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浪子小說21部合集 - 第4931節

凌君毅凝目看去,原來石球底下,連著一根兒臂粗的鐵杆,此時已不需自己用力,鐵杆自動把石球頂了起來。
石球底下,露出一個圓形的石穴,望去黑黝黝的,深不見底。
凌君毅舉足跨入石穴,才看清下面有一道狹窄的石級,循壁而下。
這洞穴僅容一個人的身子,你無法低下頭去看下面的情形,只好任由雙腳循著石級走去。
這樣垂直走了四五十級之多,忽然斜斜轉起圈來,凌君毅只覺這道石級,已經由垂直而下,變成盤著石壁而行,而且這圈子似乎轉得相當大。
他暗自估計,自己像是環著一個圓形的巨大石室而下,這圓形石室,少說也有十數丈方圓。
不大工夫,石級已到盡頭,舉目望去,自己站在一條寬敞的走廊之上。
這走廊果然也是圓的。
自己推測得一點沒錯,圓形的走廊,果然環繞著一座圓形石室。
圓形的石室,壁間有著一道漆了朱紅的石門,石門緊緊閉著!他走了幾步,發覺圓形石室不止一道門戶,而且同樣漆著朱紅,石室既呈圓形,相距不過三丈,就發現了兩道朱門,由此推想,這條圓形的走廊上,就應該不止只有兩道朱門了。
自己該從哪一道朱門進去呢?他不禁想起榮敬宗說過:黑龍潭總管掌管的是一條金魚,會主保管的是“驪龍珠”,除了會主沒有人知道洞府如何開啟。
他沒有到裡面來過,自然不知道這裡會有許多門戶,更不知道該從何門而入了。
再看附近一道朱門,關閉得甚是嚴密,並無鑰匙孔,那麼榮老伯交給自己的金魚,如何開啟呢?心念轉動,立即探手入懷,摸出金魚,仔細察看了一陣。
覺得這條金色鯉魚,非銀非金,非銅非鐵,拿在手上,頭尾活動,簡直和活的一般,但除了製作精巧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何異處。
榮敬宗說它腹中藏有開啟石門之鑰,只不知如何才能把石門之鑰取出。
他反覆諦視,實在想不出從哪裡可以把魚腹弄開,他雙手捉住活動的頭尾,正在思索這閃閃金光魚鱗,哪一片上裝著開啟的機括。
但就在此時,他捉住魚頭的右手,手指無意之間觸到魚目,耳中但聽“嗒”的一聲輕響!這聲音自然十分輕微,但凌君毅已然聽到,不,他目光一瞥,已然看到金色鯉魚口中,吐出一小截金色細管。
心中不禁一喜,急使伸出兩個指尖,小心翼翼的捏住金色細管,緩緩抽了出來。
這金色細管,只有半寸來長,入手甚輕,還沒細看,金色細管管身忽然自動裂開,中間藏著一個極細的紙卷。
凌君毅緩緩攤開紙卷,也不過半寸見方,薄得似絹非絹,上面畫著一個八卦。
每個卦的底下,均有一行細字註解,字細有如髮絲,但寫得十分工整,一筆不苟。
凌君毅凝足目功,才看清楚每一個卦,原來是一道門戶,共分“天”、“地”、“風”、“雲”、“飛龍”、“武翼”、“鳥翔”、“婉盤”八門。
這八道門戶,又有“休”、“生”、“傷”、“杜”、“死”、“景”、“涼”、“開”之別。
只有“休”、“開”、“生”三門為吉,其餘皆屬凶門。
出入也有一定的路線,須由“開”門入,“生”門出,如果不走出來,須得熟諳門戶陣勢的人,才能把你引出。
凌君毅心中暗道:“自己差幸沒有魯莽行事,方才如果看到門戶,就推門進去,就非失陷在裡面不可了。
”再看圖上註釋,“開”門在西北方向,“生”門在東北方向,他把這兩道門戶,緊記在心,依然將絲絹重新卷好,放入金管之中,然後用手指捏住魚目,魚口自開,把金色細管從口中放入,手指一松,但聽“嗒”的一聲輕響,魚口果然重又闔起。
凌君毅心中暗暗讚歎,這尾金色鯉魚,當真精巧得巧奪天工,敢情也是出於神運算元之手。
