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 第70節

面對黑壓壓的一片人頭,陳劍臣眼睛放光,別的不說,經此一事,他的聊齋可大大的出名了,簡直就像投放了爆炸性的廣告一般,一下子就把注意力經濟搞活起來。
先前他還擔心地方有些偏僻,店鋪新開張人氣不旺呢。
被廣寒這麼一“忽悠”,嘩啦啦人全來了。
至於廣寒的戲法,一定會不同凡響,因為那些都是活生生的道術呀,隨便施展出來,都堪稱驚世駭俗的,等閑人何曾見過?上一次種梨,便是明證。
見人群圍得差不多了,廣寒嘻嘻一笑,團團做個禮,倒有點像江湖賣藝的風範,朗聲道:“貧道不才,曾學得一門異術,能顛倒時令,天下果蔬,但憑所需,只要這位公子提出要求,貧道都能變化出來。
”他所指的,正是陳劍臣。
聽到廣寒這話,觀眾們頓時一片騷動——這戲法也太玄了吧,無中生有,而且逆反時令,把話說得滿滿的。
如果陳劍臣提出一個不可能的要求,他如何變化得出?頓時,大家的好奇心全部被釣了起來,伸長脖子探看,都齊刷刷盯著陳劍臣的嘴巴呢,不知他會提出什麼樣的要求。
“道長,我要桃子!”說話的不是陳劍臣,而是其身邊的王復。
——廣寒不是一般的道士,這一點王復是知道的,不過對方如何不一般,他卻沒有什麼清晰的認識。
上一次他想拜廣寒為師,好一陣哀求才獲贈一本《隱身術》,孰知根本練不成的,還大出洋相,便認定老道在耍自己,心有怨氣。
現在見廣寒出現,夸夸其談的樣子,當即搶著提出一個無理要求,要讓對方下不了台。
何解?只因現在正是初冬時節,天氣寒冷,哪裡有桃子吃?果不其然,廣寒面露為難之色,眼巴巴看著陳劍臣,倒像希望他會開口替自己解困一般。
然而陳劍臣心裡亮堂堂的,這老道分明在裝呢,便一聲不吭。
見狀,圍觀的群眾立刻很識趣地嚷嚷起鬨:“變!快變!”廣寒便嘆了口氣,對身邊的徒弟道:“小虎兒,為師剛才說話過頭了,現在人家要在大冬天變個桃子出來,你看怎麼辦?”那少年也是個妙人兒,鼓著眼睛道:“師傅,為人當尊信守諾,推辭是不可能的了。
”廣寒故作沉吟,良久才緩緩道:“天寒地凍,人間是絕不可能再有桃子的了,倒是天庭之上,王母的蟠桃園中的桃子不分四時季節,如此,咱們就需要上天去偷了。
”小虎兒睜大了眼睛問:“天高萬丈,怎麼爬得上去?”廣寒道:“無妨,為師有法術。
”說完,從隨身背著的一個包袱里取出一捆繩子,不知多長,忽而抓住一端,往天上一拋。
那繩子呼嘯而上,就這般筆直地立了起來,簡直就像天梯一樣。
另一端長不可見,飄渺入雲,根本看不到頭。
這一手,頓時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抬著頭,目瞪口呆地盯著——如此戲法,當真聞所未聞。
此時廣寒又對徒弟道:“小虎兒,為師年紀大了,體力衰退,爬不上去,只能靠你了。
”小虎兒抱怨道:“師傅,你這不是為難徒兒嗎?這般纖細的繩子怎麼能爬得上天?萬一中途有什麼意外,我就會摔得粉身碎骨,到時就沒人為師傅養老送終了呀。
”廣寒板起臉,喝道:“為師之術,豈會兒戲?你休得啰嗦,趕緊爬上去,摘得那蟠桃下來獻與公子嘗嘗鮮,莫不要公子等久了。
”被師傅訓斥,小虎兒就很委屈地拽緊繩子,敏捷地爬了上去,一路晃晃悠悠的,令人捏了一把汗。
不過一會兒,那小虎兒已經爬得很高了,人站在下面,幾乎已望不見他的身影。
在場近千人,個個都被吸引住,抬頭仰望,心中的驚詫已無法形容,根本分不清這是戲法呢,還是真實的事情。
