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經 - 第534節

老者將枯瘦的身子深深靠進椅子之中道:“也不用什麼傾國之力那麼麻煩,老夫記得皇宮之內有一座寶庫,內中有七十八顆龍膽,不知現在這些東西還在否?”說到這七十八顆龍膽,老者麵皮不由得微微繃緊,顯然這龍膽對其極為有用。
乃仁聽聞老者所要的乃是此物便不由得心中微微一松,連忙道:“在,這龍膽雖然傳說之中乃是一件和血吉物,但我等凡夫俗子只當是個好看珍玩,並不知如何使用,就是請來的那些仙師們也盡皆不知此物如何應用,是以全都存在石髓寶殿之中。
前輩若是想要,小子立即著人送來。
”老者眉頭微微一松,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道:“沒完,還有,大傲皇宮之中還有一件兩界溝通之寶,名曰青囊,此物還在否?”乃仁皇帝微一猶豫隨後道:“此物還在,但卻已經被小子賞賜了一位仙師,前輩想要,小子立馬叫他交出來。
”老者嗯了一聲隨後接著又說出了數件或珍奇,或稀有,甚至還有傳說之中的東西,足有一十四件之多,最開始心中微松的乃仁皇帝到了後來額頭上開始微微見汗還真不是他不想幫忙,但這些寶物皇宮之中有的還好說,乃仁也不是個吝嗇之人,況且這些寶物雖好,卻也比不上江山社稷,但其中有三件卻是等閑難以得到的珍物,就是以舉國之力也要看機緣造化,才能知道是否能夠得到。
老者見乃仁額上汗珠滾滾,微微一笑,話語卻變得嚴厲起來,道:“三個月內,我要見到這些東西。
”乃仁一愣,終於有些為難的道:“前輩,並非是小子不願出力,實在是有幾樣東西恐怕就是傾盡國力也未必能夠找尋的到,小子怕耽誤了前輩的大事。
”老者站起身來道:“這些物件乃是老夫用來救這江山社稷的,能湊出來,你的江山可保,湊不出來的話,雖然你和老夫有些淵源,但老夫也幫不了你。
”說完老者便欲離去的模樣。
乃仁皇帝聽聞此言,心中不由一驚,隨後暗暗發狠,就是將大傲翻個底朝天,也定要在三月之內湊齊這些東西,眼見老者要走,乃仁連忙道:“前輩曾言,那《十二都天御魔策》能夠對抗佛子,不知前輩有多少把握?”老者嘿然一笑,一張不羈的臉上露出傲然之色:“佛子?嘿嘿,好大的名頭!在老夫眼中卻算不得什麼,他佛子再厲害也不過是藥師佛跨界投射過來的一道金身罷了,穿透兩界桎梏之時這道金身損耗便是極大,此時的佛子也就是比元嬰後期修士強大個一倍左右罷了,再加上他手中帶來的數件佛國寶物,最多將他的修為提升到七八個元嬰後期修士的地步,這般修為在老夫眼中倒是可以做個對手。
老夫或許殺不了他,但要保住你這一脈香火還是有些餘力的。
”乃仁聽得老者言語不由得後腦勺發麻,一根涼線直透腳心,這老者實在是太狂了,口氣之大簡直要嚇死乃仁這個人間帝王。
七八個元嬰後期修士,那是什麼概念?反正乃仁是不知道那究竟代表著什麼。
乃仁皇帝只知道,一個元嬰後期修士舉手投足之間便可毀山裂江,七八個疊加在一起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所能想象的極限。
乃仁額頭上的汗珠更密了,大冬天的順著臉頰緩緩淌進脖頸,使得脖頸冰涼一片。
乃仁定了定神,最後問道;“不知前輩如何稱呼?在皇室密訓之中,只稱您為前輩,卻不知該如何稱呼您的名號。
”老者身形微微一頓,隨後似乎想起了什麼,略微嘆了口氣道:“老夫的名號天地不容,你們這些後輩知道了有害無益。
