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 - 桃花曲GL_分節閱讀_2

漢王一怔,又點了點頭,小臉綳得緊緊的:“如此,明日一早,便返程回京。”
家令生怕殿下正在興頭上,被他攪擾了不悅,聽她立即答應了,大大鬆了口氣。殿下雖不大愛說話,但還是很懂事的。
家令退下,漢王挺直的雙肩頓時垂落下去,她怏怏不樂地呆坐了一陣,眉眼間微微蹙起,十分苦惱的模樣。
然而想到,她在城外只余這一日了,回了京,怕是這一陣子都不好出門了。
漢王便去換了身淺緋的圓領斕衫,帶了七八名僕役,慢慢踱出門去。
別業不遠處,有一山,聽聞山中有一寺,名為廣平,寺中香火甚旺,景緻甚美,引得遊人如織。
今次回京,下回再來也不知是何時,漢王便帶了人來看看。
山間野趣,與別業之景不同,與太液池旁精心雕琢的景緻也不同。漢王行於遊人間,一面走,一面四下張望,一雙濕潤的眼眸滿是好奇。
山道彎曲,石階陡峭,幾是每一轉彎,便有一新景。漢王興緻盎然,面容明亮得彷彿見了心愛之物的孩子。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終於到達山門前,門前主持早已候著,見了漢王,便連忙迎上來,合掌行了一禮:“蕭檀越遠道而來,小僧有失遠迎。”
漢王略略點頭:“叨擾大師了。”
主持微微一笑,側身讓開,做了個請的手勢。
山寺確實秀美,主持在前引路,又親與她解說各處來歷。漢王便隨著他,遊覽山中奇景。
一行人先入正殿拜過一尊尊佛像,又聽主持說了說廣平寺首任主持的事迹。漢王一面聽一面點頭,聽到有趣之處還會問幾句,使得主持談興大起。
看過寺宇,主持引漢王往寺後去。
漢王饒有興緻地看著,直到越過一處拐角,一片桃林沖入她的眼帘,漢王霎時驚住了。
“檀越來得巧,眼下正是桃花盛放的時節。”主持笑著說道。
漢王眼中滿是驚喜,緩緩走上前。
這一處桃花林,有些鮮紅如碧血,有些艷麗如胭脂,還有一些淡雅如游雲,千樹萬樹,濃淡相宜,有如仙境一般。
原以為今歲是看不到桃花了,不想春景美如斯,竟意外而至。漢王歡喜不已。
主持笑意愈深,面上很有些自得,他與漢王介紹道:“此處本只一株桃樹,六百年前,本寺建寺之初,便在了,聽聞已有千年之齡,直到先師那一代,見獨木孤寂,便在周回栽上滿園,始得今日之盛況。”
漢王看得目不轉睛,聽他此言,也只胡亂應兩聲而已。
主持心知此等美景,他已不宜再留下聒噪,隨即躬身一禮,退走開去。
漢王緩緩入林中,林間更是秀美,偶爾可見幾名遊人往來,也皆沉醉於美景之中。漢王亦看得入神,不知不覺竟已過了午時,她依依不捨地步出桃林,便見一男童跌在地上,嚎啕大哭。
漢王忙走過去,扶他起來。男童想是跌疼了,一直哭個不停,漢王問他家人在何處,他不答,問他跌疼哪裡了,他也不答。
漢王無法,頗有些不知所措,哄了一陣,又解下腰間玉佩,在男童眼前晃了晃,柔聲道:“這個與你玩,休再哭了。”
男童看著在他眼前晃來晃去的玉佩,漸漸止了哭聲,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卻不伸手去抓。漢王笑了笑,心中大大鬆了口氣。
片刻之後,男童忽然移開眼去,望著前方,伸出雙臂,連連喚道:“阿姐,阿姐。”
漢王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便見桃花林中,一女子快步而來。聽男童如此呼喚,可知這是他的家人了。漢王便未仔細看,收起了玉佩,站起身來。
女子到了身前,彎身抱起男童,男童窩到她懷中,扭過身來,撲閃著大眼睛看漢王。漢王便也看著他,一雙水眸黑漆漆的,與男童兩兩對視。
女子輕輕笑了一聲,聲音悅耳,如和煦春風,拂過耳際。她低身行一禮,辭氣溫婉:“多謝公子照看舍弟。”
作者有話要說: 我也是有了好幾個坑,欠了好多債的人了。
我會吭哧吭哧努力更新的,爭取早日無債一聲輕(捂臉)。
☆、第二章
恰一陣風起。
那女子的聲音,融入這山間清風中,又送入漢王耳中。
漢王歪了歪頭,看那女子一眼,笑了笑:“舉手之勞,不足掛懷。”
說罷,又見僕役在前方等她,便與女子客客氣氣地道了告辭。她步子溫緩,走得不疾不徐,身上那一襲淺緋的斕衫,倒似與滿園桃色,相映成趣。
女子淺淺一笑,目送她遠去。
那日桃花,是意外之喜。
漢王回京后,也仍是很高興,又尋了些前人遊記來看,在漢王府中延續這一份意外歡喜。
不久便是溽暑,漢王苦夏,整個人都有些蔫頭蔫腦的,跟曬枯的嫩芽一般,乾癟癟的。
這個歲數的少年,大多耐不住清閑。家令唯恐殿下老在府中,憋壞了她。便與她道:“臣聽聞近日有一出傀儡戲,甚是有趣。殿下若喜歡,不妨召入府來,演給殿下看?”
漢王眼睛一亮,旋即又是一暗:“不了,我不想看。”
上回,她出京回來,便被朝臣參劾了,稱她不務正業,四處遊盪,不思為國謀利,只圖一己之快。幸得陛下維護,斥責了那大臣,她方不至於被其他大臣跟著群起而攻之。
雖說虛驚一場,但有這一遭,她還是安靜些得好。
家令也想到了,又試探道:“廚下新做了些消暑的小食,殿下可要嘗嘗?”
漢王想了想,點點頭:“也好。”
王府吃食皆做得別緻,時令小食更是好看。今日送來的,乃是冰酪。冰酪乃牛乳所制,牛乳熬成酥,在金器中做出山巒的模樣,放入冰窖中凍過,又在上面澆一層果醬。
果醬是取鮮橙去皮,剝出果肉,調製而成,放了糖,又不至於全蓋過了酸味,酸中有甜,甜中帶酸。淋在酪山上,滋味滲入冰酪中,清清涼涼,十分可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