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闖江湖 - 第114節

兩人躬身連連應“是!” 孟帳房道:“這一點請少東主放心,小的與王領班一定不負所托!” 李玉虎又道:“兩位已成家了嗎?眷口住在何處?” 孟帳房躬身道:“小的家人口簡單,有一妻一女一子,均住在鄉下!”第四章 安家興業 王領班也躬身道:“小的一妻三子,與父母兄弟二十多口住在天橋附近。
” 李玉虎道:“隔壁院落乃是小四合院,就給兩位合住,把妻子兒女一齊搬來,也免得每日奔波,兩位意下如何?” 兩人大喜過望,一齊跪下叩頭道謝! 李玉虎笑道:“快請起來,兩位好好乾,一個管帳,一個管人,只要合作無間,哪怕生意不來?將來只要做得好,這客棧內同仁人人有分,就變成大家的了!” 他語氣一轉,又道:“從今日起,咱們先休息三天,請各位同仁先整理一下環境,晚上大會餐,則請廚下大師傅表演一手,做幾道拿手好菜,讓咱們全體同仁品嘗評鑒一番,若是自己人都不滿意,又怎能吸引客人上門呢?是不是?” 孟巧娥一旁聽了,對兒子這番斷然安排,不由打心底佩服,也只有這樣,才能一下子把人心都抓過來啊!她長長嘆了口氣,覺得兒子確確實實是成熟了。
李玉虎聽得她嘆息之聲,雖知其意,卻仍然問道:“娘,您老人家有意見嗎?” 孟巧娥連連搖頭,極力把眶中喜悅的淚水忍了回去。
李玉虎又道:“另外有件事麻煩二位,即刻派三位夥計去請長辛店大安鏢局的負責人!還有誰啊?娘!” 孟巧娥道:“還有萬利錢莊的老闆及如意珠寶行的老闆。
” 李玉虎介面道:“對,就是這三個人。
就說本店有個大客戶,想和他們談談購買或是合作的問題,務必請他們申時到達!” 兩人齊聲應是,李玉虎指著一旁的人又道:“那位是我的大老婆、五老婆及六老婆,以後有什麼事找不到我,跟她們說也是一樣!” 李小虎脆聲道:“還有我呢!怎麼,我做不得主哇!” 李玉虎笑道:“是,是,是!這位是我……二弟、二弟媳,他倆可是人小鬼大,能找到他們也是一樣!” 孟、王兩人一一行禮拜見,最後恭謹的告辭。
李玉虎又道:“今晚二位回去收拾一下,最好明日一早搬來。
對了!帳房裡還有錢嗎?” 孟帳房道:“帳口還有五千兩,足夠了!” 李玉虎道:“好,你們看著辦吧!問問大夥喜歡吃些開么菜,趕快去買,別忘了晚上咱們要大聚餐哪!” 兩人走後,孟巧娥忍不住贊道:“兒啊!你真的長大了,看你這般果斷處事,寬誠待人,娘終於可以放下心了!” 李玉虎笑道:“其實也沒什麼!第一,你兒子會望氣,任何人給你兒子一瞧,可用不可用,馬上知道。
第二,對可用者放心大膽的授權,絕不會有大差錯!” 他站起身來,又道:“走啦!兒子和小虎現在去香山,娘就帶著媳婦們出去走走吧!” 孟巧娥本來就喜歡熱鬧,這時更被他挑起了萬丈豪情,道:“走!娘在牢里被關了幾天,悶死了,正好出去逛逛,你們先走吧!” 李玉虎三人問清香山之路,即由後門出去,見街上行人稀少,便展開六合神行步法,似慢實疾,一路穿街過巷,不到頓飯功夫,已然出了市區,望見了香山。
香山在京城西方,位於宛平縣西北,早在金朝大定二十六年已闢為風景區,並營造香山寺,以為皇帝行官所在。
