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佻達,卻不莽撞,幾經思慮,覺得有幾件事必須先做:第一,蔡昌義的行蹤必須先查清楚,如果已被「九陰教」所擄,應該先救人,然後設法與「金陵五公子」聚齊。
第二,「九陰教」教主是否仍在那座莊院?自己走了以後,她採取何種行動?她曾傳諭通知「玄冥教」的人會商對付他們華家之策,眼下的情勢又如何?第三,他對司馬長青的案情,大體上固然已經明白,但因「玉鼎夫人」語焉不詳,譬如碧玉小鼎為何會被「九陰教」教主盜用,「九陰教」教主又如何與「玄冥教」的人勾結行兇等等關鍵,仍是想它不通。
如有可能,他想見一見「玉鼎夫人」,或是與賈嫣師徒懇切地談一談。
因之,他投店,他漫遊,一來是避免為「江南儒醫」招來禍患,二來也是為了隱秘行蹤,保持行動的靈活。
他更為幾件必須要辦的事安排了次序:想見「玉鼎夫人」倒不急,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查探「九陰教」的動向最好是在晚上,免得打草驚蛇,讓他們提高警覺,目前還是關注一下「金陵五公子」的下落。
他心思縝密,半日之間,好似成熟得多了。
此刻,他信步漫遊,東張,西望,來到了江干下關。
金陵眼下是明朝的都會,也是水陸碼頭。
下關一帶,車馬不絕,商旅如潮,另外有三多,那是鏢局多、客棧酒肆多、茶樓楚館多。
這下關一帶,其繁榮不下於城內夫子廟,大街之上,除了商賈行旅,船夫腳衙之外,到處可見高一頭、闊一臂、橫眉瞪目的好漢,這些人橫衝直闖,鬥毆滋事,如同家常便飯,公門的捕快,只要不出人命,竟也視若無睹。
華雲龍在那熙來攘往的人叢中轉了一轉,不見特殊扎眼的人物,便向一座不大不小的茶樓踱了過去。
一個茶博士迎了上來,哈腰打躬道:“少爺請,樓上有雅座。
” 華雲龍將頭一點,登上二樓,選了一個臨窗的位子。
茶博士急忙搬動桌椅,阿諛道:“嘿嘿,這窗口面臨長江,空氣清朗,比雅座更好。
爺,您喝什麼茶?” 華雲龍信口言道:“普洱。
” 茶博士乾笑一聲,道:“您老來自滇邊吧?嘿嘿!其實「普洱」不如「武夷」,「武夷」不如「君山」,「君山」不如「龍井」。
「龍井」的「毛尖」,那才是茶中珍品。
爺,您老泡一杯「毛尖」試試如何?” 華雲龍目光一抬,笑道:“你對茶很有研究?” 茶博士微微一怔,哈腰道:“爺誇獎。
” 華雲龍臉色陡沉,道:“我要普洱。
” 茶博士又是一怔,躡嚅道:“這……這……” 華雲龍朗聲大笑,道:“這什麼?普洱缺貨,是么?” 茶博士一臉尷尬,連連作揖道:“是,是,普洱缺貨,爺海涵。
” 華雲龍大笑不已,道:“既然缺貨,何須饒舌,你倒很會做生意。
” 茶博士滿臉通紅,垂目道:“大人不記小人過,爺見諒。
” 華雲龍輕輕揮手道:“去吧,隨便什麼茶,我都喝啦。
” 茶博士想不到他如此好說話,抬目一楞,隨即哈腰告退,匆匆下樓而去。
這一刻,樓上的茶客均紛紛向他望來。
一者是他勁裝佩劍,體形偉岸,目光熠熠,英氣逼人的緣故,再者,為了選一杯茶,他竟調侃了店伙一頓,旁人只當他尋事惹非而來,因之格外惹人注意。
