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臣針鋒相對:“古語有言: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和實誠無關。
”汪城徨哼了聲:“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嘴巴倒厲害!”陳劍臣反唇相稽:“城徨老爺既然自稱“我處無私,緣何又官官相護?”“嗯?”汪城徨登時雙眼圓瞪起來,只是他天生的小眼睛不管瞪得再大,也沒有陳劍臣的大,兩人此刻竟如鬥氣的孩童,再進行互瞪,若是有旁人在,肯定覺得啼笑皆非,這上演哪一出呀,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場面。
瞪了一會兒,還是汪城徨“敗”下陣來,氣呼呼道:“本城徨不和你這書生一般見識。
”陳劍臣也覺得有些好笑,長吸口氣,開門見山:“城徨老爺,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出來吧藏著憋著心不慌嗎?”汪城徨咪咪一笑:“你果然是個聰明人。
”“既然知道我是聰明人,那大家就不做暗事了,什麼道道,劃出來吧。
”其實從對方揮退一班鬼差開始,陳劍臣就知道鬧不起,打不動了。
如此也好,能用語言解決問題,那最好不過,君子動口不動手嘛,正是他的強項。
只是汪城徨看起來,顯然也是一個聰明人。
哦,對,或者叫做聰明鬼更恰當些。
“爽快!”汪城徨一拍手,起身走下堂來,悠然道:“實不相瞞,本城陲與侯青曾有些交情,所以,不管如何我都不會動他。
”陳劍臣冷然道:“你不動他,難道也要禁止我不能動?”汪城徨呵呵一笑:“事實上你想動也動不了,因為他現在已不再是筆架山山神,而是被我調走了。
”“調走了?”陳劍臣的面色突然變得很難看。
無論他怎麼盤算,都不曾算到對方會來這一手呀。
打也好,殺也好,怎麼偏偏就走了呢。
“調到什麼地方了?”汪城徨笑道:“這就是我們陰司的事情了,只怕書生你無權過問吧。
”陳劍臣哼了聲,他心思玲瓏,哪裡不知道其中的貓膩這一“調”字大有學問講究,某官在一個地方犯了錯誤,哪怕惹起當地百姓的怨聲載道,但只要一紙調令下來,把他調走,不但可以平息民怨,而某官到了別的地方,依然還是官。
可謂一舉兩得。
這汪城徨玩這一手漂亮呀,他知道自己帶著席方平找上門來,一方面因為某些緣故,不能和自己翻臉為敵:一方面又不忍嚴懲侯青,所以就使出了“調”字訣,把稀泥一攪,兩邊都圓過去了。
陳劍臣乾笑一聲:“城徨爺好手筆,只怕我這邊的情況也早安排好了吧。
”汪城徨道:“確宴有些安排,你且聽聽滿意否?”“請說。
”“第一,席秀才父親的魂神馬上放回,助其復生:另,本城徨贈其銀元寶一千鏈,聊作補償:第二:新任筆架山山神一職,將由鑒江第七河神丁隱擔當。
你看如何?”陳劍臣當即跳起來,指著自己鼻子嚷道:“那我呢。
”汪城徨掃他一眼,淡然道:“一顆避水珠足矣。
”他的眼神另有意味傳出,那意思彷彿在說,不要以為我不知道,其實本城徨什麼都知道。
對此陳劍臣倒沒有感到太意外,城陲是何許人物?陰司的封疆大吏,沒有真本事,如何能坐到這個位置上來。
汪城徨又道:“其實本城徨真有點佩服那席秀才,竟能撐過三大刑異,真漢子也。
”這一句話有點不搭邊際,可陳劍臣卻聽出了弦外之意,就是要他不要再得寸進尺,不依不饒地提條件,要見好就收。
其實汪城徨所提出的條件不失為一個團圓結局趕走了侯青,丁隱自己當上了筆架山神:與此同時,陳劍臣當然完成了對方的付託:而席方平的父親死而復活,席方平又得了許多銀子,就此可以到明華書院進學了……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處置到侯青。
