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儲之沁”的少女不算黝黑,但比之於鹿希色的玉白、江露橙的乳白,以及言滿霜那透著一抹酥紅的粉潤縞白,淺蜜色的肌膚實在說不上白,但誰都瞧見她言語間頰畔飛上兩朵彤雲,可見酣熱,居然是容易臉紅的體質。
龍大方心中不是滋味,自我解嘲:“以師兄的武功人品,儲姑娘看上他也不奇怪。
”想起江師妹的好處,偷偷拿眼去瞧,只見江露橙似笑非笑,視線卻徑往鹿希色處投去,似對她的反應饒富興緻。
卻聽應風色道:“儲……莫非是陶夷儲氏?原來姑娘與我是同鄉啊。
” 鱗族五郡之中,陶夷一郡以應、魏兩家居首,其餘皆未能與之比肩。
儲姓乃褚氏的分支,連本家都只能從第三名排起,家門自是比不上應風色。
果然儲之沁有些下不了台,硬是擠出滿面不屑,昂著下巴哼道:“誰與你‘姑娘’?是師叔!都說人在江湖,抬家門有意思么?窮極無聊。
”眾人心想:“你當然是這麼說了,也不想想是誰的門第高。
” 鹿希色先前見她割傷應風色,始終冷著一張臉,聽她出言不遜,不想讓她太好過,盯著少女上前幾步,卻被應風色挽住。
“通過姓字,便是戰友了。
”應風色對儲之沁一抱拳,居然就撇下了她,轉頭關心何汐色去了。
眾人圍將上來,介紹新加入的的江言二姝,誰也沒理儲之沁,彷彿當她空氣一般。
儲之沁就這麼錯愕地站在原地,模樣有些僵,走也不是,又放不下身段,上前蹭個臉熟,一時間也不知如何是好。
應風色問起先前之事,何小弟口舌不如兄長靈便,說得不清不楚。
儲之沁本不欲與何汐色相對,豎耳聽了半天,實在聽不下去,忍不住糾正幾句,到後頭索性轉身介面,反客為主,自顧自地說起來。
“……河上游有座木造的三層塔,像是沒有水車的磨坊,周圍有幾間屋子,約是庫房畜欄一類。
我醒來就在那兒了,這位何……也是,還有其他三位。
” 她們五人走出屋外,沒能說上話,鬼牙眾就來了。
何汐色扮作縣令、儲之沁扮女冠,原本就佩著劍,她的另一柄劍卻是從身亡的“師侄”腰畔摘下的。
兩人且戰且退,一路逃到緩坡上,見到更多僅著單衣、手無寸鐵的使者,還有一座八人抬的花轎,慘烈的屠殺頓時在眼前上演。
“幾個黑衣人抬走了花轎,留下來的則把我們逼向橋邊,耍著玩似的圍戰,直到你們過來。
” 應風色點了點頭。
“是了,你說的木塔,離這兒有多遠?欲解使令,料須著落於此。
” 儲之沁微蹙柳眉,手指霧中。
“就在前頭,約莫一百步不到,是霧氣太濃被遮住了,否則應能瞧見。
”何汐色也點頭附和:“明明很近的,不曉得為什麼一起霧就瞧不見啦。
” 應風色心念微動:“那裡有多少鬼牙眾?” 儲之沁輕搖螓首。
“不知道。
走得匆忙,瞧不真切。
” 運古色沒好氣道:“估計一下你懂不懂?沒人問你准數兒,就是做個參考,要不怎知要打呢,還是要逃?” 儲之沁抬起瓜子尖兒似的姣美下頷,冷冷道:“你高興騙自己,隨便編個數兒就行,我只說我知道的事。
”運古色頓時語塞。
鹿希色一想也對,不禁失笑。
“這回是你輸啦,運古色。
她說得在理。
”應風色既不在意,她便不在意。
她的男人不會連點油皮都傷不起。
眾人都笑起來,儲之沁沒料到這群人說笑就笑,也不偏幫自己人,與她來的地方大不相同,緊繃已極的警戒心略見和緩,只拉不下臉來與生人言笑,抑住欲揚未揚的嘴角,仍是端著沒人搭理的師叔架子,與周遭格格不入。
“你瞧這是個什麼章程,‘應師兄’?” 運古色則是另一個看似不同,就結果而論卻極其相似的典型,全然不在意他人的目光,訕笑於他渾如一屁,想想也覺妹子言之成理,便不糾結,饒富興緻地轉嚮應風色。
“這第三關的玩意沒頭沒腦的,服裝打扮我是全看不出門道,專等你花式解令了。
” 第五一折·雪蕊吐艷·溯洄舟輕2020年1月1日“應師兄”其實心裡完全沒譜,但若是當眾承認這點,不免大大打擊士氣,統帥是無論如何不能向兵卒示弱的。
應風色故作高深地一笑,讓儲之沁、何汐色完成共解使令的盟約,藉機繞了陳屍狼藉的戰場小半圈,以掌握更多線索。
從邊坡到河畔,被鬼牙眾所殺的九淵使者,大多穿著羽羊神強迫推銷的新款單衣,代表並非初次來到降界;若是頭一回進入,應當和江言二姝一樣,不著寸縷才對。
死去之人幾乎未執兵器,更別提半痴劍等級的神兵,代表首輪得點少於八百,連柄尋常的青鋼劍都換不了,才會空手而至。
羽羊神老掛嘴上的“這屆使者不行啊”,看來指的未必是自己這一批。
(果然,我是首輪最強……不,肯定是史上最強的九淵使者!)羽羊神對鹿希色說他是“開局紀錄史上第五”,看來並非信口雌黃。
應風色不無得意,小心藏起心思,並未形諸於外,極有效率地探勘起周遭的形勢來。
近距離看才發現,那“浮橋”連橋都算不上,是用繩索連起土數條小船,再釘上木板鋪面罷了,若非河水的流速出奇緩慢,近於湖泊水塘,人車行於其上,怕是難以平渡。
舟橋所在的河面約莫七八丈寬,卻非最狹處。
應風色皺著眉往前走,果然在河道最窄、距離對岸不到五丈的地方,發現一條打入地底的石樑,上頭連著食指粗細的生鏽長鐵鏈,鐵鏈一端沒入水中,竟是條攔河的鐵索。
“克難的便橋、扶索、吊籃等,通常會挑在水流平緩,或離對面最近的地方設置。
”應風色向眾人解釋。
“這條鐵鏈一旦拉起,乘舢舨、抱著浮木,乃至下水泅泳,都能扶著過河,應是原有的設施。
前頭那條舟橋卻是新設的,恐與開解使令有關。
” 大紅馬車就停在舟橋前,這個推論還算有理有據。
等使者們觸發相應的情節,解決守關頭目,馬車便會駛過舟橋,往下一關前進……然而此際,應風色卻有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在第二輪以前,應風色一直以為降界儀式其實就是闖關性質,所謂九幽使者,是在關卡中被刁難、被測試的一方,如今看來並非如此。
金色的鬼牙半面與銀色的鬼角面具,一遮下臉,一遮上臉;右腕的暗金腕輪,與左臂的銀黑色破魂甲;應風色有削鐵如泥的傳奇神兵半痴劍,守關的黑山老妖也有方盔闇鎧,和足以分庭抗禮的鳳頭斧……這絕對是九淵使者和鬼牙眾的雙邊對抗。
不止使者能掙點,就連阻擋在使者之前的異化妖魔,也能為迎接龍皇的萬萬點偉業貢獻心力;守關與闖關兩方,無論輸贏,半神永遠是贏家。
還有比這算得更精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