傳揚出去,老夫雖然不怕,但你們卻必然遭殃。
”隨後老者突然想起了什麼,雙目之中露出濃濃的興趣,突然道:“還有個人,著你的人幫老夫留意他的行蹤和所有的關於他的事迹。
三個月內老夫要這人的你們能夠查到的全部經歷。
”乃仁皇帝察言觀色之間,立時看出老者口中所要找的人和老者有些關聯,並且老者極其看重此事,是以不敢怠慢連忙道:“不知前輩要找何人?”“此人,算是老夫的一個……”說到這裡,老者微微一頓,閱盡滄桑的眼中竟也流露出一絲淡淡的茫然,隨後道:“老夫也不知道他應該算是老夫的什麼人,此人名叫袁飛!”老者淡淡的言道,隨後身形一晃消失不見。
第五百一十七章 膏藥貼身不厭其煩“袁飛?”乃仁皇帝微微一愣,仔細咀嚼著這個名字,“似乎有些熟悉!咦!竟然是此人!”乃仁皇帝雖是人間帝王,但對修仙一界也是關注非常,自然不會不知道聞名修仙界的袁飛大名,此人被稱為是千年以來結丹修士第一人,來歷神秘,卻如流星般乍現,據說在修仙一界,提起袁飛這個名字就是元嬰修士都要皺皺眉頭!乃仁皇帝隨後便將袁飛這件事放下,畢竟袁飛雖然了得,但和他的江山社稷沒什麼關係,乃仁皇帝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穩固江山,保住社稷!此刻那老者放出的相隔光幕已經散掉。
三個王爺還有昕瑞皇后見到光幕消散后乃仁皇帝正在沉思,是以便在一旁候著,不敢驚擾。
乃仁皇帝深吸口氣,看向三個王爺,雙目湛湛放亮,似乎看到了重新穩定大傲的希望。
三個月內,一片糜爛的大傲,竟然如起死回生般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先是三大反王一夜之間共同宣誓重新效忠乃仁皇帝,乃仁皇帝也既往不咎,不再追討他們的反叛之罪。
不過皇家並未透漏出佛家才是這場天下大亂的罪魁禍首,畢竟若是公然將此事宣稱出來,便等於是在和佛家公然對抗,大傲皇家現在根本沒有這個實力來和佛家叫板,甚至還要小心謹慎的不要惹惱佛家。
三大反王之亂佔據了天下大亂的大半,可以說天下反賊兵禍基本上都是因為這三大王爺叛反這才出現。
沒有三大反王造反,牽制了大傲六成兵力,其他擁兵的將軍或是王爺們是絕對不敢反叛的,就是那些草寇們也不敢公然搶掠。
三大反王便是這場禍亂的根源,一切造反勢力的依靠大樹,現在三大反王一夜歸順,使得其他反賊立即沒了遮擋成了靶子。
而原本正在觀望,不服從皇家調令的一干擁兵的王爺將軍們也不敢再打小算盤,也不用皇家命令,立即出兵平叛,幾乎是一夜之間天下反賊便被屠戳個七七八八,剩下的那些流寇再也傷及不到江山根本。
等到乃仁皇帝收回兵權穩固統治之後,開始倒霉的便是那些依仗法術燒殺搶掠的修士。
那些機靈的還好,眼看著天下大勢漸趨平穩,立即收手,重新過上隱士生活,至於那些沒什麼眼力的依舊上竄下跳的立時遭到軍隊圍攻。
這些趁著天下大亂作惡的修士基本上最高修為也不過是築基期而已,還基本上都是假築基,即便有些結丹修士捲入其中也是為了修鍊陰邪功法寶物,這些結丹修士心性練達,眼見不妙自然是各自歸隱,而剩下的一干假築基甚至是練氣期的修士們根本經不過軍隊砍殺。
天地之間,乃是一個大循環,只要生存在這天地之間,便不會有什麼東西可以超脫其外,一物克制一物便是世間的根本秩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