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紫玉將頭一點,道:“正是司馬長青大俠夫婦,他夫婦暴斃在洛陽家中,傷痕同在咽喉,乃是獸類噬傷而死,兇手留下了道長當年使用的標記。
” 話猶未畢,長恨道姑神色劇變,目光如炬,駭然問道:“你是說碧玉小鼎?” 長恨道姑駭然問出此話,華雲龍幾乎失聲大叫:“玉鼎夫人,她就是玉鼎夫人。
” 其實當方紫玉激動的稱呼長恨道姑「姑娘」時,他心中便有所疑了,只因據他所知,玉鼎夫人早已亡故,遺書就在他懷中,因而未敢斷定。
這時,長恨道姑的聲音已經再度傳出,道:“司馬大俠與雲中山華家的人交非泛泛,他夫婦同時遇害,不知「落霞山莊」採取何種行動?” 華雲龍輕貼窗欞,從那小孔中再度朝房內望去。
只見方紫玉臉帶戚容,道:“由於那碧玉小鼎的緣故,「落霞山莊」的人懷疑道長就是血案的主謀,眼下白君儀的兒子名叫華雲龍,奉命在江湖上偵緝元兇。
” 長恨道姑微顯激動的道:“果真如此,華天虹竟不親自出馬么?” 當此之時,她不為自己辯白,卻自激動地問及華天虹何不親自出馬,華雲龍耳聞目睹之下,不覺滿頭霧水,好生不解。
只聽方紫玉忿然接道:“華大俠如今享盡齊人之福,怕是早將往事忘得一乾二淨了。
” 這話除忿忿不平之外,尚有一股酸溜溜的滋味,華雲龍乃是天生情種,對於嫉憤之情感覺特別敏銳,聞言越發瞪大眼睛,凝神視聽。
長恨道姑喟聲一嘆,道:“老太君一生端正嚴謹,如今事涉血案,貧道與華家已是恩怨難分,她老人家差遣孫兒下山查訪,正是她賢明之處。
” 聽到此處,華雲龍心緒大為激蕩,對長恨道姑不覺倏生同情之心。
只聽長恨道姑深深一聲嘆息,又自接道:“適才你講白君儀的兒子奉命在江湖上緝兇,可知他目前身在何處么?” 方紫玉道:“前些日子,他曾與「江南儒醫」之子同至「怡心院」查究嫣兒的底細,如今聽說已被教主擄走了。
” 但見長恨道姑猝然一驚,道:“你是說九陰教主?九陰教主到了金陵啦?” 方紫玉將頭一點,道:“正是九陰教主。
紫玉聽說他被擄,立即發動門下明查暗訪,直到目前為止,仍不知九陰教主落在何方。
” 長恨道姑微一吟哦,忽然說道:“這孩子倒也乖覺,他能去找九陰教主,總算被他找到對象了。
怎奈九陰教主詭譎多智,心狠手辣,如今重臨江湖,必有所為,那孩子落在她的手中,不但一無所得,恐怕已經凶多吉少了。
” 只聽方紫玉道:“據紫玉查訪所得,司馬大俠遇害之事,牽連極大,不是九陰教主一人所為。
但因兇手留下道長的標記,「落霞山莊」的人,總認為道長涉嫌最重,依紫玉之見,道長似有加以表白之必要,免得替人受禍,有損清譽。
” 華雲龍暗暗叫道:“不要表白了,我已深信與你們無關。
” 但聞長恨道姑低聲一嘆,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貧道已是方外之人,毀譽算不了什麼。
況且貧道早有遺書致奉「落霞山莊」,當年的「玉鼎夫人」去世多年了,碧玉小鼎與貧道已無關聯,就讓他們自求解答去吧。
” 華雲龍感情特別濃厚,聽到這裡,但覺熱血沸騰,幾乎忍不住衝進房去,揭開她的行藏,勸慰她一番。
差幸他教養有素,臨機尚能沉住氣,念頭一轉,想到「玉鼎夫人」如今號稱「長恨」,茹恨之深,不言可知,倘若莽莽撞撞,唯恐激起她的反感,弄巧成拙,因之強捺心神,往下聽去。
