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煉刀”修玉善修老爺子,是武林中很有名的刀客么?” “嗯,西山道除了金刀門柳家,論刀法便要數清河郡的鑄月山莊修家了。
” 兩人轉往東廂,此處倒是未受破壞,只是久無人居,積灰甚重。
屋內有竹制的書架、桌椅,還有一張簡單的竹榻,看起來像是一間書齋。
胡彥之隨手拍去灰塵,拉開竹椅坐下,一本一本將架上的書冊取下觀視;又打開桌畔的屜篋,檢視其中的書信紙張。
耿照覺得有些不妥,低聲問:“老胡,你在找什麼?” 胡彥之低頭不語,其中幾本書翻過後便拿在手上,並未放回,反倒對屜中取出的幾卷白紙看得土分仔細,不住撫頷點頭,一會兒才介面:“喏,我在找這個。
”將手裡兩本黃舊小冊往桌上一放,一本封面題著《清河后錄》四字,另一本則是《鑄月殊引》。
耿照奇道:“這是……族譜么?” 老胡大笑。
“傻子,這是刀譜。
”隨手一翻,那本《清河后錄》里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前頭錄有修氏歷代先祖名諱,倒還不顯緊湊,後半卻忽然變了模樣,整頁擠滿蠅頭小楷,寫的似是八股策論一類。
而《鑄月殊引》同樣是半本的族譜郡志,講述修家先祖開闢鑄月山莊的沿革與艱辛,後半卻是一幅幅持刀揮舞的秀美人形,圖中的女子筆觸古樸、氣韻生動,纖纖素手提著一柄尖刃大刀,襟袂飄飄態擬神仙,低垂眉目的莊嚴寶相與形制怪異的大刀形成強烈對比,卻又不覺得丑怪。
圖解不比心訣,字數寥寥,耿照一眼就瞥見“鑄月刀法第一式”的字樣,扉頁寫著:“曰“接天雲路”。
霏微阻壑兮氣騰虹,迤邐危磴兮上凌空;雲路迥接,靈仙髣佛,山中之人兮好神仙,想象聞此兮欲升煙。
” 那圖繪得極有靈氣,女子斂目含笑,雙手並握,手中的尖刃大刀舉向半空,身上裝飾的瓔珞、半臂披巾卻向下飄揚,其勢靈動,幾乎可以聽見襟袂獵獵的聲響。
他心念一動:“原來這圖是舉刀上撩的意思。
”稍加移目,只見下一幀圖裡女子持刀平舉,豐滿腴潤的下半身屈膝微踞,披巾、衣袂向上飄揚,連頭頂梳的靈蛇髻都微微揚動,整幅圖呈現一種微妙的動感。
耿照略加思索,登時醒悟:“原來如此!第一幅圖不僅是舉刀上撩,更是乘勢一躍,由上往下劈落!因此發飛衣揚,可見刀勢猛烈。
”想起批註的那句“想象聞此兮欲升煙”,腦海中的下劈之勢略消火氣,蓄勁三分,模擬羽衣飛升之態,果然下一幅圖像橫刀如吹笛,余勢不盡,斜斜揮去。
耿照這輩子從未看過武功圖譜,不由得繼續往下瞧,連看了七八幀圖像,看得津津有味,靈光一閃:“這一式刀法多用刀尖的三分刃,刀臂相連,大開大闔。
圖中那柄尖刃刀看似頗沉,刀柄又異常彎長,若稍微握后一些,以刀身的重量來帶動招式,旋掃起來,威力一定土分驚人。
” 刀劍鑄匠對武器各部的特性了如指掌,在他們的眼中,武功是重心轉移、力量分配,是如何以強擊弱,使材質特性配合武者,將武器威力發揮到極致的方式,其細膩之處,又與刀客、劍客對刀劍的掌握不盡相同。
耿照本能地以七叔傳授的鑄刀秘訣相印證,只覺圖像中的意涵不盡,似有弦外之音,多看得片刻,彷彿又看出許多滋味。
“挺好看的吧?”胡彥之嘖嘖兩聲,壞壞一笑:“武功圖譜我見多了,圖畫得這麼好、字卻這麼少的,倒是頭一回遇見,可見這本刀譜的秘奧全都在圖上。
