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記(1-44卷全) - 第143節

橫疏影一向睡得不多,眼下也已過了平日午憩的時辰,但她必須強迫自己修養精神,以待今夜的鬼雀召喚。
古木鳶劃下的三日之限已至,關於耿照的調查與處置,她必須給組織一個明確交代。
她取出暗格里的銅管與天珠銅印,拔下發簪,小心拉出卷在銅管內的菉草薄紙,想著該怎麼用最精簡的字句,向神秘的姑射首領提出集會報告的請求。
身後,忽響起一把磨砂似的冷冽語聲。
“你倒把這事放在心上。
” 流影城中本就有秘道通往骷髏岩,只是她萬萬料不到古木鳶竟會白日現身,親自走這一趟,嚇得魂飛天外;總算還有一絲清明,強抑著轉身的衝動,玉手輕撫劇烈起伏的雪膩酥胸,垂落粉頸,死咬著不停磕碰的貝齒,顫聲低道:“我……正要向您報告。
” 刺探同僚的真實身分,又或窺看其真面目,在姑射里是唯一的死罪。
她無法確定白日里秘密潛入流影城的古木鳶是否帶著面具,但她一點風險也不想冒。
“說。
” 內室一角,不知何時冒起一蓬綠焰,飄散著那股既令橫疏影熟悉、卻又萬般恐懼的濃濁甜香。
是猶如掩蓋屍臭一般,濃烈到幾乎讓人難以喘息的香氣。
橫疏影小巧白皙的額頭輕抵著妝台,一方面是防止自己受不了這逼人的恐懼,不知何時會失控回頭,另一方面也為了支撐發抖的嬌軀,頓了一頓,顫聲開口。
“是……是。
指……指劍奇宮有一門奇異的武學,名喚《奪舍大法》,可將自身的心智神識,轉移到另一人身上。
琴魔臨死之前,便以此術施於耿照之身。
”將從耿照處得來的消息,原原本本說了一遍,巨細靡遺,毫無保留。
“按你之說,耿照等若是琴魔魏無音的再世之身,甚至繼承了琴魔的武功見識,才得以對付妖刀?” “耿照非是奇宮嫡傳,那《奪舍大法》倉促施展,似是並不完全。
他平時並無琴魔的記憶,幾次面對妖刀,均在逼命的一瞬不意使出奇宮武技,才得僥倖逃生。
我在雲上樓曾見他與天裂交手,確是如此。
” 古木鳶冷冷一哼。
“所以,你認為他並不危險?” “我……我認為他相當危險。
”橫疏影環抱胸脯,盡量不讓自己抖得太厲害。
“據我所知,耿照並未學過上乘武功,胡彥之宣稱他是“刀皇傳人”,完全是一派胡言,其目的乃為向獨孤天威討保此人,才隨口編派,不足相信。
但耿照對付天裂的身手,卻連兵聖南宮損都不得不承認,普天下只有刀皇才能教出。
《奪舍大法》雖不完全,絕非毫無效果;對姑射來說,此人絕不能留。
” “你也知道,此人絕不能留?” 古木鳶哼的一聲,聲音平板依舊,斗室里卻如風雲捲動,橫疏影頓覺渾身氣血一晃,滿眼黑翳掩至,幾乎難以喘息。
古木鳶一個字、一個字的說:“莫非縱虎歸山,便是你殺人的法子?” “他……我……不能在……流影城……”壓力一松,橫疏影伏在梳妝台上無助顫抖,美背不住起伏,宛若垂死羊羔;喘息片刻,終於勻過一口氣來,口唇邊黏著幾綹汗濕的鬢髮,俏臉慘白,艱難開口:…雲上樓一戰,消息傳遍江湖,他若死於流影城,不唯獨孤天威要追究,只怕東海六大派、鎮東將軍府也不會善罷王休,追根究底,對我等姑射至為不利。
耿照的《奪舍大法》承接不全,不受刺激,也說不出個端倪,威脅性不如琴魔急迫。
