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隋煬帝 - 第412節

楊廣敏銳的發現了京都這一弱點,下令將扶桑大名的投石機拖來,在投擲的石塊上倒上油,點上火,然後發射,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火焰飛進城裡。
終於使火勢全面失控,大火漫延到全城,吞噬了一片又一片房屋,不知多少人無家可觀,城內民眾哀鴻遍野,有若人間地獄。
噩夢般的三天之後,等到城內軍民終於控制住了火勢,昔日號稱扶桑最繁華的京都已是滿目廢墟,四處瓦礫焦木,在城外遠遠望過去,就像一個空前絕後的巨大垃圾箱。
進行了長達三天的炮火準備,該摧毀的都摧毀了,接下來,最後的全面進攻正式開幕。
慘烈的巷戰是無可避免的。
楊廣命令歸順的扶桑大名先發動進攻,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他親自製定了具體進攻方案,各家大名的兵馬輪流上陣,打了一陣就可以下來休息。
從京都東南西北四面同時發動進攻,實力強大的大名一家負責進攻一面,實力較的大名則四五家聯合向一面進攻。
當日,全面進攻開始。
十幾家大名的兵馬從四個方向進攻京都。
各家大名急於在新主子面前表現,無不拿出十二分精神,儘力督促手下進攻。
而城內守軍生死悠關,也背水一戰,瘋狂抵抗。
進攻方與防守方逐條街道逐條街道的爭奪,逐間房屋逐間房屋的拼殺,一時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雙方都死傷慘重。
一個白天打下來,進攻大名的兵馬傷亡近萬,守軍一方也付出了差不多的傷亡。
幕府將軍豐臣秀吉簡直絕望了,這麼打下去,要不了多久,他們就真得玉石俱焚了。
楊廣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命令進攻的兵馬退下來休整,點亮火把繼續進行夜戰,派新的一撥大名兵馬上陣… 第363章、 楊廣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命令進攻的兵馬退下來休整,點亮火把繼續進行夜戰,派新的一撥大名兵馬上陣…… 殺戮在深夜中持續進行,浴血奮戰了整個白天精疲力竭的守城軍民,只得又重新投入到戰鬥當中。
月色晦澀,暮靄凄迷。
但見沉沉夜幕之下,雙方人在半廢墟的城內殊死搏殺,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有若人間地獄,整個城池找不到一塊安寧的地方。
天朝方不計損失沒日沒夜的進攻,給京都軍民以極大的心理震撼,加上進攻軍隊並非天朝人,而是他們扶桑人,更令守軍有種深深的無力感,再樂觀的人到這時候,也徹底絕望了,末日將很快來臨,絕無僥倖。
在進攻方持續不斷的猛攻下,京都軍民每時每刻都身陷戰場中,完全得不到休息,他們與天朝方不同,進攻方可以輪換作戰,每一撥兵馬都是養精蓄銳的生力軍。
而他們即使能在城內找到尚算安全的地方,在四面八方都是殺喊廝殺聲的環境下,也很難獲得真正的休息,不得不拖著疲憊的身軀繼續奮戰。
扶桑人性格中普遍有殘忍無情的一面,眾大名對底下士兵的生死基本上無動於衷,若能用卑賤士兵的性命選取自身的榮華富貴,對他們來說,是很合算的買賣,一點都不心痛,精神抖擻率本部兵馬投入到進攻當中。
大名們自己不心疼,楊廣就更犯不著心疼了。
打仗不可能不死人,與其死本族人。
就不如讓扶桑人自己先拼個你死我活。
也給各家大名一個表現的機會,有功的戰後論功行賞自然不會虧待他們。
