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聊齋 - 第129節

騎士一揚鞭,嗒嗒嗒一騎絕塵而去了。
陳劍臣眯起雙眼,看著對方的背影若有所思——這騎士明顯不是江州人氏,觀方向,應該是從北方,坐船渡過鑒江來的。
據他所知,鑒江河段不遠處就有一個大渡口。
一名從北方來的騎士,帶著周身兵器,威武又拉風,不去江州而直取楓山,難道是朝廷派遣下來調查那件事的人選?至於為什麼來得是一名武者,而不是和尚,很可能是吳文才之死,來江州弘法的和尚們或多或少都牽涉其中,被問責了……要知道,死得可是當朝禮部尚書的獨子呀,就算被認定是妖怪所為,但當時同行的周統領以及了空大師都必須要承擔一部分責任,接受一定的懲罰。
至於這個看起來像是個獨行俠般的騎士去楓山,量他也無法為難到早有警惕的嬰寧和小義,反正在書信中陳劍臣已和嬰寧說得很清楚了,她那麼聰明,一定會有應對措施的。
一邊想著,一邊加快了回城的腳步。
第一百三十七章:幫忙回到書院,陳劍臣尋到王復,請他找衙門裡的關係,看能不能打探出那位從北方來的騎士的身份背景——看騎士的裝束打扮,一點都不像微服查案;既然不是微服,就應該有文書下達。
依慣例,官方文書分為兩份,一份在當事人手裡,而另一份則直接提前下達到地方府衙,讓地方做好接待工作。
王復在府衙中認識幾名衙役,消息比較靈通,如果有文書下達,他們或多或少都會收到些風聲的。
不過打探消息不可操之過急,可能要兩三天才有答案回來。
是夜,東風料峭,春雨無常,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
陳劍臣寫完了幾幅字后,吹燈睡覺,迷迷糊糊中,耳邊似有人在呼喚,他魂神異動,倏然變化,現身出來,腰挎浩然養吾劍,青衫磊落,儒巾飄逸,昂然喝道:“誰在呼喚?”就見虛空里現出一人,相貌堂堂,膀大腰圓,身穿皂袍,走到陳劍臣面前,作揖施禮道:“鑒江第七河神丁隱見過公子。
”陳劍臣眉毛一揚:“鑒江第七河神?”“正是在下。
”“哦,這麼說來,一條江河中莫非還存在很多位河神?”丁隱誠實回答:“鑒江長大,故陰司將其分為一十八段,分段而治。
”“原來如此……那你找我有什麼事?”丁隱目光中有些畏懼地瞧了陳劍臣腰間的養吾劍一眼,恭恭敬敬地說:“特為道歉而來,白天之時,小神鼓起浪頭,冒犯了公子,還望公子大人不記小人過,原諒側個。
”陳劍臣嘿嘿一笑:“莫非丁河神看中了在下的書筪?”丁隱忙道:“不敢,公子之威名,小神如雷貫耳,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對公子不利。
”陳劍臣眉頭一皺:“此話怎講?”丁隱訕訕道:“公子何必明知故問呢。
”陳劍臣轉念一想有些明白了,大概昔日自己連敗景陽村土地,以及江州城隍派遣來的牛頭馬面,絲毫不給江州城隍的面子,此事在江州陰司界鬧了起來,所以各路陰神都聽說過自己了。
“既然如此,丁河神為何還要鼓浪攻擊於我?”說此話時,右手五指按上了養吾劍的劍柄,殺伐之氣傲然而生。
丁隱急道:“公子,陳公子莫要激動,小神鼓起浪頭,只為試探而已,絕無惡意。
”試探?翻起偌大一個浪頭,披頭蓋面地打來,這樣的試探,陳劍臣絕不會開心,不過他並沒有抓住這點不放,話題一轉:“為何試探?”聽到他沒有問責之意,丁隱不禁伸手抹了抹汗,心想在陳劍臣面前所承受的壓力遠超尋常,對方氣勢竟比城隍大人還要逼迫些,忙道:“小神斗膽,請公子出手幫忙做一件事情。