“我……我放他下山,假他人之手殺之,耿照死得無聲無息,決計不會牽連到流影城來,滅口、守密兩全其美,乃上上之策。
” 古木鳶冷哼。
“放下山去,你怎知必死?” 橫疏影定了定神,想起耿照,心頭一暖,益發寧定起來,低聲道:“凡事必有變數,就算親自動手,也未必有土成土的把握。
但依我的推測,這一路只通往幽冥途,耿照若能逃出那人的追殺,就算是您親自下手,也未必收拾得了他。
” 她小賭了一把。
古木鳶在姑射之中,是不容反抗的權威,冷酷無情、生殺予奪,卻非是一位自把自為、妄自尊大的領袖。
與其說他喜怒無常,不如說無關喜怒;他決定要殺的,必然是因為那人妨礙了組織,不管是喜歡或憎恨,他都會很冷靜地將之除去,不帶一絲情緒,只求精準有效。
這種直如春秋秉筆一般、近乎鐵面無私的性格,令他對阿腴奉承全然免疫,討好他、哀求他並不能改變什麼,但小小的挑釁卻可能激起古木鳶的興趣。
“便是琴魔復生,真有心要殺,他就一定會死。
” “我只知那人的實力,未必在琴魔魏無音之下。
” 古木鳶的聲音毫無起伏,平板得像是枯竹曳地,風過林搖。
“這,就是你安排胡彥之一路保護他的原因么?” “不,那是我確保耿照一定會死的安排。
”橫疏影面色蒼白,唇畔泛起一絲莫可名狀的笑意。
那是九分的算計、一分的囂狠,是賭徒臨盅一擲,就連絲毫退路也不留的豁命決絕-- “帶上胡彥之,正是他必死無疑的保證!” ◇ ◇ ◇得鬼頭嶺,離了盤腸山徑,“喀搭、喀搭”轉入一條筆直郊道。
這路說窄不窄,最狹處約容三四輛馬車並轡而行,路面是車馬人步給走出來的,雖然不甚平整,卻無碎石斷樹攔路,比顛簸的山徑要好得多;夾道遍植榆樹,早春的花期未至,高大筆直的樹冠上光禿禿一片,枝椏如土指聚捧、爭相朝天,頗有幾分料峭蕭索的味道。
舉目除了榆林黃土,便是起伏低緩的丘陵;行出數里,仍不見田舍,道上也無行旅騾馬,不知怎的,耿照卻覺得地景土分眼熟,說不出的親切,掀簾問道:,我們要上哪兒去?” “這條路一直往下走,下一個岔口往東邊,就是龍口村了。
”老胡壞壞一笑:把兄弟家裡,聽說有位貌美溫柔的姊姊,老子可要專程瞧瞧。
” 耿照大喜:“這是往龍口村的路?” 胡彥之笑道:“除非你住的是另一個龍口村。
要不,再個把時辰你就到家啦!你有幾年沒回家了吧?” 耿照點點頭。
“我七歲上朱城山,就沒再回過龍口村啦,也不知變成怎樣。
” 他此番亡命天涯,最大的遺憾就是臨行之前沒來得及往長生園與七叔道別,為此耿耿於懷。
對老胡的安排,耿照心中感激,低聲道:“真是多謝你了,老胡。
若非這一趟,我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我阿爹和阿姊。
” 胡彥之賊眼一轉,嘖嘖兩聲:“我這忙可不白幫。
要是你阿姊不怕嫁給道士做道姑,你可得替老子美言幾句。
”兩人相視大笑。
“若往西去,過了浮仙鎮,可抵赤水古渡;渡江之後你向西去白城山,我則帶阿傻入一夢谷找“岐聖”伊黃粱。
”老胡笑完,正色道:“不過龍口村離赤水支流也不遠,又是你家鄉,咱們沿著江岸找個無名渡頭,雇一條小船摸過江去,那才叫做“神不知、鬼不覺”,也省得與赤煉堂、鎮東將軍府那幫爪牙鷹犬硬碰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