控制威懾的本錢,隆盛帝只有儘可能的安撫,對於張峰奇勉勵一番,並讓他有時間去看看二姨司美鳳。
想起多日不見二姨,張奇峰心裡也是十分愧疚,別的女人都能在自己身邊,唯有這個二姨,整日在深宮中卻還在想著自己,如果不是她給小姨去信,恐怕小姨也不會這麼痛快的跟自己結下露水之緣!至於後面利益的同盟,就更加不用說了。
看著張奇峰離去,趙平功走到皇帝身邊,說道:「陛下,永安王爺的心,怕是不穩啊!」隆盛帝道:「朕如何不知?只是現在,除了安撫,實在沒有什麼辦法!」說著,他不由得嘆了口氣道:「唉!那三個不肖的逆子!若不是他們窩裡斗,如何會失去對京師的控制?氣死朕了!」趙平功和旁邊的一個太監對望了一下,說道:「陛下,雖然皇子們凋零了,可京中各路人馬也未必沒有忠於皇上您的啊!」隆盛帝看了看他,問道:「哦?還有真正可用之兵?」趙平功道:「皇上忘了鎮國公江家了?江皇后若是不出力,霍民太子能有那麼大勢力?現在,鎮國公府還掌控著京南廿四營兵馬,雖然比不過永安王也控制的大軍,但好歹也是萬人之數!若他們肯相助,再聯絡幾個和永安王不是一心的禁軍將領,也未必不可為之!」隆盛帝捻動著鬍鬚,閉目思索,說道:「可要說動鎮國公冒險,要給他什麼好處呢?那個老狐狸,當年朕還是王爺時,也是冊立他女兒為皇后,才取得他支持的!」「哈哈哈,這又有何難?」趙平功笑道:「三位皇子凋零,國祚無繼,前幾年皇上一直讓臣等照拂的幼主正好能名正言順的入宮立嗣!」幾年前,隆盛帝微服出宮時臨幸過一位民間女子,本想帶齊回宮,但又怕江皇后等反對,自找麻煩,便讓趙平功暗中照顧她家。
偏巧,那個女子只被臨幸一次,便有了身孕,子嗣稀少的隆盛帝有心等她誕下後嗣便接入宮中。
那女人的肚子也是爭氣,足月後生下了一個男嬰,只是她福薄,孩子生下后自己卻血崩而死。
當時正好帝國麻煩開始越來越多,隆盛帝心裡越發煩悶,便沒有讓將孩子接入宮中,而是繼續讓趙平功在自己家裡撫育照顧。
作為權力巔峰的皇室,親情說起來並不是特別重,當朝三個太子互殺而死,隆盛帝其實當年也是誅殺了大量自己的手足才得以繼承大統的!如果趙平功不提醒,他連自己還有個兒子怕是都要忘記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