”陳劍臣大感好奇:“你要請我幫忙?”“不錯……公子放心,此忙不會白幫,事了之後,小神願獻上避水珠一顆,聊表寸心。
”“避水珠?”丁隱解釋道:“此珠乃天地之靈物,食用之後,不管滔滔江河,還是汪洋大海,公子皆可如履平地,來去自如。
”聽到他說得玄妙,陳劍臣問:“真有此物?”丁隱呵呵一笑:“小神如何敢欺瞞公子?此珠世所罕見,小神這一顆還是因緣際會,在所管轄的鑒江河段深處發現一隻大如箕斗的巨黿,那時巨黿已死,小神翻檢其屍體之際,得以從它背殼內發現這一顆避水珠。
”如此寶物,對方都願意拿出來做報酬,想來那件事情也不會簡單。
陳劍臣便問:“那麼,你究竟要我幫你做什麼事?”丁隱道:“此事對於他人或許有難度,但對於公子,易如反掌耳……”陳劍臣不願戴他送來的高帽,直接打斷:“丁河神還是說正事吧。
”丁隱心一凜:這陳劍臣果然不同凡響,面對重寶不動心,實在難得……當下開門見山道:“小神想請公子出面,對付筆架山山神。
”嗯?這一下陳劍臣倒有些糊塗了:河神請他出手對付山神,難道陰司起內訌了嗎?瞧見他狐疑的臉色,丁隱嘆了口氣:“不瞞公子,小神和那筆架山神侯青確實有些無法化解的矛盾……簡單地說,是那侯青欺我太甚,仗著修為境界高我一籌,便強行制訂規矩,要我每個月收集到的香火分他三分之一。
可憐小神所得到的香火本來就少,還要受他剝削,一年下來,總有五、六個月無法完成額度,為此被城隍老爺多次責罰。
上個月城隍老爺放話了,如果小神再有虧空之月,他就要撤掉我的河神之職,貶罰回鬼籍……”“慢著……”陳劍臣打斷他的話:“筆架山山神要剝削你,你不會稟告城隍嗎?”丁隱面露苦笑:“侯青那廝隻手遮天,城隍老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哪裡會出面管這一攤事?”對於這個情況陳劍臣也了解,陰司如人間,同僚之間的排擠打壓必不可少。
而一般情況下,受到打壓的打報告給上司,上司基本都是不受理的。
而當事人更難以越級告狀,比如說現在丁隱就不可能跳過江州城隍,直接向陰司彙報。
那等於告御狀了。
問題是,御狀是那麼好告的嗎?所以丁河神只能自謀出路,自己打不過,請人幫忙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陳劍臣沉吟起來——他如果答應了丁隱,就等於插手陰司中事了,只怕江州城隍會十分不高興,到時雙方或將結下更深的梁子。
雖然對於這個城隍,陳劍臣並無任何好感,但也不願讓關係徹底惡化。
丁隱見他遲疑,登時撲通一下跪倒在地,嚎啕起來:“公子,世道艱難而鬼道更難,小神捫心自問,自從上任以來,不曾興風作浪,不曾欺壓良善,本本分分,以綿薄之力庇佑鄉鄰,就算想喝酒解悶,也驅魚相報。
當今有難,還望公子援手相助,伸張正義!”砰砰砰的,磕頭不已。
見狀,陳劍臣默然而有所動,忽又想起當初那樹妖化身黃老兒潛伏於筆架山巔的舊事,於是不再猶豫,慨然道:“好吧,丁河神,我答應了。
”丁隱大喜過望,一咬牙,道:“公子有大義,小神亦不能行小人之心,故公子明天可再到河邊原地,我把避水珠先獻於公子。
”說完,再三鞠躬,身形消弭於虛空之中了。
陳劍臣霍然而醒,發覺自己仍處於學舍之中,窗外小雨依然淅淅瀝瀝不止,但已是清晨時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