他收好金魚,就按照圖上的記載,舉步朝走廊上行去。
這圓形石室的八道朱門,卻是一個模樣,門上也沒有任何記號,使人分不清哪是“生”門,哪是“死”門,尤其在地底石窟之中,也分不清東西南北的方向。
他是根據圖上所畫的那道石級盡頭,是南方“景”門,順著次序,從南往東,再由東往北,自然就是西北“開”門。
他心中默默數到第六道門戶〔經過的五道門戶,是離、箕、震、昆、坎五卦,即南方景門,東南杜門,東方傷門,東北生門,北方休門〕。
現在他已經走到西北“開”門的門前,毫不猶豫地伸手推去,兩扇朱紅石門,居然應手而啟。
凌君毅遂即舉步走入,本來他目能夜視,黑暗之中也可辨物。
此時藉著珠光,舉目打量,這石門之內,只是一條丈許寬的夾道,兩邊是清水磚牆,連地下也鋪著水磨方磚,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這甬道只有四五丈遠近,盡頭處是一道清水磚牆,牆上又是一道青色的門戶,自己還未行近,青門已經呀然開啟。
凌君毅腳下未停,門戶既然自行開啟,他就走了進去,等他跨進門內,青門又自行閱起,凌君毅當然不在乎青門闔起,因為自己進來之後,原來就是不再從這道門出去了。
但當進入門內之後,不由得一楞。
因為在他想來,這道門內,必是老會主發現的重陽真人遺留武功壁畫的石室無疑。
哪知呈現在眼前的,只是一間兩丈方圓的圓形石室,除了四周同樣有八扇門戶。
中間放著一人來高的一隻古色銅鼎,就再也沒有旁的東西。
凌君毅心頭暗暗嘀咕,忖道:“這裡根本不是榮敬宗說的洞府,莫非自已走錯了門戶?”他心中疑念一生,腳下自然也停了下來。
就在此時,他忽然發現放在中央的古銅鼎,競是自行在緩緩轉動。
凌君毅已知這裡是神運算元所建造,八道門戶,含有不同的機關。
不然,自己進入“開”門之後,就已經觸發了機關,那麼這座古銅鼎的自然旋轉,也並不稀奇。
他經過冷靜的思考,索性站著不動,靜觀其變。
只見古銅鼎轉了一會,忽然緩緩朝地下沉去,露出了一個圓形洞窟。
凌君毅心中一動,忖道:“莫非那藏名冊的洞府,就在洞窟之下?” 一念及此,正待舉步走去,忽然暗道:“不對,自己下去之後,如果再回上來,這間圓形石室,一共有八個門戶,四壁連同門上畫的都是雲彩,如何分辨得出哪一扇是“生”門?萬一走錯了門戶,再也休想出得去了。
” 想到這裡,立時暗暗計算,自己站立之處,背後這道是“開”門,出去該走“生”門,那是自己左首第二個門戶。
當下摸摸身上還有三個從鐵網上摘下來的倒刺,這就取了一個放到地上,作為標記,然後舉步朝中央洞窟行去。
走近洞穴,探首往下望去,窟窿中空,洞洞的沒有石級,而且黝黑如墨,任你凝足目力,也看不見洞內的景物。
凌君毅不敢魯莽從事,先摘下懸挂腰際的“驪龍珠”,伸手探入,珠光照處,已可看清那是一間不過兩丈許見方的石室,地方不大。
本來在窟窿上的那座古銅鼎,如今已經端端正正放在石室中央。
從窟窿到地面,不過二丈高下。
這就雙腳先下,穿洞而入。
他為謹慎計,身子落下之際,快到古銅鼎上面,立即朝旁側飄飛開去。
他手托“驪龍珠”,站定身子,舉目打量,這間石室,略呈長方,上首和左右兩堵石壁上,果然都有雕刻的壁畫。
上首壁下,有一個青石蒲團和一張青石的長案,案上放著一隻檀木小木箱,敢情就是“太陽教名冊”。
另外還有一個白銅燭台和點剩的半支蠟燭,案前不遠,就是那座古銅鼎,此外別無他物。
對面一堵石壁上,本來是一道門戶,現在已用青石封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