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隋煬帝 - 第411節

當日,楊廣揮兵東攻,與野田家聯合進兵,到最後逼降了兩家,擊潰了一家,全殲了一家,戰果相當輝煌。
這場仗又給了其餘兩頭倒的大名不小的衝擊,有三家大名震恐之下連忙表示歸順,還有一家連夜逃跑,想離開這個是否之地,逃回自家領地。
不過逃回領地顯然不是個好主意,因為這場大戰將決定整個扶桑國的歸屬,逃得再遠也逃不出扶桑四島,到時候不管天朝軍勝利還是幕府勝利,都饒不過他。
所以京都附近儘管兇險萬狀,絕大多數大名還得呆著。
次日,楊廣率大軍進攻京都北邊的眾大名,以野田家為首的歸順大名協同行動,以泰山壓頂之勢撲將過去,北面六七家大名不戰而降。
戰局大勢急轉直下,扶桑各地大名紛紛背叛幕府,轉而倒向楊廣。
此消彼長,扶桑京都已岌岌可危,幕府朝不保夕。
經過他的前兩次打擊,現如今京都附近東面和北面的扶桑大名已被降服,南面是從界港來的方向,一直在天朝軍控制之下,只剩了西面還有十來家扶桑大名盤踞,至今還在搖擺不定,遲遲決定不了站在哪一方。
而楊廣今天不允許他們再搖擺,他們必須作出抉擇,歸順或覆滅,二選一。
楊廣率五萬最精銳的天朝遠征軍,以野田家為首的歸順大名也率部來助戰,共計二十餘萬人,對方只有各自為政的三四萬人,很那麼種巨石壓卵的味道。
對於天朝軍的舉動,京都內的守兵可以說一點辦法都沒有,幕府將軍曾想趁楊廣率兵降服各部大名時派兵出城反攻,結果剛一打開城門,就是一陣強弓硬弩外帶炮火覆蓋過來,嚇得連忙又關上城門,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只能抱著絕望的心情,眼睜睜看著城外大名一個接一個投入對方帳下,天朝皇帝龍旗逐漸將京都包圍。
楊廣率二十餘萬人馬逼近京都西面的大名軍營地,還未開打。
就有三家大名不戰而降。
蕭若表示歡迎,然後毫不拖泥帶水,下令對其餘大名發動進攻。
戰鬥剛剛開始,又有四有家大名倒戈歸順。
剩下幾家大名堅持抵抗,其中有兩家大名在吃不消的時候投降。
只有兩家大名誓死效忠幕府,要拚死一戰。
楊廣指揮二十多萬人馬,包圍這兩家大名地營地,從四面八方發動猛攻。
其中一家只有兩千多人,很快便被攻陷軍營,全族士兵被屠戮殆盡。
大名死於亂軍之中;另一家有五六千人,依託有利的地形誓死苦戰。
硬撐了一個時辰,也終於撐不住了。
聯軍攻入軍營,四處燒殺。
楊廣在重甲騎兵軍精騎簇擁下馳進營中,指揮各部兵馬作戰,敵人的抵抗越來越弱,戰鬥已趨近尾聲。
隨著敵人的抵抗部隊一批批被撲滅,殺喊聲漸漸消退,只有軍營中央帥帳附近的戰事仍然遲遲沒有結束。
殺聲震天,戰鬥進行得頗為艱苦的樣子。
楊廣便率重甲軍將士馳去過查看。
來到帥帳近前,楊廣打眼望去,只見裡面負隅頑抗的人馬分兩種旗幟,一種是這家大名的最後兵馬,另一群人卻是豐臣家的殘部。
帶著青銅鬼面具的豐臣友吉雙手持倭刀,率部屬在人群中砍殺,身上刀上鮮血淋漓。
已不知殺了多少人。
豐臣家這些人都是最後殘餘地死士,戰鬥力遠比這家大名的兵馬要強,他們豁出性命拚命作戰,聯軍人數雖多,一時也打得較為艱苦。
在聯軍的猛攻之下,已難以支持,一個接一個倒下,人數越打越少,直至全軍覆沒,兩家大名雙雙被擒,其中豐臣友吉武功驚人,一人砍倒了兩百多個聯軍士兵,終於也逃不過力竭被俘的命運。