只聽方紫玉輕輕一聲嘆息,道:“道長如此自苦,真是所為何來?” 但見長恨道姑凄然一笑,道:“你又何必為我興嘆,你說不與華家為難,卻又念念不忘創立「奼女教」,用意何在,不也與貧道的心情一樣么?” 方紫玉臉上忽然升起一片紅暈,俯首亢聲道:“紫玉乃是謹遵道長的諭令,如若不能,我真恨不得掀起漫天風雨,且看他如何善後?” 長恨道姑失笑道:“事實上,你卻是處處維護「落霞山莊」哩。
” 方紫玉紅暈更濃,欲待抗辯,卻又無話可說。
那位老年道姑久未言語,此刻忽然低聲一嘆,道:“這便是前世的冤孽,咱們身為女子,一旦情有所鍾,終身便難忘懷。
恨道友,江湖怕是要從此多事了。
” 長恨道姑訝然回顧,道:“道友另有所見么?” 老年道姑道:“事實至為明顯,司馬大俠並非泛泛之輩,便是貧道也知他與「落霞山莊」交情深厚,他夫婦同時遇害,豈非向雲中山華家挑戰么?如今九陰教主重臨江湖,據方姑娘所說,好似另有他人與九陰教沆瀣一氣。
” 話猶未畢,方紫玉已自介面道:“那是「玄冥教」。
年來「玄冥教」的徒眾往來江湖,無惡不作,紫玉暗中留神,發覺這些人武功別具一格,近來已經由暗轉明,漸漸明目張胆了。
” 長恨道姑不覺驚道:“啊!那「玄冥教」教主何許人也?” 方紫玉道:“「玄冥教」教主始終未曾露面,他手下人卻有同名同姓的無數仇華,在各地滋生事端,據說這次司馬大俠被害之事,便有一個仇華參與其中。
” 長恨道姑激動地道:“無數仇華?那是沖著華家來的?碧玉小鼎,那顯然又是九陰教主的陰謀。
她竊取貧道的標記,妄想引貧道露面,俾以利用貧道往日的淵源,設計陷害華家。
貧道身在方外,再也不願介入江湖恩怨之中,讓他們鬥法去吧。
” 只見方紫玉神色一凜,急聲道:“那華大俠的事,道長當真不管了么?” 長恨道姑忽然浩嘆一聲,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紫玉,創你的「奼女教」幫助他吧,貧道心血已枯,再無氣力了。
” 方紫玉惶惶恐恐,嚅嚅接道:“這……” 長恨道姑舉手一揮,截口接道:“去吧,往日是貧道疏忽,竟不知你對華天虹也有情,及待省悟,已經無能為力了。
如今貧道只能勸你,愛其所愛,不必定有所獲。
你昔日頗有男兒氣概,好好創一番事業,以慰晚景吧。
” 至此,華雲龍不覺淚眼蒙蒙,伏在那窗欞之上,宛如失去了知覺。
半晌,華雲龍從迷惘中驚醒,但覺眼前一片漆黑,房內熄了燈,方紫玉師徒不知於何時退走了。
此刻,他心中仍有凄涼哀婉的感覺,默默的離開道觀,奔向荒山。
他一面暗忖,一面游目四顧,自言自語道:“天將黎明,歇一忽兒再講,反正空想無用,我只要多動腦筋,未嘗不能獨挽狂瀾,剷除妖氛……” 他找了靠牆的一張石凳坐了下去,頓時使將一切置諸腦後,專心致志的行起功來。
這日晌午,他腰懸長劍,斜背行囊,再度到了金陵。
他由通濟門進城,在一家「萬隆」客棧落腳。
這一次不投「醫廬」,可知經過一番思慮了。
梳洗用餐畢,換了一身絳紫色湖綢緊身衣褲,足登快靴,肩披同色斗蓬,將那色澤斑駁的古劍系在腰際,又將三個藥瓶及那串珍珠妥藏懷中,喚來店夥計,交代了一番,然後裝作遊客的模樣,信步出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