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著「先前的慧善大師」的青衣僧人,共有四個,聽到方丈喝聲,立即應了聲「是」,分出兩人,朝范子云走了過去。
這時那「後來的慧善大師」因范子云飛落屋面,又破窗而入,回入禪房,急忙率同追出去的兩個青衣僧人匆匆趕入禪房,目光一瞥,發現范子云已經坐在壁角地上,只是喘息,不由怒聲喝道:“好小子,你敢戲弄佛爺。
”喝聲甫出,陡覺後頸衣領一緊,被人凌空拉了起來。
不,呼的一聲,凌空朝范子云飛了過去。
德清大師看得一驚,他只當「後來的慧善大師」心頭惱怒,要向范子云下手,只要看范子云委頓在地,分明功力已失。
此人是莊主的世侄,是莊主下令要把他截回去的,自然不能受到絲毫傷害,這就大聲喝道:“你這是做什麼?”他出身少林,身為報國寺方丈,依附夏家堡,擔任金章令主,夏莊主答應他的條件,是夏雲峰當上盟主之後,稍假時日,由他去擔任少林寺的方丈。
就在德清大師喝聲出口,朝范子云飛撲過去的「後來的慧善大師」忽然身子一偏,「砰」的一聲,撞在奉方丈之命趕過去捉拿范子云的兩個青衣僧人右首那個僧人身上。
這一記互撞,自然力道極大,立時把右首青衣僧人震了出去,一個人猛然撞上牆壁,撞得他眼前金星亂冒,腳下踉蹌,哪想站立得穩。
後來的慧善大師空有一身武功,腳不著地,自然用不上力道,他和右邊青衣僧人互撞之後,忽然身子一轉,又朝左邊那個青衣僧人撞了過去。
他像空中飛人,來去極快,左邊青衣僧人自然閃避不開,又是「砰」然一聲,一下把他撞出去一丈開外。
這下力道比方才更重,那是因為「後來的慧善大師」雙手雙腳在空中用力掙扎之故,直撞得那青衣僧人悶哼一聲,跌坐在地,再也站不起來。
德清大師看出情形不異,急忙問道:“師叔,這是怎麼一會事?”「後來的慧善大師」身在空中,哪能由得了他?口中剛說了個:“我……”突然身發如箭,猛向德清大師迎面撲了過去。
德清大師不防他話聲未落,就朝自己撲來,睹狀一驚,要待躲閃,已是不及,而且他也深知「後來的慧善大師」一身武功,不在自己之下,哪敢絲毫大意,到了此時,只好雙掌一立,掌上運起六成力道,迎著「後來的慧善大師」,朝前推出。
這一招正是少林寺「降龍伏虎拳」中「當門拒虎」,是一記寓攻擊於防衛的剛猛掌勢。
後來的慧善大師朝德清大師飛來,乃是他后領上被鉤著身不由己之事,他在禪房中飛來飛去,全由系著釣鉤的一根釣絲在指揮。
這時眼看自己迎著德清大師飛撞過去,正待出聲警告,瞥見德清大師雙掌一立,迎著自己推來。
他自然知道自己身在半空;有力無處使,但此時要待解釋也解釋不清,而且他也自然認得德清大師這一記「當門拒虎」,雖是防衛招式,力道沉猛,可以拒虎。
一時之間,也顧不得再開口,只好運起全身功力,氣聚百穴,功凝雙掌和德清大師硬接一記了。
兩人雖是同黨,但這一記交接,兩人卻都用上了全力,空中飛人,自然來勢奇快無比,只聽蓬然一聲大震,四掌接實。
「後來的慧善大師」吃虧在懸空飛來,有力難使,掌勢乍接,他但覺胸口欲裂,兩眼一黑,一個人被震得直飛出去兩丈來遠,砰的一聲,跌在雲床之上,血氣翻騰,喉頭一甜,滿嘴都是血腥氣,他總算久經大敵,及時壓住湧上喉嚨的血氣,立時閉目坐定,不再作聲。
