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臣一動不動,淡然道:“妖魔道,人間道,我自行我道。
在小生心中,此岸非彼岸。
”聞言拂曉和尚猛地哈哈一笑:“好一個‘我自行我道’施主心意堅毅,卻不知道早已執迷不悟,看不透這天地奧秘,困身樊籠之中,可惜呀,可惜。
”陳劍臣曬然一笑:“道不同,不相與謀。
道門自求逍遙,釋家唯問皆空。
而君子,士不可不弘毅。
”拂曉和尚雙目精光爆射,猛然落在陳劍臣的面門上,似乎要看個透徹明白。
陳劍臣毫無畏縮,迎目而向,針鋒相對。
一會之後,和尚眼皮一垂,恢復成一副慈悲為懷的和順模樣,嘆息道:“也罷,既然施主心意已決,貧僧就開一次方便之門,施主好之為之。
”說完,拄著禪杖,轉身邁步,向著另一個方向走去。
陳劍臣暗鬆一口氣,忽然沖著和尚的背影大聲問道:“敢問大師在何處出家?”拂曉和尚頭也不回,朗聲道:“貧僧出身金山寺,法號‘拂曉’;施主有意,可前來本寺一敘。
”說完,大踏步消失在人群之中了。
金山寺?陳劍臣來到蘇州后,卻是幾度聽過這個名字的,還曾經萌生過“對號入座”的念頭,只是如今一見,又不盡然。
這拂曉和尚看著年輕,只怕是駐顏有術吧,一身法力深不可測,若真走動手起來,自己不是對手。
陳劍臣目送拂曉和尚遠去,若有所思——這個世界各方勢力輪番浮出水面,局勢是越來越複雜了。
相比之下,自己還是單薄啊。
他駐留一會之後,拔足離開,要返回胡庄去。
第一百零七章:冬雷金山寺,拂曉和尚……對於金山寺,陳劍臣進入蘇州城後有所耳聞,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大寺廟,就建立在蘇州河下游一個河灣邊上,依山傍水,佔地數百畝,非常的宏偉,本身就屬於蘇州十景之一,很是著名——在朝廷歷年的反佛行動中,金山寺竟然不受牽連,屹立不倒,反而越發的香火旺盛,想必其中必有獨到之處。
陳劍臣忽然想到道門有嶗山、崑崙、蜀山三大流派,那麼釋家應該也有執牛耳者?難道就是這金山寺?只是話說回來,這一次正明帝組織弘法,專門從那度印國請來諸多僧侶又是什麼回事?釋家根源,源遠流長,但歸根到底都是從度印國傳進來的,然而那金山寺一脈進入中原后,經過多年的傳教,無論形式或是內容上,應該都發生了諸多變化……和拂曉和尚的這一次照面,陳劍臣立刻就知道對方法力高深,只是具體不知高深到什麼樣的地步。
與慶雲道長的結識,讓他了解到許多關乎道門的概念常識,但對於釋家,所知就不多了。
或者,真要去金山寺一趟?從拂曉和尚剛才的態度表現看來,對方並無任何惡意,並且還留下話來,要請自己過去一敘呢。
念頭在心頭盤旋著,陳劍臣已經回到王復所在的客棧樓下,卻見到皇甫家的馬車仍停留在原地,並沒有走。
“先生,你回來了。
”車夫馬六見到他,連忙問候。
隨後小菊就從車廂內走出來,道:“先生,小姐要見你。
”陳劍臣哦了聲,撩開車帘子,身子邁進去,就見到嬌娜低著頭坐在裡面,一動也不動。
陳劍臣吩咐馬六趕車出城后就不說話了,坐下來靠著墊子,微微閉上眼睛,養神。
——鬧市街頭,他和拂曉的交鋒無形有質,雖然只是試探性的,但已讓陳劍臣的精神遭受到極大的損耗,必須要安心休息兩、三天才能恢復過來。
一陣難言的沉默……“先生,你怎麼不罵我?”不知過了多久,嬌娜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問道。
