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婦一身黑色勁衣,背插長劍,柳眉杏眼梨花面,身段輕盈,儀態不俗,一張塗丹櫻口,正在啟合,露出一線瑩潔玉齒,看她神態,似是正在向一個騎青花馬,穿籃衫的青年人盤問。
右邊的僧人穿灰衣,持月牙鏟,年約四十餘歲,看來並無凶戾之氣。
老叟一身土布葛衣,徒手末攜兵刃,手裡拿著一個長約三尺的旱煙袋,想必就是老叟的兵器了。
在道路的一邊,倘有一個騎花馬的藍衫少年書生,在十數背刀大漢的包圍下,戰戰兢兢地等候著盤問。
江天濤打量間,距離隘口已不遠了。
小青見前面有人擋道,不由昂首發出一聲長嘯,反而向隘口處加速馳去。
隘口虛的少婦僧叟和數十背刀壯漢,聞聲俱都舉目望來,當他們抬眼的一剎那,不少人雙目一亮,脫口低呼道:“點子來了!” 輕盈少婦一見,即向左右一揮手,數十壯漢,諺瀑散開,同時大聲吆喝,命令兩個身穿藍衫騎馬的人,趕快上路。
兩個身穿藍衫的青年人,自是如獲大赦,忙不迭地上馬,一扣馬腹,慌張衝進隘口,如飛馳去。
江天濤早已看出少婦等人的來歷和目的,來至近前,自動勒馬停止,這時他才發現輕盈少婦,較他在遠處看的尤為艷麗。
根據她立站的位置,斷定她是領袖丘陵山區的首腦人物。
小青四蹄尚末立穩,艷麗少婦已抱拳為禮嬌聲道:“閣下來得好快,可否請下馬一談。
” 江天濤見少婦和言悅色,雖然內心微泛怒火,卻也不便發作,只得馬上拱手,也平和地說:“在下急於趕路,無暇久停,夫人如有話就請快說。
” 艷麗少婦突然嬌面一紅,不由柳眉一皺,含笑薄嗔地望著江天濤,似乎怪他的稱呼說錯了。
江天濤看她芳齡至少已有二十六七歲,自信沒有呼錯,但見她微顯不高興地樣子,急忙改口說:“姑娘有話盡避說,在下實無心久待。
” 艷麗少婦一聽江天濤改呼姑娘,不由嬌靨更紅了,急忙含笑道:“小女子羅艷珠,恭為三釵幫第九十九分舵主,頃接本幫鴿訊,閣下曾於松桃以東貢糧鎮,單劍力敵本幫高手五人,小女子聞訊十分佩服……” 江天濤末待艷麗少婦羅艷珠講完,立即插言道:“貴幫五人聯手圍攻一蒙頭女子,在下路見不平,因而與貴幫五位動手。
” 羅艷珠神秘地一笑,含意頒深的道:“閣下救了那位蒙頭女子,她今後自會報答閣下……” 江天濤一想到那個不通情理的蒙頭女子,心中便不禁微泛怒火,因而,劍眉一軒,沉聲說:“羅舵主攔住在下的去路,如果儘是這些瑣事,請恕在下要走了。
”說著,就待抖韁催馬。
布衣老叟一見,急忙舉手高聲道:“閣下請轉老朽一言。
” 江天濤見老人神色溫和,也謙和地道:“老人家請講。
” 布衣老人急忙謙遜她說:“不敢不敢,我們舵主絕早在此候駕,並無惡意阻攔,僅有幾句上峰轉達的話與閣下商議,絕對延誤不了閣下如期趕至幕草山。
” 江天濤一聽,心頭猛地一震,面色立變,他確沒想到三釵幫的暗探如此厲害,僅僅一個夜晚的時間,便探出他的目的地是幕阜山,由於心中一驚,不由急聲道:“老人家有什麼教言,請講當面,只要在下力能所及,無不遵命。
” 布衣老人一聽,和藹的老臉上,立即閃過一道興奮光采,愉快地應了個好,立即鄭重地說:“本幫成立宗旨,在溶天下英豪與一爐,協力衛道,共扶正義,本幫幫主竭誠請閣下加盟……” 江天濤末待布衣老人說完,立即婉言含笑道:“人各有志,請恕在下有負盛意,礙難答允。
