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行回到了天馬鏢局,一眼瞥見少鏢頭夫人楚明綺、顧嫣文姑娘陪著一位葛衫白須老者談話。
老者一見謝雲岳等進來,即立起含笑道:「是言少俠麽?」順手從袖內掣出一函信與謝雲岳。
謝雲岳笑道:「不敢,正是在下,訪問老先生尊姓台甫如何稱呼?」一面伸手接過這信封,一面打量這老者形像。
這老者生具一付壽像,長眉及頰,海口貝齒,風目含威,開闔之間光芒四射,身材極修長,腰子挺直,一雙手掌潔白如玉,所蓄指甲長及兩寸,老者正待回答,顧嫣文接著引見道:「這位老前輩就是燕雲大俠鐵指仙猿白羽。
」奔雷劍客司馬仲明立時驚喊了聲,道:「白兄敢情就是當年在濟南千佛山掌劈十五家綠林巨寇的大俠麽?幸會,幸會。
」說著自我介紹,又將鏢局同仁一一引見。
謝雲岳認出封皮上系蒼璽手跡,連忙退至一隅拆封取出詳閱,函中云:「三弟如晤。
晉祠握別。
勿又近旬,與嘯弟兼程北返,途中雖稍受阻難,幸得及時化解,略無羈絆,安抵昌平,較宮門二傑返京先至半日。
郭堡主已先抵京城,仗嘉親王助力,嚴戒宮門二傑不得籍官府之力以莫須有之事率性妄為,若以武林私故,亦不得渲染擴大,只可和平放決,二傑現不出面。
只暗中聯合北五省魔道巨孽向昌平傳家滄州趙家及本幫意圖騷襲,所幸愚兄有先見之明,事先將兩家移往隱蔽處,匪黨兩次撲空。
太原李府血案現已無事,二傑目的在奪取三頁菩提真經,此事已引起十方矚目,不但江湖道上人物顯現,連隱蔽深山老一輩之魔頭亦均紛紛下山,涉入此一奪經漩渦中,是故賢弟此刻周遭,危機四伏。
有間不容髮之勢,愚兄深知賢弟功力精湛,足資應付強敵,但切不可疏忽大意,為賢弟居停帶來無窮災厄,自誤誤人,雖百死亦莫贖,依愚意相勸,此後賢弟行止,還是孤身為上。
此次鐵手仙猿白大俠有事河洛,特修書面交致意,白大俠尚有有關令尊當年之事面告。
」謝雲岳匆匆看罷,揣人襟囊,鐵手仙猿白羽即趕在謝雲岳身前,低聲道:「三日後,老朽在龍亭相晤少俠,有事面告。
」說完,向大眾略一拱手,說聲:「再見。
」人已穿越屋脊逝去。
謝雲岳含笑向司馬仲明笑道:「白大俠為友熱誠,極是難得,只不知他是從何得知在下落在貴鏢局的,方才忘了問┅┅」說此一頓,又笑道:「被楊弼一鬧,竟把少鏢頭治病的事給耽誤了,老鏢頭現在就去吧?」少鏢頭夫人楚明綺一聽,當先就挽著顧嫣文趕入內院,老鏢頭哈哈大笑道:「犬子倘為少俠妙手成春,則少俠不啻為我司馬門中再造恩人。
」老鏢頭門中人丁單薄,只此一子,少夫人又無生育,自其子病後,老鏢頭終日為嗣續憂心,故出此語。
謝雲岳隨著老鏢頭轉進屏風后,一面笑答:「仁者自有天眷,令媳亦是宜男之像,來年老鏢頭定能含殆弄孫無疑。
」老鏢頭被說得心花怒放,呵呵歡愉出聲。
一踏進少鏢頭居室,即嗅到一股濃郁的藥味,瀰漫充斥,謝雲岳一哄氣味,滿是叄屬地黃之類,不禁搖頭三嘆低謂:「此真庸醫誤事。
」楚明綺同顧姑娘已先來床側,聞言楚明綺神色一變,忙關心問道:「少俠你看有治嗎?」謝雲岳聞言一笑道:「大嫂,你別急,我這大夫還沒扶過脈哩。
」楚明綺粉臉一紅,顧姑娘翹起嘴巴嗔道:「那麽你瘋言瘋語則甚,人家丈夫病了,怎不令他牽腸掛肚的嘛。
」老鏢頭尚不失為豪邁之性,爽朗呵呵大笑。
謝雲岳趨至床前,掀開帳簾一瞧,只見少鏢頭仰卧被中,僅露出面首在外,臉如黃臘,一頭亂髮,越顯得形容枯槁,見有人來,甚是吃力地睜開眼皮,點了點頭,又關上眼皮,一張臉只剩下皮包骨,乾癟的一層,真是病久投醫,神仙難治。