德清六師和他硬接了一記,因「後來的慧善大師」飛來之勢極猛,同樣的被震得心頭狂跳,血氣翻騰,腳下浮動,往後連退子兩步之多,站定下來,也立即凝神運氣。
這時只聽窗外響起一聲清脆的笑聲,說道:“真好玩,范公子,我走啦。
”德清大師猛地抬起頭來,喝道:“什麼人?”窗外人聲寂然,哪有人影?德清大師目光隱射凶光,舉步朝雲床走去。
後來的慧善大師雙目微睜,駭然道:“德清,你要做什麼?”德清大師目注「後來的慧善大師」,沉聲道:“無塵,方才你突襲本座,可是想取得羅漢堂住持之後,再晉陞一級,去謀少林方丈的寶座么?”後來的慧善大師和他硬對一掌,傷得實在不輕,經過一陣運氣調息,翻騰的血氣雖已平息,但尚未復原。
他為人城府極深,看出德清大師神色不善,話聲低沉的道:“你怎麼會有此想法呢?方才貧僧是被人用釣鉤懸空吊起,身不由己,再說莊主要貧僧接替羅漢堂,是為了黃山大會各派推舉盟主。
少林寺領袖群倫,舉足輕重,故必須取得少林寺的支持,待莊主登上盟主寶座,少林寺方丈一席,自然非你莫屬了。
”德清大師臉色陰沉,嘿然道:“本座只是少林寺下院報國寺的方丈而已,你當了羅漢堂住持,就是少林五院長老之一,晉陞方丈,自然要比本座容易得多了。
”後來的慧善大師道:“你此時忽發此言,難道竟敢違抗莊主的命令嗎?”德清大師沉笑一聲道:“本座怎敢違抗莊主之命,只是本座認為你本非少林寺的人,豈可入主少林羅漢堂?”後來的慧善大師也一聲陰笑道:“你若是此刻殺了貧僧,豈非壞了莊主大事?你可曾想到它的後果么?”德清大師大笑道:“這個本座早已想好了,你機密外泄,死在少林慧善大師掌下,此刻黃山大會,已在眼前,少林寺遠在河南,再要派人參加已是不及,本座奉慧善大師叔遺命,前往黃山,參與大會,怎會誤了莊主大事?”後來的慧善大師目光閃爍,冷然道:“這麼說,你是早已存心要殺貧僧的了?”“不錯。
”德清大師沉聲道:“本座是金章令主,殺了你,莊主也未必怪罪於我。
”“好,你既有此心,貧僧那也只好認命了。
”後來的慧善大師點著頭,又道:“可惜莊主還有一道密令,要我去完成的一項任務,我尚未完成,此事關係極大,完成了乃是一件大功,貧僧索性成全了你,不過貧僧有一條件,我將密令交與你,我死之後,你不得毀我遺體,必須當作少林羅漢堂住持厚殮,你可答應?”“好,本座答應你。
”德清大師正是工於心機的人,口中雖然答應,但人卻並未再逼上前去,和他保持了五尺距離,問道:“莊主密令呢?”保持五尺距離,正是「金剛掌」威力可以擊中的有利範圍之內。
後來的慧善大師故意裝作話說多了,胸口起伏,一陣喘息,右手從衣袖中取出一件東西,依然有氣無力的道:“莊主的密令,是要貧僧殺你。
”他取出來的,正是那支化血針筒,說到最後二字,突然聲音轉厲,手指一扣扳機,一下射出五支「化血針」來。
德清大師早就有了戒備,看他取出來的是一管針筒,哪還容他發射?口中大喝一聲,右手一記「金剛掌」,直劈而出,人已隨著喝聲,迅疾向旁閃開。
雙方几乎是同時發難,而且在兩人之間,只有五尺距離,「化血針」射出之時,無聲無息,快如電閃,德清大師縱然見機得快,也因距離太近,如何躲閃得開,但覺胸口一麻,口中驚詫的道:“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