” 艷麗少女羅艷珠,急忙補充道:“閣下如願加盟,總壇萃英廳上的金交椅,任由閣下選擇。
” 江天濤聽得有趣,不禁仰天一陣長笑,聲如金鳴王振,震蕩林野,歷久不絕。
艷麗少女羅艷珠和一僧一叟,俱都聽得面色一變,根據這聲悠長清越的笑聲,傳信飛鴿傳來的消息不虛,馬上藍衫少年的內功修為,果然已非一般一流高手可比。
江天濤童心末眠,有意打趣三釵,因而斂笑朗聲問:“請問貴幫萃英廳上的金交椅,可包括貴幫幫主的寶座在內?” 如此一問,艷麗少婦和老叟的面色,同時一變,持鏟僧人立即單掌合十,朗聲宣了一聲阿彌陀佛,接著沉聲道:“小施主言詞狂傲,意含輕蔑,本舵雖然奉命不準與小施主動手過招,但貧僧職責所在,少不得要向小施主請領幾招絕學了。
”了字出口,身形已凌空躍起兩丈,手中月牙鏟,一招“金剛開山”,挾著一陣卷空勁風,直向江天濤的當頭砸下。
江天濤冷冷一笑,縱馬已至一丈以外,一長身形,凌空躍至僧人之上,寒光一閃,長劍同時撤出鞘外。
身在空中,檸腰一挺,立變頭下腳上,手中長劍,疾演“劃地分界”,幻起一道弧形匹練,直划僧人的肩頸。
持鏟僧人一招擊空,頓覺腦後生風,心知不妙,急墜身形,腳尖一著地面,飛身暴退兩丈。
江天濤一劍划空,趁勢疾演“雲里翻身”,一個筋斗,再至僧人頭上,大喝一聲,長劍猛劈而下。
持鏟僧人大吃一驚,厲喝一聲,橫鏟托出。
輕盈少婦和布衣老叟看得面色大變,同時急呼:“少俠手下留倩……” 江天濤劍勢雖仍閃電劈下,但已減去四成真力。
噹啷一聲,火星飛灑,持鏟僧人被震得一直向後踉蹌退去。
人影閃處,布衣老叟,飛身前撲,伸手將僧人扶住。
江天濤藉著反震之力,身形再度彈起,飄然落在馬上,一扣馬腹,小青一聲怒嘶,放蹄向隘口衝去。
布衣老叟雖然震驚江天濤這份輕身功夫,但仍沒忘了高聲疾呼:“老朽之言,務請少俠三思。
” 江天濤依然以玩笑的口吻,朗聲道:“三釵如肯下山親迎,在下極願一游東梁山。
”說罷,又是一陣少不更事的哈哈大笑,直向丘陵地區內馳去。
江天濤飛馳中想到自己的功力劍術同時猛進,心裡也不禁暗暗欣喜,想到雪姊姊的叮囑,希望他以嶄新的姿態再見恩師,這話果然被雪姊姊言中了。
馳出丘陵地區,直奔辰州。
這時湘北一帶,正是倉盈庹實的豐收之後,農作閑暇,百姓都藉此延神賽會,相互宴飲,到處都是一片昇平景象。
沿途雖然十分熱鬧,但江天濤無心瀏覽,只是飛馬向前緊趕。
所幸由丘陵地區,直到渡過湖水,一路上十分順利,莫說沒碰到三釵幫的高手截擊,就是沿途武林人物,也幾乎絕跡。
江天濤一心趕路,加之沿途十分熱鬧,因而並未留心沿途的武林人物何以突然減少的原因。
雖然酒樓茶肆間,曾經盛傳著一件武林大喜事,但江天濤都在打尖時間辟房進食和休息,是以也未曾聽見。
渡過湖水,已是西未時分,湘陰城已是燈火萬點輝煌如晝了。
江天濤知道湘陰西關的湘北鴨子樓最著名,各色鴨肉味美可口,風聞江南,因而胃口一動,立即將馬停下來。
將小青交給店伙,匆匆拾級登樓,由於正是晚餐時分,樓上幾乎滿座。
還好,在樓的一角,倘余有兩張空桌,江天濤就在其中的一桌上坐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