楚明綺一陣心酸,噗籟噗籟珠淚直往下淌。
謝雲岳斜坐床沿,拉出少鏢頭手臂,三指一搭,潛心靜慮扶那脈象。
老鏢頭在旁低聲說道:「犬子在初生之時,相者即謂其不永年,是故老朽取名長壽。
」言下不勝慨嘆。
謝雲岳笑道:「江湖術士妄言,怎可輕信,古人云像由心變,輔薄者夭,敦厚者壽,誰能初生即可斷定終生窮通壽夭生老病死,人生必經之途,每人亦必有不同的過程,只可說有幸或不幸爾,似少鏢頭者,遭遇不幸耳。
」良久,兩手六脈扶過,又看舌苔,立起身來,轉向楚明綺微笑道:「大嫂,可否請拿出尊夫從前飲過的藥方一閱?」楚明綺頷首,從桌前小案屜中取出一疊厚厚藥方,謝雲岳接過,逐一審視。
老鏢頭見謝雲岳鄭重加斯,不由皺眉憂心。
約莫一頓飯時,才將厚厚一疊數十張處方檢視完,謝雲岳一臉凝重之色向老鏢頭說:「所延請之大夫必是當地名醫,處方雖略有錯誤,但未必使今郎纏綿不起,想其中別有原因。
」司馬老鏢頭答道:「不錯,此人是當地名醫賴春桂,年有八旬了,診病有如神助,帖不過三,小兒不愈,只有認命了。
」謝雲岳也不置答,只低頭沉思,忽然風快旋身,竄在床前,帳帶一掀,將少鏢頭翻過身來,撕開后胸內衣,略一察看不禁「呀」地驚叫起來。
老鏢頭及楚明綺一聽謝雲岳驚叫出聲,齊趨前而視。
只見小鏢頭后胸赫然呈顯一條寬可兩指,長可五指淤印。
謝雲岳不禁嘆息,道:「此必為陰手所傷,少鏢頭自己不知,想必病發當在暑伏之期,賴醫不知病由內傷而起,誤以外感之葯,以桂枝麻黃等湯主治,后以肝虧腎虛,以地黃隔之味,一誤再誤,冬退發熱,邪熱郁於太陽之經,不得發越,故血從口鼻而出,此為火症,吃虧於賴醫加意於補火,此類於鰲山之燈,火熄則不動,火旺則動速,獨不思火不宜動,動則病矣,速則易終而易環,火太旺,則一炬成燼矣,人之精神有限,在下若遲來十日,令郎將油盡打枯了。
」老鏢頭不禁讚揚道:「聽少俠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此聞所未聞,少俠博學若海,令師定必學究天人,但賴醫學有素,何致有這懸殊出入?」謝雲岳笑道:「醫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若中皆愈也設運以毫釐,則相差不僅千里計也,世人謂良醫有如良相,皆因審眼再三,而後下藥,人命關天,豈能不鄭重。
」說著,在懷中取出精緻小鋼盒,掀開,拈出十二支細如毫髮,長約四寸金針,在少鏢頭后腹處十二重穴,徐徐刺入。
謝雲岳請老鏢頭速遣鏢伙去買七年陳艾及老薑,越多越好。
楚明綺如飛地搶出,囑命鏢伙速去。
約莫一盞茶時,少鏢頭已然呻吟出聲。
此刻,鏢伙業經將陳艾老薑購回,謝雲岳請老鏢頭及楚明綺將少縹頭按捺住,不許稍有動彈,次用薑片三片鋪在淤傷處,陳艾絨置於其上燃著。
三易其艾后,少鏢頭痛得聲如羊嗥,渾身筋骨顫抖,汗流遍體,掙扎欲爬起,想來痛得出奇,經老鏢頭及楚明綺強力捺住。
少鏢頭兩眼瞪得有如銅鈴,只出聲嚷痛。
艾絨換至九遍后,少鏢頭已力竭聲嘶,謝雲岳才道:「現在內傷盡去,不妨事了。
」老鏢頭及楚明綺放手立起,謝雲岳輕輕撥出十二支金針后,將少鏢頭扶起,用掌在後胸輕擊了一下。
只見少鏢頭喉頭出聲,俯身吐出一灘碗塊淤血,腥臭難聞,中人直欲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