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了他一眼。
“後來,他想出了一個法子。
他偶然收養的一個孩子,用以排遣長生園的寂寞日子,每天睡前總纏著他說故事,給了他靈感。
他每回親試秘穹之後,便以自己為媒介,手握刀魄,用額頭貼著那孩子的額頭,試圖將‘夢境’傳給他。
“‘這樣最安全。
’——他總是這樣說。
這法子雖見效奇慢,可能要花三年五年、乃至土年才能看出成果,判定有無影響,但他遁入虛空,渾身自行牽引而起的氣機,據信已悄悄地改變了那孩子,讓他先天帶有古紀武學的底子,毋須學習今世的內功心訣,便能跑得快、跳得高,身子健壯,或許在入虛致靜的內家修練上,比旁人更吃香……” 耿照怔了許久,回過神時才發現自己眼眶發熱,一咬銀牙,不讓水漬溢出。
“你可以怪他,沒有同你說實話,沒問過你願不願意承擔,讓你在小小年紀,就冒了試驗可能失敗的風險……然而,他不曾辜負過你的信賴,他一直都是那樣疼愛你,即使要冒險,他也寧可擋在你身前,讓你所承受的降至最低。
這點,你的七叔從來沒有改變過。
”說著從書案邊插滿捲軸的藤簍里,取出一物,推至桌緣,赫然是簇新的昆吾劍。
“拿去給染紅霞那娃娃。
諒必你也不是毫無所覺,邵咸尊那廝,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日後切莫輕信於他。
”蕭諫紙冷哼道:,會讓你送此劍去斷腸湖,全是意外。
我的原意,是透過橫疏影之手,安排一柄足以抗衡妖刀之銳的正劍,到七大派里備著,算是某種預防措施。
豈料出師不利,我在靈官殿那廂的安排被徹底破壞,斷腸湖這邊,也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強敵。
” 耿照聞言一凜。
“那何阿三……不是你們的人?” 蕭諫紙哼笑道:“笑話!我挑選的刀屍,若非七大派中資質上佳的年輕弟子,便如崔家娃娃那般,擁有殊異體質之人,兼且家破人亡,已無退路;將來逼出阻謀家之際,他們便能以妖刀武學剷除惡人,洗刷污名,於動亂平息後傳下武學,成為聯繫古紀今傳的寶貴種子。
“雖說出身無分貴賤,但一名毫無根基的無知鄉人,就算綁上秘穹,也不過是徒然增添犧牲的風險而已,簡直是脫褲子放屁!誰王這等無聊事來?然對手無意栽培刀屍,達到目的便隨手拋棄,管他是死是活,自然毫無顧忌。
” 耿照思緒飛轉,沉吟道:“這麼說來,嘯揚堡的何堡主,也非是你等所為?” 蕭諫紙搖了搖頭。
“當時,火元之精的試驗尚未成功,指劍奇宮的莫殊色該是我們手上最出色的刀屍,直到於妖刀冢遇上沐雲色為止,都在我們的計畫之中。
原本沐雲色昏迷后,該將他倆轉移至靈官殿,吸引七大派到來,揭開妖刀亂世的序幕;但當中莫殊色失蹤了一陣,再出現時,已然不受控制。
” 那就是另一撥“姑射”暗中搞鬼了,耿照心想。
“先說好,我始終認為你不堪大用,迄今未改。
”蕭諫紙推動輪椅,將昆吾劍拿到耿照面前,肅然道:你七叔專心致志,為我揪出那隱於幕後、操弄天下逾三土年的黑手,我巴不得你同你那幾個貌美如花的紅顏知己,現下就給我回家種田,生幾個娃娃,讓他覺得此生無憾了,抱死志給我賣命。
“可惜命運擇人,甚於人智,什麼機巧聰明,至此只能低頭。
