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記(1-44卷全) - 第95節

胡彥之打了個酒嗝,面頰脹紅如血,踉蹌倒退幾步,靠著樑柱搖手道:“哎喲,居然喝醉啦。
兩位走好,請恕……請恕在下不送。
” 遲鳳鈞暗忖:“天門掌教的親傳弟子,於應對進退之上,竟還不如水月停軒的女流。
謠傳近年天門派系紛亂,幾位副掌教都有侵吞自壯的野心,鶴著衣節制無門,早晚生變,看來不假。
”面上不動聲色,拱手道:“胡大俠是江湖豪傑,瀟洒自任,本就不拘俗禮。
就此別過。
”南宮損杖劍懸腰,負手拾級,倒是頭也不回,樓板下依稀能聽見他嚴峻的冷哼聲,充滿了輕蔑與不屑。
獨孤峰一聲冷笑,恨恨地瞪了耿照一眼,也率一王金甲武士同去。
橫疏影臨下樓前,回頭吩咐道:“你先扶胡大俠回房去。
”蓮步欲移,又拋下一句:“少時在挽香齋等我。
”耿照聽命慣了,躬身答應:“小人知道了。
”橫疏影責怪似的瞥他一眼,耿照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怔怔看著人去樓空一片風,飄散著若有似無的淡淡血味。
“你現下是親王府里的七品典衛啦,哪來的“小人”?”胡彥之低聲取笑:縣令也不過就從八品,還比你小了不只一級哩!我的典衛大人。
” 耿照見他腳步蹣跚,身子一離樑柱,便歪歪倒倒起來,只怕是真醉了,趕緊上前攙扶,一邊小聲埋怨:“還不是你害的!現在……該怎生是好?”胡彥之笑個不停,片刻才緩過氣,低道:“先扶我回房去。
”話剛說完,“嘔”的一聲,一口血箭仰天噴出,幾乎一跤坐倒! “老胡!” 胡彥之連嘔幾口,血污逐漸由黑轉紅,脹紅的面色不住變換,乍紅乍黑,倏地又轉成透出青氣的煞白,片刻才慢慢泛起些許血色。
“有……有沒有人瞧見?”胡彥之低聲問道。
耿照攙著他四下眺望,搖了搖頭。
“先……先離開這裡。
” 兩人相扶下樓,慢慢行走在迂迴的長廊上。
胡彥之深呼吸幾口,足下不停,一手搭著耿照的肩膀、另一手扶著欄杆一路前行,漸漸恢復元氣。
“那廝掌力之沉,是我平生僅見。
”胡彥之恨極反笑:“那股勁力就像蛆一樣,一沾即入,鑽埋之深、散布之快,片刻便漫入四肢百骸,頓失感應,潛伏待發。
我及時以天元掌卸去勁力,但還是中了一絲;暗使真氣運行一周天,只覺各處不順,卻不知勁力究竟潛伏何處。
” 耿照憶起先前露台之斗,不由一凜。
“岳宸風?” “當真是什麼人玩什麼鳥,哪路貨練哪門功。
人是阻險卑鄙,掌也是阻險卑鄙。
呸!”胡彥之低頭啐了口血唾,恨恨說道:“這路潛勁爆發之時,勢如雷電霹靂,我若非以天元掌力卸去了九成九,絕非吐血這麼簡單,恐怕五臟六腑已然爆體而出,死成了一團爛肉。
” 耿照聽得心驚膽戰。
用手掌沾一沾身子,人便會碎體而亡么?這哪裡叫武功,根本就是傷天害理的妖法! “不,”胡彥之糾正他:“岳宸風那廝雖可恨,所使的功法及掌力卻不是外道旁門,須以正宗的道家心法勤練苦修,方有這等造詣。
我聽說虎籙七神絕中有一門名喚《紫度雷絕》的掌法;那廝所用,約莫如是。
” 耿照蹙眉道:“他若以卑鄙的手段,奪了阿傻的家業及祖傳武學,又怎能青出於藍,練得比阿傻的大哥還厲害?”胡彥之搖頭:“唯一的可能,就是岳宸風本就身懷高明內功,由內而外,貫通了虎籙七神絕。
阿傻的大哥根基未到,自然有所不及。
” “他的武功若勝過岳家傳人,又何必費盡心思盜取七神絕?” “這……我也想不透。
”胡彥之沉吟道:“情報太少,臆測毫無意義。