須知白晝飲茶,大半俱是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這種人不但喜歡起鬨,而且專門好稱英雄,強替別人出頭,美其名曰謂之打抱不平,不料華雲龍隨和得緊,僅是打個哈哈而已,那就不免令人失望了。
華雲龍氣派極大,目光在眾人臉上一轉,便自去望窗外,悠然自得地欣賞那浩瀚的江水、往來的船隻。
“二哥,此人身手不弱?” 另外一個清朗聲音道:“嗯,此人英氣朗朗,神儀內蘊,是個內家高手。
” 華雲龍雖在眺望江景,但他乃是有為而來,兩人的談話,他聽得一字不漏。
就在這時,茶博士端來一壺香茗,他回過身來,啜了一口,趁機朝那聲音來源望去。
但見茶樓一角,面對面坐著兩個三十左右的漢子,其中一人虯須繞腮,頰上老大一條刀疤,另一人體形瘦長,眉心一顆黑痣,兩人同是短裝打扮,身帶兵刃,但卻風塵僕僕,戚容盈面,一副焦灼不安的神情。
他朝兩人望去,那二人也正向他望來。
華雲龍並無以貌取人的習氣,目光一觸,頓時微微一笑,道:“兩位兄台若不見棄,何不移駕一敘?” 因為一句話,已激起俠義的心腸,他竟忘懷了此行的目的,主動招呼別人了。
兩個漢子猶豫了一陣,終於端起茶具,走了過來。
瘦長漢子抱拳一拱,道:“區區駱振甫,這位是區區三弟,姓馬名世傑……” 華雲龍還了一禮,肅容道:“在下白琦,兩位坐下談。
” 這是他暗中的決定,凡遇未明底細的人,一律暫用假名。
駱振甫與馬世傑道了「久仰」,分別在他兩側落坐。
三人寒暄一翻,華雲龍向他們打聽「金陵五公子」的消息,馬世傑悄聲道:“他們正在找一個人。
” 當下食指沾水寫出了三個字——華雲龍。
華雲龍驀然見到自己的姓名,不覺凜然一震,華雲龍歉然一笑,道:“兩位兄台幸勿見責,在下正是華雲龍。
” 馬、駱二人怔了一怔,彼此相顧,似乎仍難置信。
華雲龍只得又道:“在下原是被「九陰教」教主所劫,昨夜脫險歸來,曾經見過余老前輩,虛名相見,也是逼不得已。
” 於是駱振甫、馬世傑帶領華雲龍去找「金陵五公子」,出城不多時,在一處樹林邊就碰上了蔡昌義與李博生、余昭南等人,大家聚在一起攀談。
華雲龍一一抱拳作禮,道過久仰,然後一顧蔡昌義,說道:“昌義兄,我脫險歸來,卻是遍尋不獲,你到哪裡去了?” 蔡昌義嚷嚷道:“還說哩,你找我,我又何嘗不在找你,練了三天武功,再到你囚禁之處,你卻不翼而飛了。
” 華雲龍不勝詫異,訝然問道:“怎麼?你知道我被禁之處?” 言下之意,有點不太相信,因為蔡昌義乃是性子急躁,義薄雲天的漢子,既然早知他被禁之處,斷無不出手救人之理,縱然變得聰明了,知道一個人力量單薄,不足成事,那也不會不聞不問,獨自跑去「練了三天武功」的。
余昭南與李博生也不敢相信,兩人都是目射神光,訝然地望著他。
蔡昌義卻是一無所覺,仍舊話焉不忿地道:“當然羅,如若不然,我怎會快馬傳訊,找博生兄他們從速趕回。
” 李博生恍然而悟,道:“這樣講,你差人傳訊之時,尚不知華兄已經脫險羅?” 蔡昌義突然道:“如今魔劫已興,前天晚上,我就見到「玄冥教」的人與「九陰教」教主竊竊私議……” 提起「九陰教」主,華雲龍不覺精神一振,介面問道:“你在哪裡見到他們竊竊私議?” 蔡昌義突然意興遄飛地揚一揚目,笑道:“就在你那被禁之處的前院啊,前天晚上,我見到的可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