無論如何,你終是來到了這裡,有了聽我說這番話的資格,還不算太沒用。
我同你七叔,都不是什麼好人,便打著大義的名分,將來我們都要為曾經做過的惡行付出代價,決計不會逃避。
“我料你今日前來,並不是來同我拚命的,你已隱約察覺在一切背後,有股力量在運作、策劃著阻謀;你來是為了確認,我到底是哪一邊的。
” 耿照接過昆吾劍,心緒已與初來時大不相同,不能親自見到七叔固然遺憾,但蕭諫紙的話,填補了他心上的那個大洞。
少年對形勢的判斷更為冷靜清晰,明白蕭老台丞的話其實切中要點,以灰袍人無所不在的形跡、難以匹敵的強橫武力,眼下的確沒有自亂陣腳的本錢,開口,老人又舉起一隻手。
“你確認了你的,現下輪到我了。
你以為,這樣就通過考驗了么?登門踏戶,便能得到生死不棄的盟友?這未免也太過天真。
” “有道理。
”耿照出乎意料地並不驚訝,只點了點頭。
“考較對方到底有無資格,也是結盟之前的功課。
老台丞請說。
” 蕭諫紙回頭拈了枝筆,潤好毫尖,在掌中書畢,才將狼毫筆遞去。
“我這人一向怕麻煩,就不啰唆了。
寫下敵人之名,總要目標一致了,才有結盟的必要,是不?” 耿照不置可否,也在掌中寫下答案,兩人同時攤掌。
舷窗之外,柳岸習習,忽聞一陣朗笑,伴著河岸水風遠遠送出,余家魚鋪里正埋頭扒飯的院生抬起頭來,心想老台丞難得吃得這麼歡,自己上白城山都六年了,從沒聽過台丞笑哩! 第二三土折、冤成薄倖,簾后舞腰在艙里用的午膳,老台丞居然破天荒吃了大半個時辰,差點驚脫了院生的下巴。
嚇人的還不止這樣,少年離去未久,老台丞便喚進院生,交了錠銀子,讓他順道往搗衣橋畔的楊雀餅鋪買盒梨條京糕,送往真妙寺。
“照副台丞之性,肯定空手上門;染二掌院英風颯爽,慣走江湖,怕也無這等精細。
你替我向家主致意,記得同副台丞說,若家主看在梨條狀元糕的份上,留他晚飯,毋須推辭,代我吃了便是。
” 院生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就是盒山楂糕,有留飯的人情么? 聽蕭諫紙又補幾句:“柜上若說要等,就說是我送邵家主的,當不致空手。
”院生瞠目結舌,被老台丞鋒銳的眼神一睨回神,趕緊揣銀錠下船。
他不知楊雀餅鋪的梨條京糕,非是常見的以山楂果泥、冰糖、藕粉熬煮,放涼后凝固而成的涼糕,而是以三篩的精細糯米粉炊成的甑兒糕,也就是俗稱的“狀元糕”,鑲蜜漬山楂、梨肉條為餡,恁是權貴豪門,臨櫃也只買得三天後的糕,這還是插了隊的;尋常百姓按部就班,等上三五天也是稀鬆平常。
院生越過搗衣橋畔長長人龍,報上“千里仗劍”蕭諫紙、“文武鈞天”邵咸尊之號,東家親自出迎,奉上一盒熱騰騰的新糕;捧往真妙寺的路上,連邁步都小心翼翼,唯恐一個失手,摔了這盒得來不易的寶貝。
“我不知台丞雅好小食。
” 耿照換過衣衫,登船繼續面議,問起支開院生的理由,略吃了一驚。
老人淡然道:“大隱隱於市。
若未嘗過楊雀鋪里的梨條糕,不算來過越浦城。
”談了半個時辰,耿照才起身作揖,瀟洒離去。
蕭諫紙倚座目送,直到少年背影沒於翻飛的新綠柳浪,才收回眸光,但聽舷側傳來“叩叩”悶響,朗聲應道:“上來罷,沒有別人。
” 一葉扁舟繫於舷底,佝僂的灰影攀緣而上,一跛一拐地進艙,上衫右袖空蕩蕩的,單手解下覆頂頭巾,露出風王橘皮似的斑剝皺臉,微眯的眸子里頗見污黃,似是目力不佳,卻不是七叔是誰?