” 耿照黑臉一紅,不敢再看,嚅囁道:“修老爺子家裡,怎把刀法武功全寫進了族譜中?” 胡彥之笑道:“要不然,你以為錄有鑄月刀法的,書皮上一定寫著“鑄月刀譜”么?那可就大錯特錯啦。
像清河修氏這種名門,武學家門是分不開的,傳於嫡長,錄於宗軌,和家法、祭器一樣,都是代代相傳。
這部《鑄月殊引》中記載了修家的成名武藝鑄月刀法,而另一部《清河后錄》所附,則是“補天秘式”的心訣。
” 耿照恍然大悟。
“是啦,老胡你也是仇池郡的古月名門出身,難怪懂這些。
” 胡彥之笑而不答,從行囊取出一隻油布小包,將兩本小書妥善包好,遞給耿照。
“喏,給你。
小心收藏,可別掉了。
” 耿照目瞪口呆,片刻好不容易回神,忙不迭地搖頭:“我……我不能要,這又不是我的東西,也……也不是你的。
總之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倆都不能拿。
” 胡彥之冷笑:“也對,這是修老爺子的物事。
可修家連最後一個小女娃兒都不在了,真要物歸原主,便隨老爺子小姑娘埋進土裡,如屎一泡,由它爛掉。
你是這個意思?” 耿照辯不過他,只覺得無論如何不能占奪他人之物,死活都不肯拿。
胡彥之也不生氣,攤開從屜篋里搜出的一大摞圖紙,小心理平:“這是修老爺子過世前正寫著的刀訣,我一見這屋裡的筆硯燈芯,就知道他在整理著述,寫的恐怕也是他畢生使刀的經驗,不想讓先人專美於前。
照你的說法兒,也要在老爺子的墳前一把火燒了,才算王凈?” 耿照一時語塞,雖仍倔強地不肯開口,但心念電轉間,隱約又有些動搖。
胡彥之淡淡一笑:“如果我說這些東西都留起來交給阿傻,你覺得怎樣?” 耿照眉目一動,忽然明白了他的用心。
“不止刀譜不能燒不能埋,”老胡一指他身後。
耿照順勢回頭,見壁上懸著一柄銅裝長刀,刀似半環古玦,柄鞘形制古樸,與書中所繪竟有幾分雷同。
“連那把修老爺子的佩刀“明月環”,也得為阿傻留下。
如果不再讓他用天裂妖刀,咱們總得替他想輒不是?” “這一路兇險尚多,我們不能把寶都押在同一處。
明月環刀給阿傻護身,你帶著這兩本刀譜,修老爺子未完的手稿就由我收著,反正總得有個人先讀懂了,才能傳授給阿傻。
除非咱們三個忒倒霉,給人一把通殺了,要不至少也有一樣能回到流影城,修老爺子的遺惠不致湮沒。
” 他將整摞手稿層層對迭,折成了燒餅大小,取出另一隻油布包封存妥當,藏入貼身的內袋裡。
耿照猶豫一下,終於還是接過裝有那兩部刀譜的油布小包,也收進了貼肉的衣袋,再重新束好腰帶。
“你呀,真是個死腦筋。
”老胡笑他:“偷、搶固然不對,真到了捨生救死的緊要關頭,便是竊國奪位你也得做。
人生在世,講原則當然是好,但有句話叫“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怕污了雙手,啥事也別想王。
” 耿照苦笑道:“我說不過你。
”見老胡還在東翻西找,沒有起身離開的意思,便將壁上的明月環刀摘了下來,道:“我去瞧瞧阿傻,順便拿刀給他。
你……也別翻太久,怕是真要變賊。
”胡彥之不由失笑,呸呸兩聲,繼續翻箱倒篋。
阿傻已不在小屋裡,耿照在茅舍后的懸崖邊尋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