元蒙之時多有建築,朝中的皇親國戚也都在山中修了別業,以為避暑之用。
明初,洪武帝定都南京,北平封給三子燕王朱棣,有些別業,便荒廢了。
孟巧娥所買的這一處,坐落在香山南路,入冬以來,行人稀少,道路上落葉遍地,更見荒涼。
三人踏著落葉,轉過山腳,見路左一片農田之中有三間農舍,炊煙裊裊,足證裡面必是住著他家佃農。
而路右有一岔道,由林隙望去,已可看見裡面有一座高大的石樓。
三人心意相通,決定先去瞧瞧,於是沿岔道前進半里,便到達石牌樓下。
石牌樓四柱擎天,頂上兩層,下層尺厚石板上橫刻一行蒙古文字。
李玉虎飄身拔起,凌空一抹,石粉飛散而下,石板上的蒙文已被抹平。
接著健臂揮動,由右至左刻上“李府”兩個大字,最後面則又刻上“玉虎題”三個直行小字。
牌樓無門,裡面是一片廣約百丈的廣場,氣勢開闊雄壯。
左右連著牌樓,各有一排成弧形的平頂古屋,數約百間,一直延伸到正面大樓兩翼,既可住用,又可當做圍牆,確實是一舉數得。
正面大樓是一座樓寬二十多丈的兩層建築,七株合抱巨樹羅列樓前,枝葉廣茂,均是千年巨松。
三人見廣場枝葉盈尺,便各自展開身形,舞動衣袖,將枯葉“趕”在中央,最後李玉虎彈出一點“三昧真火”,枯葉立即燃著,燒了起來。
趁這空檔,三人分途把平屋門窗打開,所有不潔之物一齊運功掃出,能燒的全丟到火里去了。
一直等到火勢燒盡,三人相視一笑,這才走近石樓。
石樓乃是花崗粗石築成,堅牢無比,正中央兩扇丈半大門,正面一排五十餘戶竟全是精鋼鑄制。
小虎拉開鎖頭,推開兩扇重數百斤、高有丈半的大門,一陣腐霉氣味撲鼻而入。
門裡一樓,是一正方形的大廳,高達兩丈,廣有十丈見方。
正面牆邊有一石築樓梯,直上一丈,又分左右,上樓梯後有門可通後院。
大廳兩側,中間各有條通道,可通兩側耳房。
大廳里左前有一組高大厚實的桌椅,右手則有一列長餐桌,十六張高背木椅。
由於空間太大,仍令人感覺空蕩蕩。
三人快速打開前後排窗戶,把奇厚的積塵蛛網,運功吹出廳外,空氣一陣鼓盪對流,霉味方始去凈。
灰塵一去,桌椅地板顯出本來面目,竟皆是黑檀所制,十分名貴,每一張椅子,都重約數十斤。
三人分頭行事,將左、右通道中所有的門窗打開,“吹”掃乾掙。
小虎、琳兒由通道盡頭的樓梯上樓,李玉虎則去後院。
後院也是一片廣約百丈的谷地,向上斜起,兩邊連著石樓,是兩丈多高的谷壁,愈往後愈高,呈半圓形,正後上方則是一道斜起的山脊,直通山頂。
五丈以後,則是如削石壁,將一座玲瓏小樓、一片翠柏、古梅錯落、石橋小溪、假山、魚池包沒其間,景色不但十分清幽,而且更出人意外的是十分乾凈,似乎常有人打掃清理一般。
李玉虎暗暗稱奇,順著曲折小徑循路而進,不多時走到小樓之前。
那小樓也是花崗石材雕築,形似石塔,高有三層,方圓五丈,一樓無牆無門,只有四根合抱大柱,左手有一雕空石梯,直上二樓,中央則有一張丈許方圓的圓形石桌,桌面厚有八寸,被一根徑尺圓柱頂著,四周八張石鼓,都像和地上石材一體雕成,難以移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