就連陳劍臣都產生了恍惚之感——廣寒道長所言天庭,難道這世界真得存在?而天庭里居住的,都是神仙?忽然,那懸置的繩子發生一陣猛烈的晃動,彷彿上面被人抓住了,在大力往上拉扯一般。
廣寒臉色一變,失聲道:“不好,徒兒被天兵天將發現了!”連忙伸手,緊抓住繩子下端,死死地拉住不放。
這一番突生變化,令得圍觀者倒吸口冷氣,有幾名漢子就想撲身出來幫忙,要幫廣寒抓緊繩子。
但就在這時候,那小虎兒出現在繩子上面,先是一個小黑點般的身影,隨著他滑落的速度加快,不用多久,他的身體就完全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
噗!下得近處,小虎兒撲通一下跳到地面,小臉兒通紅,似乎累得不輕,他的手裡,正抓著一顆拳頭大小的桃子,色澤鮮美,上面還沾有露水呢,正是剛剛摘下的樣子。
他捧著桃子,走到陳劍臣面前,恭恭敬敬獻上,道:“公子,桃子已摘到,請笑納。
”陳劍臣接過,聞著桃子散發出來的香味,正遲疑間,耳邊忽而傳來廣寒的聲音:“陳公子,此為蟠壽桃,食之能延年益壽,小小意思,只為和你結一個善緣,別無它意。
”聞言,陳劍臣若有所思,但沒有開吃,而是一拱手,道:“謝道長賜果。
”捧著桃子,轉身走到坐在後面的母親身前:“請母親吃桃。
”莫三娘眼眶內有淚水蕩漾,含淚接過來咬了一口,頓覺得香甜可口,齒頰留香,簡直是平生沒有吃過的美味,忍不住贊道:“好吃!”這一下,觀眾們都傻眼了——這根本已超出了戲法的範疇,好像是傳說中的仙術了。
咦,道長師徒呢?就在大家張望的時候,廣寒師徒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誰都不曾看到他們是怎麼不見的。
活神仙,遇見陸地神仙了……當場就有不少信男信女跪拜在地,禱告不已。
第八十五章:出行“廣寒道長來去如風,送一顆蟠壽桃來,只為了與自己結一個善緣……”陳劍臣不顧場面的騷動,自己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無論道門或是釋家,都是講究因果報應的,修行的過程,其實就是斬斷因果的過程。
此過程絕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反而充滿了兇險,因此一些善算之士,在隱約捕捉到自己的氣運后,往往會採取某些合適的措施,藉此來避免厄運劫數。
比如,與特定的人結善緣。
這是一種很玄妙的事情,言語難以解釋清楚。
莫非廣寒道長在赴京之時,看到了,或者經歷了某些不同尋常的事情?只可惜,他已飄然離去,無法問及詳情。
也許,就算問他,他也不會說得吧……陳劍臣長吁口氣,把這些念頭先擱置一邊,開始熱情地招呼客人。
不得不說,經過廣寒的“戲法”助興,他這間聊齋的人氣一下子就飆升而起,第一天開張就賣出了一十八幅字墨,獲利頗豐——這些字墨,都是陳劍臣寫的。
其實如今整座聊齋,所有懸挂的三十六幅字墨,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因為依照本身的謀划,陳劍臣開設聊齋,本就是為了自產自銷,具備濃郁的個人特色。
聊齋,就是他一個人的聊齋。
如此經營模式,世所罕見。
——在天統王朝,秀才經營個人產業的情況倒是很普遍。
時代不同了,一心死讀書的書獃子已開始呈現減少的趨勢。
畢竟考取秀才功名后,本身擁有諸多權利,不好好利用的話,等於坐擁寶山而不懂採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