待阿傻醒轉,再好好問他一問;也得走一趟王化鎮,查查“夜煉刀”修玉善是否當真遇害,那把天裂妖刀又是從何而來。
” 不知不覺兩人已走出禁園,胡彥之的氣色盡復如常,腳步不再虛浮,看來便如普通的醉酒之人,絲毫看不出身受內傷。
“我所練的武功,內息根基全在輕功之上。
”胡彥之笑著解釋:“盤膝打坐那一套,對牛鼻子比較有效,偏偏我越是走動,周天搬運的效果越好,走多了氣血暢旺、身輕體健,可比什麼針葯補丹都強。
” 耿照聽他說得逗趣,也跟著笑起來。
胡彥之的客舍在城的另一頭,居停獨立,屋舍之外還有一片寬敞的小園,供策影坐卧歇息。
昨夜,流影城內負責馬匹的龍廄司動用了土來名壯漢,本想將它拉進馬廄,誰知策影一靠近廄舍,廄里的馬匹便騷動起來,相互踐踏、以頭吻撞擊護欄,狀若瘋狂。
那龍廄司管事養了二土幾年的馬,從未見過這等情事,喃喃道:“若未親眼見著,光聽這聲響騷動,還以為我牽來的是一頭吊睛白額虎……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莫可奈何,只得如實回稟世子,任它自去。
這一對悍馬、浪子的組合既是麻煩人物,自要安置在離群索居之處,免生事端。
耿、胡二人越走越僻,所經處廊廡曲折、檐蔭低深,四周悄無人語。
耿照見無人打擾,終於忍不住問:“老胡,你為何說要我是刀皇傳人?那位武登庸武前輩,又是何等人物?”胡彥之笑道:“就知道你捱不住。
我且問你,現今統治東勝洲大好江山的,是哪一家哪一姓?” “是白馬王朝的獨孤氏。
” “在獨孤氏之前,又是哪一家哪一姓君臨大地?” “是碧蟾王朝的澹臺氏。
” “挺厲害的嘛!”胡彥之故作驚奇,乜眼笑問:在澹臺氏之前,東勝洲又是誰家之天下?” 耿照楞了一愣,獃獃搖頭。
胡彥之絲毫不意外,怡然道:“在碧蟾王朝的三百年盛世之前,天下是金貔王朝公孫氏的天下。
公孫氏以武功開國,歷代皇帝均享有“武皇”之稱,精刀通劍,亦擅掌法內功,皇族中人人會武,高手輩出,在古今帝系裡更無第二家。
” 但武登庸並不姓“公孫”,耿照心想。
胡彥之早料他會有此問,沒等開口,繼續道:“拳頭或可打下江山,卻無法千秋萬載。
金貔王朝最後一任武皇驕奢荒淫,國家早已如華宅朽柱,看似金碧輝煌,實則風雨飄搖。
他老兄還執意發動戰爭,打算征服南陵道諸國,誰知在青丘國九尾山吃了個大敗仗,六軍崩潰,武皇死於亂兵,重臣澹臺公明乘機竄立,天下就此易主。
“武皇雖死,公孫氏遺族仍還有許多高手。
澹臺公明將他們封到北關道的武登一地,特許免貢不朝,屯兵自治,待遇如同南陵道各封國。
公孫遺族感恩戴德,自願為碧蟾王朝守衛北關,為表臣服,歷代族主均以“武登”為姓,不再自稱公孫。
” “原來如此。
”耿照會過意來:武登庸前輩,便是金貔王朝公孫遺族的首領?” “正是。
”胡彥之點頭。
“武登庸是遺族中百年難遇的奇才,文武兼備,將“神璽金印掌”、“皇圖聖斷刀”兩門絕學練得出神入化,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刀,平生未嘗一敗。
澹臺家的末帝非常喜歡他,不但封他做鎮北將軍、北關道總制,還把最鍾愛的女兒靈音公主嫁給他;既是重臣,又是駙馬,武登庸手握北關道土五萬大軍,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聲威當世無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