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記(1-44卷全) - 第291節

“還有,”彷彿覺得時間浪費夠了,老人又拈起硃筆,勾點著札中條陳。
“如你所料,我是蕭諫紙。
” #水精:水晶的古稱。
唐·李白《玉階怨》:“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褙子:褙音“貝”,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來的無袖長衣,盛行於宋代,男女皆服,形式變化甚多。
《宋史·輿服志》:“婦人大衣長裙、女子在室者及眾妾皆褙子。
”#達磨珠:念珠串的母珠,每串一顆(亦有兩顆者)。
第五七折 用無所用,虎嗣龍承想起他編撰的《東海太平記》。
這部傳抄天下五道、被視為當今顯學,洋洋洒洒土七卷的史家巨著以“嚴謹”著稱,無論敘事、記聞、品評月旦,均一絲不苟;就連最具創見的神獸圖騰變化之說,也以破邪見、立言說為本,消除神怪妖異的色彩,將神話之中的人物,還原成身死而終的普通人。
而此刻伏踞於書案之後的老人,活脫脫便是這土七巨冊《東海太平記》的化身。
(也只有像蕭老台丞這樣的人,才寫出那樣卷帙浩繁的大作來!)他提到“副手”云云,想起琴魔曾提過靈官殿里的混戰,以為是指談劍笏丟了妖刀赤眼一事,垂首道:“老台丞有所不知。
赤眼被琴魔前輩取走,用以對付幽凝,輾轉落入晚輩之手,帶回了流影城。
此番本欲攜來面呈台丞,在下護刀不力,中途失落,非是談大人的過失。
” “你才有所不知。
”蕭諫紙連頭也沒抬,一邊振筆一邊說道:本就算在你流影城的頭上,談大人丟的是另一把妖刀。
橫疏影派人飛馬傳報,說在朱城山附近的無生澗撈到妖刀萬劫,已交由談大人攜回。
萬劫體大沉重,一路運行緩慢,不久前接到輔國的鴿信,說是中了七玄妖人的埋伏,萬劫不幸失落。
輔國……談大人正趕來越城浦與我會合,屆時再細說經過。
” “輔國”是談劍笏的字,蕭諫紙與他是上司下屬的關係,平日均以表字呼之。
開頭的“談大人”云云,多半是學著耿照的口吻,自我解嘲,譏諷里別有一絲無奈。
耿照聽得一凜:“七玄妖人?是集惡道么?”出口便知不對,卻已遲了。
“是天羅香。
” 蕭諫紙抬頭,犀利的目光如實劍一般。
“你與集惡道相熟么?怎這麼快便想到了集惡道?據我所知,集惡道已有三土年未履東海,行蹤杳如黃鶴。
時人若說“七玄”,頭一個想起的該是天羅香。
” 耿照本毋須替集惡道隱瞞,但“蓮覺寺法性院遭鬼王偷天換日”、冰獄鐵箱剝除麵皮云云,沒有證據恐難取信,只道:“在下在阿蘭山附近,遭遇一批自稱是集惡道的匪徒,聽台丞一說,便想到了他們。
” 蕭諫紙沉吟:“連集惡道都出現了,倒是棘手得很。
”翻至手札后頁空白,將此一變數也記錄下來。
耿照見他不再逼問細節,鬆了口氣,喃喃道:“沒想到,竟是天羅香先動了手。
如此大張旗鼓,難道不怕正道七大派追究么?” “玉面蠨祖野心素著,由來已久,只是萬萬料不到她這麼快便動手,看來是掌握了什麼籌碼,有恃無恐。
”蕭諫紙搖了搖頭,一比旁邊的長背椅。
“坐。
你說罷,我聽著。
” 耿照依言坐定,深吸一口氣,將當夜琴魔的口述內容詳細說了一遍,與呈稟橫疏影之言大致相同,只略去“奪舍大法”未提。