慘烈地消耗戰進行當中,楊廣也同時發動強大的心理攻勢,派一批大嗓門的士兵朝城內不停的喊話,放下武器投降的人可以免除一死,否則只有給幕府將軍陪葬!並宣布天朝天子的佔領政策,凡歸順者即為天朝子民,與中土內地的百姓一視同仁。
然後描述天朝統治之下的地區太平安樂的情形…… 以此打擊城內軍民的抵抗意志,動搖其心理,削弱敵人拚死一戰地決心。
戰鬥進行了半個時辰。
楊廣看時機差不多了,便下令鳴金收兵。
將進攻部隊撤回來。
朝城內揚聲說道不想死的可以出來了,不管是誰。
出來地人一律優待,皇帝保證其安全……否則,下一撥攻勢將更為猛烈。
生與死兩條路擺在城內軍民面前,由他們選擇。
喘息中的守軍士兵面面相覷,若說一點都不心動,那是騙人地。
終於,城內一群婦女牽著孩子沖了出來。
向天朝軍乞求饒命。
並不是每一個倭人都甘願為幕府“玉碎”,尤其與戰爭無關的女人和孩子。
楊廣命後勤人員拿來熱騰騰的飯菜,招待這些婦女孩子吃了一頓飽的,然後讓人帶他們去後方安全地帶遣散,他們完全自由了。
這些撿回一條命的婦女孩子感激涕零,對皇帝再三磕頭謝恩。
臨走前朝城內悲聲叫喚,叫他們的丈夫(父親)也出來…… 這一幕,在守城軍民中造成不小的衝擊。
幕府將軍以下地各級將官則大聲喝叱。
不過楊廣已不給他們猶豫的時間,手臂一揮而下,又一撥生力軍壓上,從四面八方猛攻城池。
殺喊聲再度響成一片。
也不知是否因為守城軍民的軍心已然動搖,這一回他們的抵抗明顯有所減弱,已不像白天一樣玩命廝殺,將自身生死置之度外。
打了半個時辰之後,楊廣再度下令鳴金收兵。
這一回不待喊話,就見不計其數的老人婦女孩子從城裡各處跑出來,緊隨撤下來的兵馬逃出城來,城內守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這些老弱婦孺蓬頭垢面,身上儘是血污,哭哭啼啼地,凄慘萬狀,一齊跪倒在楊廣面前,五體貼地,乞求活命。
其中還有幾個倭人壯丁,估計是開小差的守城軍民,神情驚懼不安。
楊廣表示歡迎,吩咐照樣招待他們一頓飽飯,然後將他們帶到安全處遣散。
這些人喜極之下泣不成聲,臨去前朝城內大聲呼喚各自的親人,出來吧,出來吧……出來就有活命,就有自由,就從此是皇帝地子民,而在城裡只有死路一條…… 城內人心大亂,不少婦女老人孩子……外帶男子也一窩蜂朝城外跑。
幕府的死忠派將官大驚失色,發狂似的率士兵在後面追殺,揮刀亂砍亂殺。
倭人凶性大發時,殺自己人也毫不手軟。
“嗖嗖嗖嗖”,亂矢穿空,慘呼聲大作。
跳出掩體的守軍成了護國弩的最好目標,在大批弩手的精準射擊下,追殺的守軍拋下一大片屍體,又退了回去。
逃出來的這批倭人照樣得到優待。
而後楊廣一聲令下,下一撥攻勢正式展開。
城內守軍的噩夢永無休止…… 就這麼打半個時辰停一下,接受一批降者,再打半個時辰,再接受一批降者……對於城內軍民來說,一面是必定會戰死的戰局,一面卻是能安全的活下來,成為天朝子民,這種選擇簡直太殘酷了,他們的“玉碎”心理不斷受到衝擊,不斷動搖…… 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完全一籌莫展,盡最大可能向軍民灌輸“玉碎”的思想,無奈收效甚微。
尤其是天朝軍打一陣,又停一陣,這簡直……簡直太陰險了!要是一直打下去,或許底下士兵殺紅了眼,就感覺不到恐懼,也沒工夫考慮其他,偏偏打兩下子,又停下來,把一條活路擺在精神鬆懈下來的士兵們面前,然後繼續開打……這麼來回折騰,意志再堅定的人,也要出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