陳劍臣冷哼一聲:“罵你有用嗎?”“先生,你是不是早知道我和爹爹的真正身份了?”“不錯。
”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任何掩飾的必要了。
嬌娜渾身一震,抬起頭來,盈盈地看著陳劍臣:“那先生為何不怕?”陳劍臣哈哈一笑:“讀書人當剛正通明,能明理,能通情,能辨是非曲直。
故而在我眼中,人也好,妖也罷,都是一樣的。
所不同的,唯善惡一念而已。
”他說這番話的時候坦坦蕩蕩,心無私念,就像在說一种放之四海皆為準的大道理,擲地而有聲。
哇!對面的嬌娜忽然哇的一聲大哭出來,一頭撲進陳劍臣懷裡。
淚水滔滔,片刻就把陳劍臣的衣衫給打濕了。
她哭得真大聲,坐在外面的小菊聽到動靜,以為先生在打小姐呢——這先生可真心狠呀,果真下得了手,那不得把小姐打得開花了?不過小菊先前已得到嬌娜吩咐,不管出什麼事都不能進入車廂里來。
小姐說話一向說一不二,她也不敢違背,只能憋忍著。
看著哭得稀里嘩啦的嬌娜,陳劍臣謂然一嘆:這狐狸精其實不過就是個淘氣的孩子罷了,闖了禍后極度渴望尋求一份堅實溫暖的依靠……或者,她之前把八位業師折騰走的癥結並不在於其不愛學習,而是太無聊了。
人在無聊中總是會做出種種有悖常理的事情來,更何況一隻狐狸精?鬧得天翻地覆,家無寧日,也許只是想找一找消遣。
“好啦,皇甫小姐,你這麼哭下去,如果被皇甫員外見到,還以為我欺負你了呢。
”嬌娜依然深埋著頭,道:“就是你欺負我了!”陳劍臣啞然失笑,又道:“你再哭下去,眼睛都會哭腫成兩個桃子,那就難看了。
”果然還是這句話有效果,嬌娜的哭聲戈然而止,抬頭起來看見陳劍臣胸襟一大片地方都被自己的淚水滾濕了,不禁有些不好意思地臉微微紅起來。
陳劍臣搖頭嘆息,喃喃道:“怪不得以前那些先生都自動請辭,當小姐業師果然不是一般人能當得起,又要教書,又要做保姆的。
”嬌娜罕見地露出了一分扭捏的神情,道:“哪裡有?”陳劍臣咪咪一笑,但也不願在這方面過多的糾結不休,話題一轉,問道:“皇甫小姐,你們涉足紅塵人間,在胡庄居住有不少年頭了吧。
”嬌娜鼓起眼睛,忽然警醒起來:“你打聽這些做什麼?”陳劍臣呵呵一笑:“只是想了解一下。
”嬌娜道:“但是我還沒了解你呢,那天晚上,你破去了我的法術……嗯,先生一介讀書人,如何有那本事?”陳劍臣昂然道:“那是你太小看天下的讀書人了,子曰:‘吾善養吾之浩然正氣。
’讀書人只要念頭剛正,意志堅毅,自可百邪不侵,區區法術,又能奈得我何?”關於《三立真章》的存在,屬於自己壓箱子般的隱秘,一般情況下他都不願與別人分說,也沒有那個必要。
要知道在天統王朝,讀書人修養正氣的說法更容易讓人信服——哪怕多年以來,大家都是只聞其說,不見其形。
正氣?嬌娜一愣神,對於這個概念她倒是聽爹爹說過的,皇甫員外以前淳淳教導的時候曾經提起過“正氣”一說。
但當時嬌娜不以為然,只是以為那屬於一種虛無縹緲的氣質存在,屬於虛擬的概念,本質和“良心”一樣,看不見摸不著,更遑論有什麼力量加成了?但在陳劍臣身上的表現卻截然不同,能正氣化劍,劍勢威武,相當的厲害。
是先生在說謊嗎?還是,這才是真正的正氣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