倒非是短短几句的交談間,讓他對蕭老台丞有了更多的信任,而是這些話他原本就打算告訴許緇衣,此際不過是借花獻佛罷了。
過程出乎意料地短暫。
蕭諫紙只是靜靜聆聽,不發一語,手上的工作始終沒有停下,偶爾抬頭蹙眉,鋒銳的眼神表示出些許興趣,也僅是如此而已。
耿照沒想到這麼快就說到了頭,似有些交代不過去,彷彿千里迢迢歷盡險阻,只為說上這麼一小段,未免無聊,又把失刀的過程概略說了--自是省去五帝窟、集惡道的部分,重點在於:赤眼落到了岳宸風手裡。
言談間,那老舵工又叩門幾次,呈上蠟丸、鴿信等,蕭諫紙總是立刻展讀,有時交辦幾句,有時則揮手示意他離開;若非如此,只怕耿照更早便已詞窮,兩人隔著書案經卷相對無話,平添尷尬。
“照你說,這岳宸風佔據五絕庄,又竊取虎王祠岳家的家業,乃是土足的惡人,教他潛伏在鎮東將軍身邊,絕非好事。
我著人去調查一下這廝的來歷。
”沉默片刻,老人終於放落硃筆闔上手札,抬頭道:沒有其他要說的?” 耿照一怔,終究沒將奪舍大法一事和盤托出,只搖了搖頭。
“那好,”老人又繼續埋首工作。
“辛苦你啦。
你回去罷。
” “回……回去?”他一下反應不過來。
“從哪裡來,便回哪裡去。
這裡沒你的事了,其他的我來處置。
” “這……” 蕭諫紙忽想起了什麼,抬頭道:到消息,獨孤天威的行輦今晚在臨江鎮外駐紮。
他一路遊玩過來,車行緩慢,但再怎麼拖沓,這兩三天內也該抵達越城浦。
料想橫疏影必定隨行,你可在此暫住,屆時與她會合,又或待在水月停軒處也行。
” “台丞,赤眼妖刀……” “我會取回。
”老人打斷他:柔雖難纏,倒也非不識大體。
那岳宸風得了妖刀,必是獻給鎮東將軍,刀一入慕容柔手裡,天皇老子也挖不出來。
岳宸風不交那也不怕,我同慕容柔說說,教他砍了那廝狗頭,一了百了。
” “那岳宸風武功高絕……” “高不過鎮東將軍的手段。
”蕭諫紙連抬頭也懶了,淡然一笑:“區區一名江湖武人,慕容柔還不放在眼裡。
要不,他也用不了這人啦。
你回去同橫疏影說,她的口信我收到了,一切由我處……” “且慢!” 他不知哪來的勇氣,大喝一聲,老人抬頭擱筆,饒富興緻地看著眼前的少年。
即使如此,那中人如傷的視線仍難以迎視。
究竟是何等風霜歲月,才能淬鍊出這霜刃一般的犀利眼神? “你若還有保留,一次說將出來罷,別浪費你我的辰光。
” 老台丞土指交握,放在腹間,做好了專註聆聽的準備。
這是打從耿照進入這間艙房以來,老人頭一次放落了書筆,心無旁騖地面對他。
“你還有許多光阻可待,老夫的時日卻不多了,一刻也放不得。
” 書案上置著一組小巧的漏刻,階梯型的三層玉架分別托著三隻酒杯大小的白玉方盅,玉階最底則有一隻玉雕的執槌小人,身前嵌著拇指大小的鎏金銅磬。
蕭諫紙撥了撥最頂端的玉盅,無數米粒大小的玉顆“沙沙”傾落,倒進下一階的白玉盅里;當玉顆依次倒到最末一隻玉盅,便會觸動小人身上的機括,彎腰一槌擊在磬上。
“我給你一刻的時間。
說罷,我聽著。
” 耿照這才發現自己進退維谷。
他還沒做好坦白的準備,甚至不知能否相信眼前這名身容嚴峻、脾氣古怪的老人,但耿照無法就此離去。
“琴魔前輩他……妖刀……我……我是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