但這就是交易,想得到期望,就必須付出一部分代價。
而這代價,對於陳劍臣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好吧,我答應了。
”這件事情用這個方式了結,並不算壞事。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上看,陳劍臣甚至覺得趕走侯青,其實很可能正順了汪城徨的部分意思。
聞言,汪城徨頓時露出了微笑,覺得很滿意。
陳劍臣忽又問:“城徨爺,我想問一下,你對我另眼相看,以禮相待,是否都是因為廣寒道長的緣故。
”汪城徨沉吟了一會,忽道:“廣寒只得五分臉而已。
”陳劍臣突然作揖道:“謝謝了。
”汪城徨笑著說:“書生,其實本城陲更想說的是,我們之間,並不一定會成為敵人。
”陳劍臣點點頭:“的確如此。
”說完,轉身大踏多走了出去,要和席方平一共離開。
目送他背影遠離,大堂上的汪城徨驀然露出一種很奇怪的神情,喃喃地低聲自言自語:“侯青,本城徨這是最後一次幫你了,你到了黑山那邊做山神,好之為之吧。
若再執迷不悟,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聲音渺渺,根本沒有第二個人能聽見,如果陳劍臣能在場,聽見了肯定會大吃一驚,因為“黑山”二字在他心目中可是代表了一份極其特殊而詭異的字型大小意義黑山老妖!!。
第一百四十九章:將軍三月花開,山野燦爛,一朵朵的山花就像一張張小孩的笑臉,爭先恐後地探頭出來,要向著全世界表現它們的美麗和魅力。
三月的楓山,與秋天之時截然相同,充滿了另一種別緻而生機勃勃的風情。
看著抽出嫩芽的樹枝,聞著若有若無的芬香,聽著清脆的咚咚泉聲一這,就是最快樂的踏青。
哪怕,只有一個人。
陳劍臣背著血檀木書筐,哼著前世的歌曲,悠然上楓山。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前天剛下過雨,正是空山清雨後的光景,空氣清新得呼吸進去都覺得心曠神怡他的心情同樣飛揚,覺得諸多的煩心事終於可以卸開,可以輕輕鬆鬆爬一回山了。
得得得!忽而身後傳來一陣馬蹄聲,在空曠的山道上是如此響亮。
馬蹄聲打斷了陳劍臣的心情,他眉頭一皺,有些好奇地回頭過來張望,不多一會,一匹駿馬踏步而來。
此馬非常高大,鬃毛雪白,一條長長的尾巴卻是漆黑如墨,顯得天生異稟,不是尋常馬種。
就算走在有些崎嶇而且逼仄的山道上,都顯得非常穩健。
馬上騎士身材昂藏,全身披甲,義戴銅盔,背後一溜兒插著七把輕型朴刀,看上去,就像孔雀開屏一般,只不過他後面開的是刀。
見到那兩道極其像眉毛的鬍鬚,陳劍臣立刻就認出了對方的身份一黑衫衛游擊將軍江鈺,朝廷派下來調查吳文才等人橫死山林情況的人。
那江鈺見到陳劍臣站立在一旁,雙眸精光熠熠地打量了他一眼,忽問:“書生在此何為?”陳劍臣作個揖:“踏青。
”現在正是出外踏青的好季節。
江鈺哦了聲,又說道:“只是聽聞楓山後山之上多豺狼書生一人單身而行,恐怕會有危險,不如還是出前山吧。
”聽得出來,他這話純屬從安全的角度出來,屬於對於陳劍臣的關心。
從這句話看根本無法想象他竟是一名黑衫衛的將軍。
要知道黑衫衛在天統王朝的存在,幾乎等於儈子手的代名詞。
不過想想也是,偌大一支軍隊,不可能人人都是冷血無情的屠夫:又或者,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冷血無情”也會因人而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