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二公子李世民和楊家二公子楊廣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相似了,然而在後世史家筆下,一個是暴君,一個是明君。
功與過,孰能分清?由唐朝人寫下的《隋史》對楊廣的評價真的是客觀的嗎?為何只有三子二女,始終眷戀他的正妻蕭后的楊廣卻成了世人口中最荒的皇帝呢?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楊廣看著山河破碎,心灰意冷,乾脆從東都洛陽遷到了江都,命王世充挑選江淮民間美女充實後宮,每日以酒色取樂,麻痹自己。
正如呂思勉先生在《中國通史》中說"煬帝見中原已亂,無心北歸,滯留江都",此時的楊廣是一個崩潰了的楊廣,他要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已經損失殆盡,遷到江都是逃避,沉醉酒色也是逃避。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
"楊廣的這句詩該是他當時心情的最好寫照。
那時的他如同一頭被磨禿了利爪的雄獅,黯然地呆在自己的宮殿中等待死亡的來臨。
江都是他霸業的興起之地,在江都當揚州總管的日子是他青年時期最快活的日子,那時候他逸興飛揚,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前景一片光明,而現在的他是臨當西落的太陽。
楊廣是個活得很清醒的皇帝,到了此時,他早已知道迎接自己的會是什麼,所以他才會引鏡自照,對蕭皇后說:"好頭頸,誰當斫之!"末日已經到來,乾坤也無法扭轉,時至今日,除了得過且過,除了金樽美酒,長袖美人,還有什麼呢?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三月,江都糧盡,楊廣的隨從衛士是關中人,謀划逃歸故里。
將軍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以及司馬德勘、趙行樞、裴虔通等煽動隋軍衛士發動政變,攻入宮中。
那時的楊廣面對這些昔日的臣子,心中五味雜陳,他問:"我犯了什麼罪?"叛官們曆數他的罪惡,楊廣說:"我實在是對不起百姓,但是卻沒有對不起你們,你們跟隨我享盡榮華富貴,卻為何要對我這樣?"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當叛官要殺死他時,楊廣依舊保持著帝王的尊嚴,他說:"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能用刀殺,取毒酒來。
"叛官們不許,楊廣便解下巾帶給叛官,然後被士兵擁入內室縊死。
楊廣死時五十歲,在位十三年。
唐李淵登基后,為了表明隋唐革命是順天應人,刻意強調楊廣的惡政,他親自以在朝天子的口吻賜楊廣謚號為"煬",這個謚號代表著"好內遠禮,逆天虐民,去禮遠眾",從此,楊廣一代暴君,一代昏君的形象就初步確立了。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魏徵編寫《隋書》,對楊廣的評價是"荒無度,法令滋章,教絕四維,刑參五虐,鋤誅骨肉,屠剿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不知其罪。
自肇有書契以迄於茲,宇宙崩離,生靈塗炭,喪身滅國,未有若期之盛也?"嚴厲之餘,不免讓人多想,說荒無度,楊廣一生只有3個兒子2個女兒,且始終眷戀他的正妻蕭后,沒有人能取代她皇后的地位,而一代名君唐太宗卻有14個兒子,21個女兒。
歷史上說楊廣荒的有一點就是他寵幸了自己父親的妃子宣華夫人,但是唐太宗也曾強娶弟媳為妻。
說他造成生靈塗炭,李世民生前最後幾年,也曾因為三征高麗搞得民窮國疲。
李家的這個二公子跟楊家二公子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太相似了,後世史家筆下,一個是暴君,一個是明君,這是什麼原因呢?一是因為楊廣作為亡國之君,被傳統儒家史觀評價得很低,二是因為楊廣為了建立卓越功勛確實未多為百姓考慮,大損民力,第三個原因卻是《隋史》是唐朝人所寫,《唐史》也是唐朝人所寫,因此這些史家的評述多帶了主觀思想,已經變得不客觀了。
有了史家評述為先,後代的文人開始對楊廣此人大加演繹,增添其殘暴荒的故事,比如《隋唐嘉話》《朝野僉載》《大業拾遺記》《開河記》《海山記》《隋史遺文》,等等,至於《迷樓記》《隋煬帝艷史》《醒世恆言第二十四卷隋煬帝逸游召譴》等書更是穢不堪,聳動,遂使楊廣成為俚巷俗人心中最熟悉的亂帝王。
更有後世學者以野史當正史,毫不加考究,全盤照抄,讓楊廣的荒唐形象更加確定化。
到了現代,嚴厲批評隋煬帝的兩個最主要原因,一是他弒父殺兄,人倫喪盡;二是他窮兵黷武,遠征高麗。
對於前一個說法,至今未找出確實的史料來加以證明,《隋書》應是開歷代寫隋代歷史之先河,但是其中並未提及楊廣弒父,司馬光《資治通鑒》也僅記"俄爾上崩,故中外頗有疑論",並未作充分肯定之結論。
至於第二點,也應具體分析。
隋煬帝初年全國有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縣,在籍戶八百九十萬餘,人口四千六百餘萬,隋朝的國力達到極盛,要遠征高麗是有充分條件的,從這一點來看楊廣很有能力,並非一個絕對的殘暴之君。
統觀隋煬帝楊廣的一生,他少年時俊朗,文采出眾,19歲平陳,統一全國,隨後治理江南,收歸民心,可算得上是文才武略皆備,頗有帝王材質。
而後繼任大統,將隋朝治理得民富兵強,四海咸服,被尊稱為"聖人可汗",可謂原來是千古帝王的絕佳人選。
只可惜後來三征高麗,弄得國力衰敗,只能醉酒美色,麻痹自己。
楊廣一世英名,終毀在連年征戰之上。
隋亡解讀學者黃冬雲在最近的研究中認為隋二世而亡,與文、煬二帝的軍事改革關係密切。
"兵農合一、寓兵於農"的積極作用不可低估,但由於隋煬帝的為所欲為使其優越性未能充分發揮,弊端卻暴露無遺。
廢地方總管府制、降府兵將帥名位、分十二府和兵部之權、內重外輕的兵力部署等舉措雖能使軍權高度集中,但在實施中遇到許多新的矛盾衝突,亦為政權的鞏固留下了隱患,最終導致隋政權土崩瓦解,隋朝最終直接滅亡于軍閥兵變。
隋朝是一個國計富足的朝代,錢穆稱:"隋室雖然短暫,然其國計之富足,每令治史者所盛讚。
自漢以來,丁口之蕃息,倉廩府庫之盛,莫如隋。
"但是,楊廣每年遠出巡遊,從行的有大批士兵、官吏和宮女,大業三年有一次竟達到五十萬人。
沿途郡縣長官要負責整修道路,還要供應最精美的食品。
為了楊廣的揮霍,很多郡縣官吏強迫農民預交幾年的賦稅。
錯誤的經濟政策是加速隋滅亡的又一因素,隋唐史專家岑仲勉先生認為:"隋亡以經濟崩潰,農民起義為主因。
"魏承思等也認為:"隋王朝的經濟政策,只是一味追求增加財政收入,而不顧封建經濟運動的客觀規律,使當時的各種社會矛盾尖銳化。
"史載唐太宗曾問魏徵,為什麼楊廣僅僅動用了全國一半左右的人力和財力去經營遼東就導致民怨沸騰,而大禹竭盡九州之財、力治天下山川,前後達十年之久,竟沒有遭致反對和抱怨?魏徵的回答是,大禹與楊廣的差別在於"與民同利,故天下雖竭而民不怨"。
楊廣修建了各項巨大工程,發動了對高麗的三次戰爭,使"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