這家大名被俘之後,硬不起來了,向楊廣乞求饒命。
然而為時已晚,楊廣有意殺一儆百,下令將此人當場斬首示眾,讓所有人看看反抗天朝的下場。
第362章、 三日後,楊廣下令全軍將士準備進攻,同時派傳令兵分赴各處扶桑諸藩軍營,命令所有大名率兵去京都城外集結,協同天朝大軍進攻。
現今局勢已然明朗,扶桑各地大名滅的滅、降地降,京都附近再也找不到一支效忠幕府的兵馬。
扶桑各地由諸多大名統領,他們的降服,意味著扶桑國各地已歸順於天朝,局勢驟然為之一變,京都竟爾成了一座孤城。
城外天朝軍加上扶桑眾大名的軍隊,總共將近三十萬大軍,營帳遍布方圓百里,將京都圍得水泄不通。
而京都城內的守軍只有最後的五萬人,已經不可能再有援軍到來,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城內幕府將軍揚言要與天朝軍玉石俱焚,拼到最後一個人。
並近乎瘋狂的將京都所有居民都動員了起來,狂妄地叫囂要來個“百萬玉碎”。
“‘百萬玉碎,?哼哼!”楊廣為之冷笑不已,“城內守軍居民加在一起,頂多也就五六十萬人,哪來的百萬?既然倭人想玉碎,那朕就成全他們!” 楊廣很了解倭人的民族性格,歷史上二戰尾聲時,一敗塗地的日本人也歇斯底里的叫囂要拼到最後一人,要“一億玉碎”,搞得很悲壯的樣子,哪曉得到最後,美軍還沒在本土大舉登陸,日本人就投降了,想“碎”地“一億玉”最終還是選擇了苟且偷生。
楊廣統率三十萬大軍,在京都城外四面列陣。
但見萬頭簇動,密密麻麻,黑壓壓的無邊弗際,覆蓋整個大地,一眼望不到盡頭…… 京都城牆上倭人守軍看得心驚肉跳,手足冰冷,絕望之情在每一個人心中漫延。
忽然,三十萬人高舉兵器齊聲大呼:“萬歲!”“萬歲!”“萬歲……”一聲聲驚天動地,巨大的聲浪似乎要將整個城池掀翻。
城牆上守軍士兵一個二個心旌動搖,面無人色。
氣勢已被對方完全壓倒。
楊廣率三十萬人在京都四面列陣,是為了展示實力,打擊守軍地抵抗意志,目的達到后,便下令大部分士兵收隊回營,然後所有大炮推上前。
針對目前局面,他制定了完善的進攻計劃。
第一步,先用大炮轟擊城牆。
一百八十門威力強大的大炮,部署在京都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向京都城牆轟擊。
轟隆轟隆之聲不絕於耳,硝煙滾滾,地動山搖。
京都各段城牆隨之產生一陣陣崩裂聲,好似臨死前的哀鳴。
這一轟,就足足轟了三天三夜,半刻不停,一炮接著一炮瘋狂轟擊,大炮都損壞了二十多門。
京都四面城牆已全部轟毀,坍塌,成了一大堆亂石,京都就此失去了城牆的保護,直接暴露在大地上。
同時,經過三天三夜毫不停頓的轟擊,城內軍民也到了崩潰的邊緣,長時間精神緊繃,而且沒辦法休息,鐵打的人也吃不消。
在大炮空前強度的猛烈轟擊之下,京都城牆只支撐了一天多一點,就轟然倒下,成了一堆沙石,接下來的時間裡,炮火轟擊的主要是城池外圍的房屋。
扶桑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製,一炮能轟個對穿,在長時間猛烈的炮火轟擊之下,一排排房屋被轟成渣,軍民傷亡慘重,守軍已經不知道該在哪裡布防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